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会计凭证【教学重点、难点】会计凭证的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节会计凭证概述一、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一)可以及时正确地反映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二)可以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三)可以明确经济责任,加强岗位责任制。
第一节原始凭证一、原始凭证的含义和分类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和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一种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分自制原始凭证外来原始凭证(一)外来原始凭证(二)自制原始凭证按填制手续不同一次凭证自制原始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三种自制原始凭证的区别:凭证填制手续放映的经济内容一次凭证一次填制一项经济内容累计原始凭证多次填制多项同类经济内容汇总原始凭证一次填制多项同类经济内容二、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1、原始凭证的名称2、填制凭证的日期3、填制凭证单位名称或者填制人姓名4、接受凭证单位名称5、经济业务的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6、经办人员的签名或者盖章7、其他附加条件三、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一)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二)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1、一次凭证的填制方法2、累计凭证的填制方法3、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四、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五、原始凭证的审核(一)原始凭证审核的内容1、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
2、审核原始凭证的合理性。
3、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4、审核原始凭证的正确性。
(二)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1、对于内容合法、合理、完整、正确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据以填制记账凭证,并作为附件粘于记账凭证后面,以备查核。
2、对于内容合法、合理但不够完整、正确的原始凭证,按规定应及时办理会计手续,退回业务经办单位或人员,责成其改正凭证记录的错误。
3、对于内容完整、正确而不合法、不合理的原始凭证,按规定拒绝办理会计手续。
4、对有错误的原始凭证,按照规定进行错误更正:(1)原始凭证的内容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具单位重开或更正;(2)原始凭证金额出现错误的不得更正,只能由原始凭证出具单位重新开具。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一、会计账簿的概念会计账簿是按会计科目开设,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由一定格式和相互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来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一)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连续、全面、系统的会计信息。
(二)可以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三)便于计算成本、费用和利润,以便考核企业的经营成果。
(四)为企业编制报表提供主要资料。
三、设置账簿的原则(一)能满足经营管理的需要。
(二)体系要完整、组织要严密,有关账簿之间要保持上下统驭关系或平衡制约关系。
(三)要结合实际。
四、账簿的基本内容:(一)封面。
(二)扉页。
(三)账页第二节会计账簿的种类一、按账簿用途分类(一)序时账簿序时账簿是按各项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逐日逐笔登记经济业务的账簿。
序时账簿按记录内容不同,又可分为普通序时账簿和特种序时账簿两种。
(二)分类账簿分类账簿是对各项经济业务按照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分类登记的账簿,简称分类账。
根据账户分类的详细程度不同,分类账簿又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总分类账簿又称总分类账,简称总账。
是根据一级科目设置的,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簿,又称明细分类账,简称明细账。
是根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设置的,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三)备查账簿备查账簿是对某些未能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登记的事项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又称辅助账簿。
二、按账簿的装订形式分类(一)订本式账簿(二)活页式账簿(三)卡片式账簿三、按账簿的账页格式分类(一)三栏式账簿(二)多栏式账簿(三)数量金额式账簿第三节账簿的登记一、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一)特种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1、三栏式日记账三栏式现金日记账(1)日期栏(2)凭证栏(3)摘要栏(4)对方科目栏(5)收入、支出余额栏三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2、多栏式特种日记账(1)设一本账(2)设两本账二、分类会计账簿的设置于登记(一) 总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二)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与登记1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2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3、多栏式明细分类账(1) 借方多栏式明细分类账(2) 贷方多栏式明细账(3) 借方贷方多栏式明细账(三)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及平行登记1、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关系联系是:(1) 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相同。
(2) 登记账簿的原始依据相同。
2、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区别主要是:(1) 反映经济内容的详细程度不同。
(2) 作用不同。
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采用平行登记,应注意以下几点:(1) 依据相同(2) 方向相同(3) 金额相等四、账簿的登记规则(一)登记账簿的规范要求1、必须以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登记账簿。
2、必须用钢笔和蓝黑墨水记账。
3、文字和数字书写必须工整、规范。
4 、必须按顺序逐页、逐行登记。
5、在账页上注明账户余额方向。
6、每页账记完时,应办理转页手续。
(二)错账更正的方法1、划线更正法(1)定义:划线更正法是对账簿记录中的错误文字或者数字,划红线以示注销,并作更正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结账之前,账簿记录错误(仅属于记账时文字或数字上的笔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
(3)更正方法:先将错误的文字或数字用一条红色横线划去,表示注销;再在划线的上方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在划线处加盖更正人的图章,以明确责任。
2、红字更正法(1)定义:红字更正法是指由于记账凭证错误而使账簿记录发生错误,而用红字冲销原记账凭证,以更正账簿记录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A 、记账以后,发现账簿记录的错误,是因记账凭证中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或记账方向有错误而引起的。
B 、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中所记金额大于应记的正确金额,而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及方向均没有差错。
(3)更正方法A、应先用红字填写一张内容与原错误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的错账,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冲销错账;再用蓝字填写一张正确的记账凭证,同样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的错账,并据以用蓝字登记入账。
B、只需将多记的金额,用红字填写一张科目名称、记账方向与原记账凭证一样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内注明更正某月某日的错账,并据以用红字登记入账即可。
3、补充登记法(1)定义:补充登记法是指由于记账凭证错误导致账簿记录错误,从而采用编制补充凭证,以更正账簿记录的一种方法。
(2)适用范围:记账凭证中科目名称,记账方向正确,但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导致账簿出现错误的情况。
(3)更正方法:将少记的金额用蓝字字填制一张应借、应贷会计科目与原错误记账凭证相同的记账凭证,在“摘要”栏中写明“补充少记金额”以及原错误记账凭证的号数和日期,并据以登记入帐,以补充登记少记的金额。
第四节对账和结账一、对账(一)账证核对(二)账账核对(三)账实核对二、结账(一)结账的主要程序和内容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实行权责发生制的单位,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进行账项调整的账务处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有关转账业务的账务处理,以计算确定本期的成本、费用、收入和利润。
3、结账时,应结出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各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下期。
(二)结账的方法1、月结每月结账时,应在各账户本月份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表示本月结束;然后,在红线下面结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余额,如果没有余额,在余额栏内写上“平”或“0”。
同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或“某月份发生额及余额”,最后再在下面划一条通栏红线,表示完成月结工作。
2、季结季结的结账方法与月结基本相同,但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季合计”或“第X季度发生额及余额”。
3、年结办理年结时,应在12月份下面结算填列全年12个月的月结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如果没有余额,在余额栏内写上“平”或“0”。
并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或“年度发生额及余额”,然后,将年初借(贷)方余额抄列于下一行的借(贷)方栏内,并在摘要栏内注明“结转下年”;最后,分别加计借贷方合计数,并在合计数下面划通栏红线表示封账,完成了年结工作。
第四节账簿的启用、更换与保管一、账簿的启用规则1、启用新的会计账簿,应当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
2、填写账簿扉页上的“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包括:启用日期、账簿起止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等,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
当记账人员或者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时,要注明交换日期、接办人员和监办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签名或者盖章。
3、账簿的第一页应设置科目索引,包括科目名称、各科目页数。
4、启用订本式账簿,应按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
活页式账簿的账页,应按账户顺序编号,按期装订成册,年度终了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数和建立科目索引。
二、账簿的更换三、账簿的保管(一)平时账簿管理的具体要求(二)旧账归档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