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5卷 第5期 2013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5 No. 5 May,2013节、机体生理功能和抗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若持续释放或产生过多则产生剧烈的免疫反应,呈现其毒性作用。
同时,TNF-α是对其他炎性细胞因子具有强大的诱导分泌能力,如:IL-1、IL-6、IL-8以及粒细胞-单核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炎症过程中,TNF-α其分泌峰值早于IFN-γ,TNF-α通过刺激成纤维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如ICAM 等来促进炎症。
在中国人群中,TNF-α细胞因子基因型是以低分泌型占优势,其低分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0.1%[2]。
庞学丰等[3]在“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一文中,引用了数十位中医研究者的研究表明中药免疫调节在组织学上减轻慢性炎症,血清检测明显降低TNF-α水平。
因此降低TNF-α在血清中的表达,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这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机制之一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TNF-α在慢性炎症的患者中会有所表达,它的阳性表达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4]。
妇炎宁汤在对TNF-α的阳性表达方面可以起到明显的降低作用,尤其是在阳虚型盆腔炎中、高剂量组,其治疗效果与模型组比有明显差别,可是在妇炎宁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与单纯盆腔炎模型组相比没有体现出差异,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实际上妇炎宁汤是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药物的基础上加上黄芪、白术、巴戟天等补益阳气的药物,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过程中即使只有其他药物的疗效,理论上讲也不应该出现没有疗效的情况。
但是由于阳虚型慢性盆腔炎这个病证结合模型报道不多,因此没有过早下结论,需日后重复实验已确定是否有实验误差的可能。
综上所述,由于慢性盆腔炎病程长,病情反复发作,易损伤患者脾肾阳气,而既往的治则多侧重于清热利湿。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正气充足,才能够鼓邪外出,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脾肾阳气的固护,但本实验没有证实单纯盆腔炎模型妇炎宁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还需要进一步实验以确定最终结论。
◆参考文献[ 1 ] Chang J H,Ryang YS,Morio T,et al.Trichomonas vaginalisinhibits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Production in macrophagesby suppressing NF-KB activative[ J ] .Mol Cells,2004,18 ( 2 ):177-185.[ 2 ] 田野,马威然,张玉海.细胞因子基因型多态性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 J ]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 ( 12 ):719-721.[ 3 ] 庞学丰,任志宏,张红,等. 中药对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J ] .中医正骨,2008,20 ( 8 ):67-69.[ 4 ] 陈莹,田璐,王昕,等.妇炎宁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的IL-2 IL-6影响[ J ]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 8 ):1705-1706.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研究单玲玲1,靳光乾2,王平2,刘善新2(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35;2.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摘 要:目的:介绍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在经皮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方法: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中药促透剂的促透机制、促透特点以及在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结果:多种中药在经皮给药制剂中均具有较好的促透作用。
结论:中药促透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独特的优势,在经皮给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经皮给药;中药;促透剂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5- 0112- 03收稿日期:2012-11-19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GSF10278);济南市青年科技明星计划项目[济科合字(2011)第01-0117];山东省中医药科技 发展计划项目(2009-128、2011-167);山东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2012 ZHZX1C0405)作者简介:单玲玲(1986-),女,山东龙口人,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新剂型的研究。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dermal EnhancersSHAN Lingling 1,JIN Guangqian 2,WANG Ping 2,LIU Shanxin 2(1.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35,Shandong,China ;2.Shandong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014,Shandong,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Chinese medicin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enhancers in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 Metho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was consulted,penetration enhancers mechanism,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were reviewed. Result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a good role in promoting transparent transdermal preparation. Conclusion :Herbal penetration enhancers have a rapid onset,with few side effects,and is inexpensive,and has broa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Key words :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netration enhancers DOI :10.13194/j.jlunivtcm.2013.05.114.shanll.08615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经皮给药系统(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系指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实现疾病治疗或预防的制剂。
具有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1]。
但是,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以及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等原因,很多药物的透皮吸收率低,药物透过皮肤很难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因此,在透皮给药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透皮吸收促进剂成为克服皮肤屏障作用、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关键环节。
中药促透剂具有起效快、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中药促进剂研究领域,研究较多的有冰片、薄荷、桉叶、丁香、肉桂等多种中药挥发油或提取物,应用过程中既可单用又可合用。
1 冰片冰片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较少单独应用,常用作“引药及佐药”。
袁志曌等[2]通过实验证实,含0.3%和0.5%冰片的白斑霜软膏中氟尿嘧啶和地塞米松的经皮渗透量明显增加。
有学者研究发现,冰片对药物的促渗作用主要在角质层。
许碧莲等[3]采用两室扩散池考察冰片对盐酸川芎嗪透皮吸收的规律与释药机制的影响。
随着冰片浓度的增加,盐酸川芎嗪的渗透系数逐渐增大,当去除角质层后,冰片便不能促进其透皮吸收。
张春凤等[4]研究促透剂对猪皮表面角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冰片与樟脑对角质层脂质的抽提作用导致角质层的破裂及角质鳞片的脱落。
进一步证明了冰片促渗作用主要在角质层。
另外发现冰片与薄荷脑合用促透效果增强[5]。
2 荜澄茄油荜澄茄系樟科木姜子属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山苍子。
荜澄茄挥发油含量较高,有学者已证明对雪上一枝蒿总碱、雪上一枝蒿甲素和乌头碱等具有较好的促透作用[6-7]。
崔利利等[8-9]研究干姜、辛夷、荜橙茄3种挥发油和氮酮及其两两等量组合对罗通定的经皮促渗作用。
其结果为2.5%荜澄茄油+2.5%氮酮对罗通定的促渗效果最好。
四种促透剂按不同比例组合后显示,3%荜澄茄油+2%氮酮对罗通定的8 h平均累积渗透量、增渗倍数均最高。
可见,荜澄茄挥发油的混合促透效果更优。
也有研究进一步考察不同浓度荜橙茄挥发油对罗通定的经皮促渗作用,该研究认为7%荜澄茄油促渗效果最好[10]。
李艳杰等[7]研究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经皮渗透的影响。
结果表明,7%浓度的荜澄茄、干姜、石菖蒲挥发油对乌头碱均具有促透作用,促透效果优于3%氮酮。
3 桉叶油桉叶油是按树叶油腺细胞分泌的芳香精油,是我国重要的出口香料之一。
含有1,8-桉叶油素、Q-崖柏烯、蒎烯、茨烯、桉叶醇等多种化学成分。
郝保华等[11]分别在辣椒碱巴布剂中添加薄荷醇、冰片、桉叶油3种辛香类中药,以氮酮为对照,进行透皮渗透试验。
结果表明3种辛香类中药和氮酮对药物的迁移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以桉叶油最为突出。
沈航孝等[12]观察桉油及其在真空条件下分馏得到的各馏分和不同浓度的桉树脑对川芎嗪透过离体大鼠皮肤的促进作用。
结果各馏分中以2%浓度的69.5~70 ℃馏分的促透效果最好,与1%、2%桉树脑的促透效果相当。
另有研究表明,2%桉叶油及5%油酸等对三七皂苷Rg1均有显著促渗透作用[13]。
4 薄荷醇薄荷醇又称薄荷脑,属于类环己烷单萜衍生物,存在于薄荷油中。
近年来,有学者发现含有薄荷醇的复合促透剂可显著提高促透作用。
李骄等[14]以丹酚酸B为指标性成分,采用体外Franz扩散池法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采用HPLC法对丹酚酸B 进行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3%氮酮+2%薄荷脑合用时促渗效果更优。
5 丁香类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树的花蕾,主含丁香油、丁香油酚等成分。
于明辉等[15]以舒胸巴布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阿魏酸为考察指标,通过体外透皮试验,研究氮酮和丁香油的渗透促进作用。
结果,3%浓度的丁香油增渗倍数可达3.68倍,明显优于氮酮。
高春华等[16]考察丁香油、高良姜油对阿魏酸透皮吸收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