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在2009年获得了爆炸式的增长。
根据尼尔森在线的数据,仅Twitter一家社交网站,今年2月的美国独立用户访问量便同比增加1382%,达到700万。
与此同时,Facebook也在进一步拉大与MySpace的差距。
那么社交媒体2010年的发展趋势又会怎样呢?2010年,社交媒体将更受欢迎,移动性也将更强,甚至会更加排外,至少我个人的确这样认为。
那么社交媒体明年究竟会出现哪些趋势呢?1、社交媒体的社交性有所降低随着群组、好友列表以及小众网络逐渐受到欢迎,社交网络也将越来越“排外”。
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加入其他用户新建的Twitter关注列表中,而且社交网络中的干扰因素也将越来越多,而在Facebook中隐藏状态更新的行为也将越来越普遍。
或许社交性并未真的降低,但用户却有可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过滤无用信息,从网络中获得真正的价值。
2、企业加大社交媒体投入除了一次性推广或将社交媒体作为交流渠道来使用之外,大规模使用社交媒体的企业相对较少。
百思买的Twelpforce营销团队就能够通过Twitter提供客户服务。
有数百名员工通过特定的系统来追踪相关的用户动态。
这一举动传递出一种信号:随着更多的企业希望削减成本或提升客户服务效果,明年将有更多的企业采用社交媒体。
3、社交媒体的游戏性增强Foursquare等新兴社交网络通过本地化和移动性来吸引用户,然而这类网络还有一定的游戏性,会为用户引入竞争对手。
参与度较高的用户还可以获得奖励。
推送技术还可以提醒用户,其觊觎已久的“市长职位”即将被好友夺走。
由于企业希望促进社交网络内部和外部的活跃度,因此会提供一些奖励措施来鼓励友好的竞争。
4、企业制定社交媒体政策如果你所在的企业还没有指定社交媒体政策,用于规范多个社交网络的特定参与规则,明年便有可能出台相应政策。
从如何规范员工行为到如何应对竞争,都将包含在内。
通过这些政策,企业对待社交媒体的态度和员工的参与方法都将有正规的条例。
5、移动成为社交媒体的全新增长点目前约有70%的企业封锁了社交网络,但与此同时智能手机的销量却在快速增加,所以员工将更多地通过移动设备来使用社交网络。
因此将有更多更好的移动版社交媒体应运而生。
6、分享不再限于电子邮件《纽约时报》的iPhone(手机上网)应用最近就增加了分享功能,允许用户在Facebook 和Twitter等社交网络中分享文章。
许多网站也已经支持这一功能。
这在以前都是通过电子邮件来完成的,今后随着上述功能逐渐为主流用户所采纳,通过社交网络来分享内容将逐渐流行开来。
内容提供商也将很愿意帮助用户以任何方式分发内容社交媒体的“钱”途,企业拥有一套社交媒体营销战略的意义“在当前环境下,拥有一套社交媒体营销战略十分有意义,”美国市场监测机构comScore董事长吉恩·福戈尼说,“因为这种策略具有成本效益,并能努力接近自己的用户。
”互联网广告在经历了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展示广告、以垂直门户为代表的分类广告,和以谷歌等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关键字广告这三个阶段之后,眼下正在进入社会化网络营销的时代comScore最新的调查显示,在美国,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已经影响了28%的假日礼物购买决定。
在社交网络里,来自意见领袖和用户关注的对象的评价和意见会大大影响着用户的商业行为。
一些精明的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微博和社交网络。
据博雅公关公司统计,财富100强企业中有54%使用Twitter,32%自建博客,29%使用Facebook,其中76%首选Twitter。
在过去的6个月里,Twitter上的企业用户使用量大增250%。
在Facebook和Twitter的平台上,企业正做着如下的事情:与客户进行联络、传播公司新闻和产品信息、为网站吸引流量、进行促销活动,甚至招聘新员工等。
戴尔和星巴克便一直在利用Twitter平台发布各种产品促销信息,戴尔已从中获得了上百万美元的收入;星巴克则采用了创新的营销方式,斥资数百万美元,鼓励人们寻找在6个城市中张贴的星巴克海报,并在第一时间将其图片张贴到Twitter上。
此举将星巴克海报在线下的宣传效应呈几何级地放大在网络上。
顺应这一趋势,微软还专门开发出一个叫“社交网络加速器”的营销工具,可以抓取Twitter里对某一家公司的讨论信息,并且进行分析,还可以将Twitter的用户信息转换成现实中真正的客户信息,增加公司名字、地址和电话信息。
随着社交网络在企业营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原本被认为没有商业模式的社交网络平台也日益清晰地看到“钱途”。
社交网络创造了一个“个人的”网络世界,让用户的朋友、同事和家庭都参与其中,让用户的社交网络成为其网络活动的中心,这就形成了一个无穷的个人数据库,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最忠诚的用户或者潜在客户,并针对他们进行更准确有效的数据库营销。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表示,公司的核心盈利模式便是向用户投放针对性很强的目标广告,现在,Facebook的现金流已提前1年转正。
美国市场研究机构eMarketer的报告预测,Facebook 2009年的全球广告收入将达到4.35亿美元,并称“Facebook目前的强劲表现,支撑着美国社交网络广告业的整个业务。
”但对于仍然处于发展初期的Twitter来说,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用户,出于用户体验的考虑,还不敢贸然尝试广告。
事实上,社交网络不仅正在颠覆企业的营销模式,也改变了组织的边界。
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变成一个维基化的公司,冲破实验室的围墙,利用社交网络进行分散实时的合作。
例如,宝洁建立了自己的“联系与发展”(C&D)网站,在上面发布关于产品研发的各种需求,任何外界的研发人员都可以提交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
宝洁认为,每一员工在公司外可以找到200位相同素质的人才,那么,通过与外部合作,宝洁可用的人才从公司内部的9000名研发人员,变成了180万。
信息组织的边界,就在这样的研发网络中被彻底模糊化。
多年以来,从论坛到博客,再到现在的社交网络,抗旗者虽然一变再变,但无论信息流动的呈现形式如何变化,信息发布、共享的实质却始终如一,从未改变。
社交媒体营销(Social media marketing,SMM)又称社群营销,是一种互联网营销模式,它是指通过参与各种社交媒体网络以实现营销目标。
SNS正日益成为互联网中最重要的应用之一,这一点我们从校内、开心网以及51,还有QQ空间等SNS网站的庞大的流量可以看出,它正日益成为互联网用户不可缺乏的一部分。
当人们把时间的相当一部分分配给了SNS网站,它就有了很多营销的价值。
那么,如何利用火热的SNS为传统的企业创造价值呢?第一,把产品或者品牌植入SNS用户的交互媒介中。
举一个例子,目前在SNS网站上,送虚拟礼物是一个表达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而虚拟礼物跟现实生活中的用品相对应,比如饰品、服装、化妆品、书籍等等都可以,比如说在推广某款衣服,可以依照现实的模样做一个虚拟礼物,放置在礼物列表中,用户可以把它当当作免费礼物送出,而且送出去的虚拟礼物中存在着幸运机会,比如说,礼物接受者100人中有一个人,有机会获得现实中的服装,获得服装的人需要在网站群组中留言评论。
现在,大型的SNS网站中,超过1000万以上的用户已很平常,假如通过送礼页面发送礼物,其中如果只有1%的人用它来送礼,也至少超过10万人主动送礼,而且被送礼的人也可以看到这个礼物,那么至少有20万人参与进来,当受赠礼物者产生回赠行为的时候,这个礼物本身的印象再一次得到加深,由于有活动的参与,能够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即使没有参与送礼的人,每天浏览礼物页面的人也可以达到很高的,这也能起到广告显示的作用。
同时还为用户提供购买的入口,这个入口可是网上商铺,比如自己建立的销售网站,也可是在其他网站平台建立的商铺等等,据此,可以推算出明显的效果转化率是多少。
兰寇在开心网上尝试过推广Maginfique香水,用户每天赠送三次该礼物,即可获得高级礼物的一次。
第二,建立产品和品牌的群组,在润物细无声中让用户接受产品和品牌的概念。
在SNS网站上建立品牌或者产品的群,比如开心网上建立了兰寇群,1个多月内,用户就超过了1万多名,而且人气颇高,用户这里可以分享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介绍,使用感受,代购,活动,甚至实体店信息等等。
同时,在群祖上,增加网上商城的入口,在讨论之余,可以直接进入购买通道。
兰寇利用虚拟物品的页面,把用户导入群中,让该品牌的用户能够在网站上沉淀下来,为将来的推广和活动打下基础,而不是仅仅做一次礼物推广,就万事大吉了,而是通过这次礼物的推广,把用户沉淀下来,而沉淀的方式之一,就是建立用户群。
通过用户群,用户之间产生了互动,产生了更高的黏度和拉更多的人进来,同时,通过这个群,可以辨别出用户的属性,包括用户的年龄、性别、学历、收入、阶层等,而且这些用户在网上参与投票,参加游戏,参与测试等等,也留下了丰富的行为特征,这些行为都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用户数据库,这为企业做下一次的产品营销,甚至产品的设计方向提供了绝佳的参考。
相对于开心网以白领为主体,校内网则在学校市场占有主导地位,在校内网也有群组营销的不错案例。
SNS网站的群组营销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它可以充分利用它的社会化关系网络和一对多的便捷沟通方式,它有真人的群组,有朋友之间的互动关系,企业和用户之间也可以建立便捷的沟通方式,这是与传统的群组和论坛营销不同的地方,对于广告主而言,也可更加容易看到品牌推广到效果。
首先,每个群组加入的人群是真人,而人数的多少是确定的,而参加群组活动的用户积分多少也可以计算的,最后主题数和回复数也都是可显而易见到。
当然,不同的厂商在转化率的诉求上是不同的,有的是做品牌,更多看波及到的人数和用户的忠诚行为,而有的看销售,直接看带来多少销售量。
传统企业可根据自己的要求设置不同类型的群组和转化率指标。
在校内有一个苹果学院的营销群组,加入的用户已达34万多人,用户可通过与苹果的产品结为好友等行为获得积分,有了积分可以购买苹果的虚拟物品,还有机会参与抽奖,积分最高者可获得苹果的产品;用户通过与苹果实体零售店或苹果产品结为好友,可随时获得苹果产品和苹果实体店的最新信息,比如那个实体店有优惠信息,苹果产品的最新升级信息等等。
这就充分利用了SNS网络的优势,让用户与企业产品之间形成了一个沟通的渠道,而当用户登录SNS网站的时候,可方便看到苹果产品或者零售店的最新消息,对于企业营销产品而言,这个比接受邮件方便而且有效。
从零售店的访问页面和用户浏览看,光北京某一地区一个零售店的好友近2000人,从留言效果看,很多用户也表示愿意去实体店看看。
这样,不仅仅是品牌的推广,也从实际上推动了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