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ppt课件

消毒灭菌监测方法ppt课件

.
1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 灭菌合格率必须达到100%; 不合格的物品不得进入临床使用部门。
2
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目的:
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消毒效果的监测是评价:
其消毒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消毒药剂是否有效、消毒方法是否合 理、 消毒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8
压力蒸汽灭菌所需压力、温度、灭菌时间
灭菌器名称
压力 温度 维持灭菌时间
下排气
102.9kpa
(1.05kg/cm 121 ℃ 2)
预真空、脉动真空
205.8kpa (2.1kg/cm2)
132 ℃
下排气:装量不超过柜室内容量80%
20-30 min 4min
9
包括:①包内指示卡(121℃、132℃)、 ②包外指示胶带
等:应该每日监测浓度,并做好记录;消毒剂使用 的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书规定的使用期限 戊二醛(作为灭菌剂使用):每周不少于1次监测 浓度;应同时对消毒、灭菌的物品进行消毒灭菌效 果的监测 + 消毒物品,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 灭菌物品,不得检出任何微生物
22
①含氯消毒剂浓度测试纸: 测定时,半分钟内,在自然光下与标
2、 灭菌完毕,即刻将生物指示剂取出,盖 朝上垂直握于手中,用专门工具夹碎管内安 瓶,让培养液流出浸没菌片,置于56℃恒温 培养箱内或配套的微型培养器内培养24小时 观察初步结果,48小时观察最终结果。
13
14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 紫外线消毒的监测,必须进行: A、 日常监测 B、 化学监测 C、 生物监测
准色块比较,读出溶液所含的有效成 分浓度值。 时间超过1分钟,颜色即逐渐消退。
23
+ 化学监测
①戊二醛浓度测试纸操作方法:
从小瓶中取出一条试纸,并旋紧瓶盖;
15
二、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日常监测:使用时
记录 :新灯管启用日期、灯管使用照射时 间、累计照射时间、擦管时间、化 学及生物监测结果记录
紫外线灯在使用过程中,应该保持清洁,一般每周一次用75%酒精棉球擦拭 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该及时擦拭;
16
B、化学监测及方法 要求:每季度1次主要监测使用中灯管的照射强度 。 新灯管要进行抽样监测。
须每锅进行)
①物品的包装体积、重量:
下排气式: ≤30cm×30cm×25cm
预真空: ≤30cm×30cm×50cm
金属包的重量不超过7kg ;敷 料包不超过5kg
快速蒸汽:一般无包装
②排气情况:
灭菌温度 灭菌时间 压 力 每次灭菌应做详细记录
包括: 每锅锅号、压力、温
度、时间、 灭菌物品、灭 菌操作者签名
20
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规定:
必须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 进行 生物和化学的监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国家卫生标准: 细菌菌落总数应 ≤100cfu/ml,致病性微生 物不得检出。
21
+ 化学监测要求 应该根据消毒剂、灭菌剂的性能定期监测。 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作为消毒剂使用)
17
结果判定:
普通30 W直管型紫外线灯,新灯辐照强度≥90 µ W / cm2,为合格;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强度≥70 µ W / cm2 ,为合格;
30 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的辐照强度≥180 µ W / cm2, 为合格。
18
C、生物监测:
经紫外线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 应减少90.0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达到 90.00%。 ⑴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空气培养 ⑵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物体表面采样
• 要求:指示胶带每包外必贴; 指示卡每包包内必放。
• 结果判断:灭菌包,指示卡(带)由米色变成黑色,表 示达到灭菌条件
10
注意事项:
包外化学指示胶带 : 根据变色情况,只能代表物品是否已经
灭菌 ,仅仅起到一个鉴别作用,不能代表灭 菌是否彻底。 包内化学指示卡:
可以准确反映灭菌的时间、温度和饱和 蒸汽的综合变化,是鉴定每一个包裹内部的 情况,指示卡(米黄色区域)与对照色块颜 色相符,表示灭菌彻底。
11
C、生物监测
1)压力蒸汽灭菌器: 采用“自含式生物指示剂”每周每台灭菌 器进行一次(指示菌株采用耐热的嗜热脂 肪杆菌芽孢)
2)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在投入使用前,应 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以投入使用。
12
【方法】 1、 使用时,将生物指示剂放入标准检测包 (16条41*66cm全棉手术巾叠放成 23*23*15cm)的中心或待灭菌物品包的中心, 置于灭菌器的难消毒的位置按规定的灭菌温 度和时间进行灭菌处理。
监测方法:
①采用紫外线消毒灯强度监测化学指示卡(必须经过卫生部 批准认可,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注意擦干净紫外线消毒灯管并将其打开5分钟; 将紫外线消毒灯强度监测化学指示卡垂直平放于灯管一米处,
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分钟,(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 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 与其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 根据排放空气的方式和程度不同可分为: + 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 预真空、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6
+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方法包括: A、物理监测 B、化学监测 C、生物监测
7
工艺(物理)监测(程序监测)
按照经过试验所确定的灭菌工艺和有关参数进行检查,以判断灭菌是否按 照规定的条件进行
工艺监测的主要项目:(必
19
各种医疗用品消毒灭菌后国家卫生标准:
1、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粘膜 的医疗用品必须无菌。
2、接触粘膜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20cfu/g 或 ≤20cfu /100cm2 ;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接触皮肤的医疗用品,细菌菌落总数应 ≤ 200cfu/g 或≤200cfu / 100cm2;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3
是无菌技术操作及隔离技术的基础。 因此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是保证医院消毒灭
菌质量的重要措施。
4
+ 热力灭菌效果监测:包括,压力蒸汽、干热 + 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 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空气、工作人员
手、物体表面
5
+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