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一单元第一课时轴对称图形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会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我能从历史的角度观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

学习重难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特征。

二、自主学习1、欣赏课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

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

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合作交流1、课文第3页的例1.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特点?中间这一条直线表示什么?2、课文第4页的例2.(1)讨论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你想怎样画?(分组讨论)(2)小结:要画出这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首先要抓住几个关健的对称点,然后根据轴对称的性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

(3)全班汇报交流画的步骤和方法,尤其是窗户的画法。

四、达标检测1、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有:、、、、、、。

2、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等梯三角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条对称轴;圆和圆环有条对称轴。

3、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4、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旋转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我能在方格纸上把筒单图形旋转90度。

2.我会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上设计图案。

3.我能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旋转的特征。

二、自主学习1.课文第5页例题3的钟面。

⑴观察,描述旋转现象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以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根据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三、合作交流1、课文第5页例题例3的风车。

(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

这是什么图案?(2)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3)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没有发生变化?(4)如果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课文第5页例4.(1)自己尝试画一画。

(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

四、达标检测1、完成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第1题。

2、完成课本第6页的“做一做”第2题。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课后反思:第三课时欣赏设计图案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能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我会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学习重点难点:1、我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2、我能感受图形的内在美。

二、自主学习1、欣赏课本上的四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小组交流自主学习里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答案,证明自己的看到的是正确的。

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四、达标检测1、完成第8页3题。

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2、完成第9页4题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画的。

评选出最有创意的设计师。

五、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第一课时因数和倍数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会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2、我能熟练地找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我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学习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二、自主学习1、结合2×6=12,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说给家长听)2、有12个小朋友正在讨论怎么站队的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他们吗?你能用一道简单的算式把你心目中的排法表达出来吗?3、根据你写出来的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说给家长听)4、你能找出下面的数的倍数吗?3的倍数:5的倍数:三、合作交流1、学生汇报自主学习1的内容。

2、小组交流自主学习2的内容,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得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笔记本上。

3、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并重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交流完后,同桌互相举出一个乘法算式,说出其中的因数和倍数。

4、找出一个数的倍数。

5、学生汇报自主学习4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明白3和5的倍数有无数个,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

最后引导学生明白,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大的倍数无限大,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课堂检测1、判断⑴、5的倍数一定大于5。

⑵、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它的最小倍数相等。

⑶、36的最小倍数和最大因数都是36。

⑷、1没有因数。

2、练习2第1题3、练习2第3题五、反馈提升1.学生汇报预习1的内容2.小组交流讨论预习2的内容,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笔记本上。

六、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因数和倍数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因数、倍数的概念。

2、我能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3、我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二、自主学习1、预习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⑴、说出下面各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125和25 63和9 54和18⑵、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①15是倍数,5是因数。

②6是3的倍数,是24的因数。

③4是12的因数,也是36的因数。

④48是12和6的倍数。

2、预习新知识⑴、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有哪些?你有没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可以更快的找到一个数的因数?⑵、你还有什么重大发现?三、合作交流1、汇报预习的第一个内容:“与这部分内容有关的旧知识”。

2、小组交流预习的第二个内容“新知识”,按照⑴、⑵的顺序交流,交流过程中自己没预习到的知识,要在弄懂、学会的基础上补充到预习记录本上。

3、全班交流,分小组发言,让学生讨论一下,用哪种方法找的又全又快。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的内容,从中找出找因数的方法(一对一对的找)。

然后把因数用集合的形式表示出来。

4、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

集体订正。

5、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点?四、课堂检测1、写出下面个数的因数。

10的因数:32的因数:2、写出下面个数的倍数。

4的倍数:12的倍数:3、练习二第5题五、反馈提升1.完成教材第13页“做一做”,让学生用前面归纳的的方法找出30和36的因数,集体订正。

2.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个数的因数有哪些特征?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六.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第三课时2、5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能自主学习2、5的倍数特征,学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

2、我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学习重点: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1、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自主学习1、预习已经学过的知识1) 你能找出2和5的倍数吗?2) 根据你写出的2的倍数,想一想怎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呢?2、预习新知识(1)、观察2的倍数,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2)、什么是偶数,什么是奇数?⑶、根据你写出的5的倍数,看看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三、合作交流1、检查自主学习1。

引导学生发言,教师总结,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可以根据倍数的含义进行判断,但比较慢。

我们可以根据数的特征来进行判断。

2、检查自主学习2。

(1)、先小组交流、讨论,得出统一的结论。

(2)、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结论,最后得出: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3)、教师总结,检验:让学生说出几个较大的数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检验。

3、检查自主学习2(2).(1)、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由组长对他们进行评价。

(2)、做小游戏。

①站立活动: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起立,再请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起立。

思考:有没有两次都站起来的?有没有两次都没有站起来的?②抢数活动:让一名男生代表和一位女生代表上台抢奇数和偶数,其余学生可以在下面指挥。

然后让学生思考零是奇数还是偶数?讨论后明确零是偶数。

(3)、比较奇数和偶数的特征,完成下面的填空:、①偶数的个位上是()。

②奇数的个位上是()。

(4)、认识自然数的分类。

我们可以把自然数怎样分?先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啊,然后试着画一画。

(5)、小组合作学习5的倍数的特征。

教师检查预习内容2、(3)小组讨论后明确:个位上是5或0的数是5的倍数。

让学生进行验证。

四、课堂检测⑴小组内的同学说一个数,让其他同学判断是不是2或5的倍数。

⑵教材第17页做一做第一题。

五.反馈提升1.比较奇数和偶数的特征,完成下面的填空:偶数的个位上是:奇数的个位上是:六.总结、评价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我在方面的表现很好,在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

课后反思:第四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课型:探究课集体备课成员:贺如春徐诗莲郑金翠主备人:郑金翠一、学习目标:1、我会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