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练习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练习题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与计算练习题1.高铁酸钠(Na 2FeO 4)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制取Na 2FeO 4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OH -+Cl 2―→FeO 2-4+Cl -+H 2O ,该反应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H 2O 的化学计量数是( )A .4B .6C .8D .10 解析:选C 反应Fe 3++OH -+Cl 2―→FeO 2-4+Cl -+H 2O 中,铁元素化合价:+3价→+6,化合价升高3价;氯元素化合价:0→-1,Cl 2参加反应,化合价降低1×2价,化合价变化的最小公倍数为6,所以Fe 3+的化学计量数为2、Cl 2的化学计量数为3,根据氯原子守恒,Cl -的化学计量数为6,即2Fe 3++OH -+3Cl 2―→2FeO 2-4+6Cl -+H 2O ,根据电荷守恒,OH -的化学计量数为16,根据氢原子守恒,水的化学计量数为162=8。

2.(2019·陕西汉中一模)含氟的卤素互化物通常作氟化剂,使金属氧化物转化为氟化物,如2Co 3O 4+6ClF 3===6CoF 3+3Cl 2+4X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 是还原产物B .ClF 3中氯元素为-3价C .反应生成3 mol Cl 2时转移18 mol 电子D .Co 3O 4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解析:选C A 项,根据原子守恒知,X 是O 2,该反应中氧气是氧化产物;B 项,ClF 3中氯元素为+3价;C 项,氯元素由+3价降为0价,反应生成3 mol Cl 2时转移18 mol 电子;D 项,Co 3O 4中钴元素和氧元素的化合价均升高,所以Co 3O 4在反应中作还原剂。

3.(2019·邯郸检测)硫代硫酸钠溶液与氯气能发生反应:Na 2S 2O 3+4Cl 2+5H 2O===2NaCl +6HCl +2H 2SO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 .若0.5 mol Na 2S 2O 3作还原剂,则转移4 mol 电子C .当Na 2S 2O 3过量时,溶液能出现浑浊D .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溶液的pH 降低解析:选A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氯气是氧化剂,硫代硫酸钠是还原剂,氯化钠和氯化氢是还原产物,硫酸是氧化产物。

A 项,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B 项,若0.5 mol Na 2S 2O 3作还原剂,则转移4 mol 电子;C 项,当Na 2S 2O 3过量时,过量的Na 2S 2O 3可以与硫酸反应生成硫,所以溶液能出现浑浊;D 项,硫代硫酸钠溶液吸收氯气后生成了酸,故溶液的pH 降低。

4.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与硫酸亚铁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下(未配平): __KMnO 4+__FeSO 4+__H 2SO 4===__K 2SO 4+__MnSO 4+__Fe 2(SO 4)3+__H 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O-4是氧化剂,Fe3+是还原产物B.Fe2+的还原性强于Mn2+C.取反应后的溶液加KSCN溶液,可观察到有血红色沉淀生成D.生成1 mol水时,转移2.5 mol电子解析:选B A项,Fe3+是氧化产物;B项,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C 项,硫氰化铁不是沉淀;D项,根据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配平该化学方程式: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生成8 mol水时,转移10 mol电子,故生成1 mol水时,转移1.25 mol电子。

5.向硫酸酸化的NaI溶液中逐滴加入NaBrO3溶液,当加入2.6 mol NaBrO3时,测得反应后溶液中溴和碘的存在形式及物质的量分别为:粒子I2Br2IO-3物质的量/mol 0.5 1.3针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BrO3是氧化剂B.氧化产物只有I2C.该反应共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12 molD.参加反应的NaI为2.5 mol解析:选A NaBrO3中溴元素由+5价被还原生成0价,则NaBrO3是氧化剂,A正确;NaI中-1价碘离子被氧化生成0价的I2和+5价的IO-3,则氧化产物为I2和IO-3,B错误;2.6 mol NaBrO3反应转移的电子为2.6 mol×(5-0)=13 mol,C错误;根据电子守恒,生成IO-3的物质的量为12 mol5--1=2 mol,根据碘原子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aI的物质的量为n(IO-3)+2n(I2)=2 mol+0.5 mol×2=3 mol,D错误。

6.(2019·郴州一模)某离子反应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粒子,其中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反应的还原产物是N2B.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3 mol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解析:选D c(NH+4)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NH+4为反应物,N2为生成物,氮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离子方程式为3ClO-+2NH+4===3H2O+2H++N2↑+3Cl-。

A项,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Cl-;B项,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到-1价,作氧化剂,消耗1 mol氧化剂,转移电子2 mol;C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2;D项,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判断,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7.用“银 —Ferrozine”法检测室内甲醛含量的原理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 CO 2中含碳氧双键的数目为6.02×1023B .30 g HCHO 被氧化时转移电子数目为4×6.02×1023C .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2O +HCHO===4Ag +CO 2+H 2OD .理论上,吸收的HCHO 与消耗的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解析:选D 标准状况下,11.2 L CO 2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其中含碳氧双键的数目为6.02×1023,A 正确;甲醛中C 元素化合价为0价,被氧化为CO 2,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30 g HCHO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被氧化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4×6.02×1023,B 正确;由流程图可知Ag 2O 与HCHO 反应生成Ag 、CO 2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 2O +HCHO===4Ag +CO 2+H 2O ,C 正确;甲醛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Fe 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降低到+2价,可得关系式:HCHO ~4Ag ~4Fe 3+,故理论上消耗的甲醛与Fe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D 错误。

8.工业上将Na 2CO 3和Na 2S 以1∶2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可制取Na 2S 2O 3,同时放出CO 2。

在该反应中( )A .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每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4 mol 电子D .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m 3 SO 2就会放出2.5 m 3 CO 2解析:选A A 项,在反应物Na 2S 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在SO 2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反应后生成的物质Na 2S 2O 3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介于-2价与+4价之间,因此硫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正确;B 项,根据题意可知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 2CO 3+2Na 2S +4SO 2===3Na 2S 2O 3+CO 2,在反应中氧化剂SO 2与还原剂Na 2S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2=2∶1,错误;C 项,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生成3 mol Na 2S 2O 3,转移8 mol 电子,则生成1 mol Na 2S 2O 3,转移83mol 电子,错误;D 项,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消耗的SO 2与产生的CO 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4∶1,但是由于SO 2易溶于水,而CO 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所以相同条件下,每吸收10 m 3 SO 2放出CO 2的体积小于2.5 m 3,错误。

9.有Fe 3+、Fe 2+、NO -3、NH +4、H +和H 2O 六种粒子,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还原产物为NH +4B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 .若有0.5 mol NO -3发生还原反应,则转移8 mol 电子D .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则负极反应为Fe 2+-e -===Fe 3+解析:选C 由题意知该反应中Fe 2+作还原剂,NO -3作氧化剂,由此得出该反应为 8Fe 2++NO -3+10H +===8Fe 3++NH +4+3H 2O 。

A 项,NO -3转化为NH +4,N 的化合价从+5降为-3,NH +4为还原产物;B 项,该反应中氧化剂是NO -3,还原剂是Fe 2+,由离子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8;C 项,0.5 mol NO -3发生还原反应,转移4 mol 电子;D 项,若把该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则负极反应为Fe 2+-e -===Fe 3+。

10.把图2中的纸片补充到图1中,可得到一个完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未配平)。

下列对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O -4作氧化剂B .1 mol Mn 2+参加反应转移5 mol 电子C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 .配平后Mn 2+、H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3解析:选D A 项,分析图1、图2可知,Mn 2+为反应物,作还原剂,则IO -4作氧化剂;B 项,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Mn 2++5IO -4+3H 2O===2MnO -4+5IO -3+6H +,故1 mol Mn 2+参加反应转移5 mol 电子;C 项,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D 项,配平后Mn 2+、H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6。

11.含有砒霜(As 2O 3)的试样和锌、盐酸混合反应,生成的砷化氢(AsH 3)在热玻璃管中完全分解成单质砷和氢气。

若砷的质量为1.50 mg ,则( )A .被氧化的砒霜为1.98 mgB .分解产生的氢气为0.672 mLC .和砒霜反应的锌为3.90 mgD .转移的电子总数为6×10-5N A解析:选C 砒霜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而砷化氢中砷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砷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砒霜被还原,A 不正确;没有说明是标准状况下,因此不能确定生成氢气的体积,B 不正确;发生反应As 2O 3+6Zn +12HCl===6ZnCl 2+2AsH 3+3H 2O 、2AsH 3=====△ 2As +3H 2↑,1.50 mg 砷的物质的量为1.50×10-3 g 75 g·mol-1=2×10-5mol ,则砒霜转化为砷化氢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是2×10-5 mol×6=1.2×10-4 mol,1 mol 锌在反应时失去2 mol电子,则和砒霜反应的锌的质量为1.2×10-4mol 2×65 g·mol -1=3.90×10-3g =3.90 mg ,C 正确;转移的电子总数为(2×10-5×6+2×10-5×3)N A =1.8×10-4N A ,D 不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