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
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创建标准指标指标内容
规章制度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管理、评价、培养、激励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
2.社会工作服务管理、实施、评估方面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完善。
3.出台本单位社会工作管理与服务标准。
服务平台1.事业单位成立了专门的社会工作部门或设置了专门的社会工作岗位,配备了人员编制,明确了岗位职责。
2.社会组织管理和服务人员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主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占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总量的比例不低于70%。
人才培训1.建立了经常性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机制,每年定期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培训或组织人员参加社会工作专业培训。
2.鼓励支持相关工作人员在职攻读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学历学位。
人才评价鼓励本机构相关人员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参考人员考试通过率超过全国平均考试通过率。
激励保障1.事业单位在本机构社会工作岗位聘用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将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给予其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待遇。
2.社会组织在本机构社会工作岗位聘用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参照同类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待遇逐步提高其薪酬水平,按国家有关规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事宜。
专业服务1.在本机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领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工作机制,积极吸纳志愿者参与社会工作服务。
2.在本机构建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督导机制,不断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素质,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质量。
3.按机构宗旨与使命持续、稳定地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服务流程科学,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设施齐全,服务记录完整,遵循伦理守则,服务效果好。
4.积极参加民政部和省级民政部门组织的社会工作优秀案例和优秀项目评选,入选案例和项目数超过参评同类机构平均水平。
经费保障1.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机构预算,经费投入超过全国同类机构平均水平。
2.将社会工作服务经费纳入机构预算,经费投入超过全国同类机构平均水平。
3.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投入本机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