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安徽省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定远县西片三校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考生注意: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在答题卷上填写好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在非答题区位置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1.河床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会逐渐变成沉积岩,这类沉积岩往往以砂岩为主,砂岩的抗侵蚀能力与其颗粒有关,颗粒越小,抗侵蚀能力越强。

下图为某河床沉积物形成的沉积岩,在经过多年外力侵蚀作用以后的形状。

读图,图中沉积岩最可能形成于该河流的()A.峡谷处B.下游C.凹岸处D.上游2.黑子和耀斑所对应的太阳大气层分别是()A.光球、日冕B.光球、色球C.色球、光球D.色球、日冕3.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A.划分地壳和地幔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降,横波则完全消失D.在莫霍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A. ①B. ②C. ③D. ④5.两种循环( )A. 能量来源相同B. 共同使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C. 均实现了圈层间的物质交换D. 对地表形态改造的结果相同6.读图地球上温度适宜的主要原因是()A.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经过了漫长的大气演化过程D.太阳和地球的距离适中7.下图是欧洲部分地区某月15日14:00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左侧气压中心自A 处向东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下题。

若16日14:00气压中心移到B地,则每小时移动的距离大约为()A. 10kmB. 20kmC. 30kmD. 40km下图为世界某岛屿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该岛分水岭东侧地区比西侧地区()A.自然带生产量小 B.河流水量变化小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 D.地形坡度小9.图中甲城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仅为342mm,其主要原因是该城市()A.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 B.沿岸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C.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10.下列各图中的大中小圆分别表示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中能正确表示它们三者之间关系的是()11.读“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与全球相比差异最大的地区在()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12.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密切相关的是( )①有线电话的突然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地指示方向③亚寒带地区树木年轮的疏密变化平均周期是11年④扬尘、沙尘暴天气的出现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③读图“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下列有关图中各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为金星、B为水星,二者均属于类地行星B.D为火星,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C.E、F、G、H为远日行星,质量大、密度大D.A—H这八颗行星沿着近圆形轨道绕日运行,它们的轨道大体在同一平面上14.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

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A.稳定的太阳活动B.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C.地球质量体积适中D.地球公转周期适中15.下列选项中与地球上有生命物质存在条件无关的是A.日地距离适中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C.地球的自转方向适宜D.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公元前28年,史书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6.上述现象中“黑气”指的是()A. 黑子B. 耀斑C. 太阳风D. 日饵17.上述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 光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太阳大气的最外层18.“黑气”活动的周期为()A. 23.5小时B. 11年C. 一个回归年D. 一个恒星年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和1月份某日某种天气系统等压线形势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9.图示区域是我国()A. 最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B. 温带落叶阔叶林面积最广地区C. 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之一D. 河川径流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20.图中等温线的正确判断是()A. 甲、丙两地相对高度可能超过5000米B. 乙地气温高于甲地C. 甲地温度是10℃< T甲<20℃D. 甲地为山地,乙地为盆地21.如果图中天气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未来乙地将经历的天气是()A. 雨过天晴,气温上升B. 持续晴天,气温下降C. 阴雨连绵,形成梅雨天气D. 由晴转阴,气压升高读下图“2011年1月29日我国华北地区气象干旱监测图”,完成下列问小题。

22.关于华北地区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干燥B. 因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发生C. 地处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干燥D.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23.受旱灾影响,我国下列农作物中可能大幅度减产的是()A. 小麦B. 水稻C. 甘蔗D. 甜菜24.北京时间就是()①东八区区时②东经116度的地方时③东经120度的地方时④北京的地方时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25.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①指化学沉积作用②指搬运作用③指成岩作用④指火山喷发作用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6.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B. 公转方向与其他七大行星不同C.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 太阳系中唯一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27.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A. 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 北半球并向南移动C. 南半球并向北移动D. 南半球并向南移动28.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空气流动的是()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9.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天气系统,乙图为____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是______锋造成的,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 ____锋造成的。

(3)根据表格回答,表中是某南方地区经历的 ___天气。

(4)根据表格回答,表中锋面过境时的日期是______。

(填字母)A. 1月1日以前B. 1月3日C. 1月5日D. 1月5日以后30.读甲、乙两幅等压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中A处气压值可能为________,B处风向为________。

(2) 图中C处表示锋线,可能形成________锋面,未来几天D处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3) 若两图表示不同季节,最可能表示冬季的是________图,依据是________。

(4) 若两图表示连续一周的气压变化,图中E处天气变化是__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____。

31.读“非洲区域概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地理事物名称:图中①为海,其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原因是:,。

(2)②为盆地,图中该区域的河流水量丰富的原因:,,。

(3)根据盛行风向判断,A地区处于季,受 (气压带、风带)控制。

此时B、C两地处于多雨季节的是,原因是。

(4)20世纪70年代,在D河兴建了一座著名的大坝,并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水库。

大坝建成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选择填空)。

A.得到发电、灌溉、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B.有效防止河流下游的洪水泛滥C.人海泥沙增多,河口三角洲不断扩大D.尼罗河两岸土壤盐渍化加重32.读太阳系模式图(局部),分析回答:(1)图中小行星带位于星与星轨道之间。

(2)图中A曲线是的运行轨道。

(3)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内部条件有那些。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左图)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上左图中A、B、C、D表示二分二至日的地球位置,C位置的日期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2)B位置的节气是,该日北京昼夜长短的关系是。

(3)当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上右图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填数字)。

该日昼长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

(4)上左图中D→B时段,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5)左图中A→B时段,东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是,昼长变化特点是。

(6)形成右图中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根本原因是的存在。

34.读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箭头含义分别是:A ,F ,I 。

(2)从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图中I的作用是。

(3)阴天的气温日较差一般比晴天小。

主要原因是什么?(4)深秋,我国北方农民常用浓烟笼罩菜地,以防止寒潮造成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温度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增加大气温度C.浓烟可阻挡冷空气前进,防止大面积作物冻害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参考答案1.B2.B3.D4.C5.D6.D7.B8.B9.A10.B11.C12.C13.D14.B15.C16.A17.A18.B19.D20.C21.B22.B23.A24.C25.D26.D27.C28.B29.B【1】读图,根据图中冷暖气团的分布,箭头移动方向判断,(雨线倾斜方向,也可表示气团移动方向),乙图为暖锋。

【2】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主要是冷空气南下,将暖湿空气抬升形成,是冷锋造成的。

【3】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因冷空气快速南下,吹起地表裸露的沙尘形成,是冷锋造成的。

【4】根据表格信息,该地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有降雪天气现象,应是冷锋过境,该地经历寒潮或低温冻害天气。

【5】锋面过境前,天气晴朗,1月1日以前是过境前,A错。

冷锋过境时,有降温、降水等天气特征,1月3日是过境时,B对。

过境后,天气转晴,1月5日、1月5日以后是过境后,C、D错。

30.(1) 1 004 东北风(2) 冷锋受冷锋影响,出现阴天、刮风、降雨等天气(3) 乙冬季,大陆上气温低,形成强大高压(4) 由阴雨天气变为晴朗天气一周前受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一周后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31.(1)红红海为于副热带海区,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红海周边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

(2)刚果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区域面积广。

(3)冬西风带 C 西南风从大西洋携带水汽,在此遇(上几内亚高原)高原抬升,形成降水。

(4)ABD32.(1)木火(2)哈雷彗星(3)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适宜的温度;有液态水33.(1)6月22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春分昼夜等长(3)④南半球(4)先变快再变慢(5)逐渐变大逐渐变长(6)黄赤交角34.(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2)大气的削弱作用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3)多云的白天(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气温不低,故气温日较差较小(4)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