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包豪斯
柏林时期(1931-1933) 1930年米斯·凡·德洛继任 包豪斯校长,并迁校柏林。 上任后,他一方面致力于学 校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 化,另一方面加强以建筑设 计为主的学术研究。他不赞 同培养通才,也不赞同纯粹 的功能主义,主张统一的方 法论原则,坚持“少就是多” 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 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理论上, 包豪斯提出了三个 基本观点:①艺术 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产品:③设 计必须遵循自然与 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 设计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使现 代设计逐步由理想 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包豪斯的教员
包豪斯
魏玛时期(1919-1924)格罗 披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 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 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 神圣使命。包豪斯成立之初,在 格罗披乌斯的主持下,欧洲一些 最激进的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来到 包豪斯任教,形成艺术教育与手 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使当时流行的艺术思潮,特别是 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 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
迪 索 时 期 ( 1925-1930 ) 是包豪斯的高峰时期。1925年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 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 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 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由建筑 系主任汉内斯·迈耶继任包豪 斯校长。他主张在设计方法中 更多地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 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 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 计与工业的联系。
格罗披乌斯与包豪斯
主讲教师:许晓燕
格罗披乌斯
格罗披乌斯是 20 世纪最有 影响的现代建筑师 - 设计师之 一,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之一。 1883 年他出生于柏林, 1910 年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并 于次年设计了“法古斯”鞋楦 工厂,这是世界上第一栋完全 玻璃幕墙结构、由柱子代替墙 承力的建筑,也是一战前最先 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1919 年, 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筹建国 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
(1919.4—1933.7)。
包豪斯
包豪斯(1919—1933), 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 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
计人才。虽然包豪斯名为建筑
学校,但直到1927年之前并无 建筑专业,主要是一所设计学
校。她的成立标志着现代设计
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 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