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控制菌检查
00版 大肠杆菌增加了MUG-靛基质试验 05版 含药材原粉的制剂增加了大肠菌群 的检查

关于豆豉、神曲等发酵类药材 为生药原粉的制剂
86部颁 暂不进行限度要求。 00版 药典业发(2002)第035号文通知: 细菌数、霉菌数暂不控制。 05版 细菌数:100000个/克; 霉菌数:500个/克。
四国药典有关药品微生物
限度标准的比较
CP、USP、BP、JP
《中国药典》2000年版 (一、二部)标准及修订
四、总结
通过对微生物限度标准的回顾,2000年版 药典对微生物限度检查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 2005年版药典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为了同国 际接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控制菌检 查增加了方法的验证;常用稀释剂变为pH7.0 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利于微生物的检 出;控制菌增加了大肠菌群,沙门菌检出变为 10g或10ml不得检出,与英、美药典一致。不 完善之处是我们仍以剂型控制微生物限度,国 际惯例以品种制定标准,我们应该尽快有组织、 有计划的研究以品种制定微生物限度的工作, 从发展看,以品种为单位制定标准较为合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文,取消地方药品 标准,这项工作已完成,从2002年12月1日起, 使用国家药品标准及换发的药品批准文号,已上 市的药品可通和使用至2003年6月30 日,在此期 间,仍按原地方标准检验。 目前,内卫药字(1987)第51号《蒙成药卫 生标准补充规定》属于地方标准,已不再执行, 统一执行现行版本的中国药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987年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颁发内卫药字(1987) 第51号《蒙成药卫生标准补充规定》。 1989年卫生部下达《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 明》。 1990年卫生部修订《药品卫生检验方法》。 1995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了药品微生物限 度检查法,但只收载了方法。 2000年版《中国药典》正式收载了药品微生物限 度检查法和微生物限度标准,在这部跨世纪的药 典中,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有了长足的进展,对 药品生产、药品监督和检验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 据。 2005年版《中国药典》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微生物 限度标准。
我国药品微生物限度标准的 颁布和实施
一、概述
我国开展药品微生物检验始于1972年,在国务 院(73)121号文件的指引下,在全国范围内 组织了技术培训,经几年的调查研究,积累了 大量的数据。 1978年由卫生部、化工部、商业部联合颁布第 一个《药品卫生标准》, 1980年卫生部颁发了《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并 与1984年进行了修订。 1986年卫生部修订《药品卫生标准》,
三、内卫药字(1987)第51号 《蒙成药卫生标准补充规定》
(属地方标准,已于2002年12月1日起取消。) 细菌数(个/克) 霉菌数(个/克)
口服散剂
外用散剂
不得过15万
不得过10万
不得过800
不得过800
水丸、糊丸 不得过10万
片剂 不得过2万
不得过800
不得过800
含花类如藏红花,菊花、和果实药材如石 榴、益智仁等细菌数不得过50万/克,霉菌数不 得过800个/克。 暂不进行限度要求的蒙成药除中成药的规 定外,含动物类药材,如麝香、兔心等。树脂 胶香、黑云香、白胶香等品种的蒙成药暂不进 行限度要求,但不得检出致病菌。 各蒙成药厂对含以上原药材的品种虽不进 行限度要求,但必须按规定进行菌检,积累资 料,每半年总结上报一次,以利保证质量,早 确定卫生标准。

内卫药字(1987)第51号《蒙成药卫生标准 补充规定》,限度范围这么宽,可控性差,关于 “豆豉、神曲等发酵类药材为生药原粉的制剂暂 不进行限度要求”,患者服药的安全性令人担忧, 容易引发药原性疾病。 对于传统中成药和民族药,习惯认为染菌不 可控制,含发酵类药材的中成药含菌量很高,我 国基本处于“暂不控制状态”,有文献报道,曲 类药材大部分含菌量<5万个/g,即使有少数含菌 量较高,但根据用量在成药处方中所占比例看, 该类制剂含菌量高的原因也不是曲类药材造成的, 而是其它不文明生产因素所至。因此,只要厂家 加强文明生产,严格执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这 类制剂细菌数达到<5万个/g的标准是完全可行的。

培养温度
86部版 细菌 霉菌、酵母菌 控制菌 00版 细菌 霉菌 、酵母菌 控制菌

37℃培养48小时; 25~28 ℃培养72小时。 37℃ 30~35℃培养48小时; 25~28 ℃培养72小时。 36 ℃ ±1℃

05版
细菌 30~35℃培养48小时; 霉菌 、酵母菌 20~25 ℃培养72小时。 控制菌 36 ℃ ±1℃

(二)化学药及生化药

86部颁 化学药口服固体制剂 : 细菌数:不得过1000个/克 霉菌数:不得过100个/克 生化药如胃酶片(5000个/克)、胰 酶片(10000个/克)、多酶片(50000个/ 克)、胃膜素(100000个/克)等十几个 药品都有各自的规定。
00版 二部附录在制剂通则对8种剂型如 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酊剂、 栓剂、糖浆剂等未规定“微生物限度” 检查,中检药[2000]1225号“全国药品微 生物检验方法及标准工作会议纪要”要 求做微生物限度,但没有药典委员会的 通知。 05版 二部附录在制剂通则下,多数剂型 又增加了“微生物限度”检查,只有少 数剂型如口服片剂(不包括外用片剂如 口腔贴片、阴道片、外用可溶片等)、 丸剂没有列出。*
霉 菌 数

单位:个/克
86部颁 含生药原粉的制剂 片剂 丸剂 不得过500 散剂 00版 含生药原粉的制剂: 不得过100 05版 含药材原粉的制剂: 不得过100
活螨检查
86部颁 不得检出活螨。 00版 不作为常规检查,以说明提出, 发现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可报告 活螨检查不符合规定;检查结果符合规 定,检验报告不写此项检查。 05版 同00版。
二、三个微生物限度标准 不同之处的比较
1《卫生部标准》1986年(1989补充) 2 《中国药典》2000年版 3 《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一)中成药
细 菌 数

单位:个/克
86部颁 含生药原粉的制剂;丸剂不得过50000 散剂不得过100000 00版 含生药原粉的制剂:丸剂不得过30000 散剂不得过30000 05版 含药材原粉的制剂: 不得过10000 丸剂不得过300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