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登高览胜 惜春悲秋 思乡怀人 长亭送别 思乡念亲 相知相思 离愁别恨
(一)忧国伤时 分类 示例 杜牧《过华清宫》 1.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2.反映离乱的痛苦。 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古诗词中常见思想情感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 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杜甫《登岳阳楼》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赤壁怀古》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 ,固将愁苦而终穷。
(二)建功报国 分类 示例
1.建功立业的渴望。 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 不已。
1 / 8 2.保家卫国的决心。 王昌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3.报国无门的悲伤。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想当年 ,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 如虎。 4.山河沦丧的痛苦。 文天祥《过零丁洋》山河破碎风飘絮 , 身世浮沉雨打萍。
5.年华消逝 ,壮志难酬的悲叹。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故国神游 ,多情应笑我 ,早生 华发。 6.揭露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 杜甫《兵车行》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屈原《涉江》哀南夷之莫吾知兮 ,旦余济乎江湘
(三)思乡怀人 分类 示例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野旷天 1.羁旅愁思。 低树 ,江清月近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 的诗。)
2.思亲念友。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3.边关思乡。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 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 4.闺中怀人。 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李白《乐府》 (长安 一片月 ,万户捣衣声 )
2 / 8 (四)生活杂感 分类 示例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 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3.借古讽今的情怀。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 ,封狼居 胥,赢得仓皇北顾。
4.青春易逝的伤感。 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流光容易把人抛 ,红了樱桃 , 绿了芭蕉。 5.仕途失意的苦闷。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6.告慰平生的喜悦。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 好还乡。
(五)送别之情 分类 示例
1.依依不舍的留念。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 长?
2.情深意长的勉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坦陈心志的告白。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 玉壶。
3 / 8 六、怀古伤今 韦庄的《台城》: 江雨霏霏江草齐 ,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 ,依旧烟笼十里堤。
用眼前的江南烟雨景物 ,对比映衬六朝那一度奢华无度热闹非凡又一个个竞相灭亡的朝代。
七、蔑视权贵 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八、愤世嫉俗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 ,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 ,今日之日多烦忧。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 ,引发诗人忧愤郁悒 ,显示诗人郁结之浓 ,忧愤之深、 ,心绪之烈 , 感情一触即发不可抑止喷薄而出 九、怀才不遇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用“三十功名尘与土”来感叹自己多年劳苦奔波 ,人海浮沉所成就的低微 ,一事无成也。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每多含有自况壮行跋涉千里的豪情。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 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 边塞征戍类诗词的思想内容 ★描写边塞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 ,体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 ★表现爱国守土、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思想内容。 4 / 8 ★揭露战争的激烈残酷和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反映征人思念家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 安宁生活的思想。 ★抒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而又无可奈何的郁闷之情。 别离贬谪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 别离诗的思想内容: ★表达离愁别绪(离情别恨) ,多愁绪满怀、伤感失落。
★表达深情厚谊 ,多赞美讴歌、留恋不舍。 ★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 ★表达自己的志向。 贬谪诗的思想内容: ★流露遭贬后郁闷、惆怅、失意等情感。 ★表达遭贬后仍不忘为国效力、关注黎民 ,但又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
★表现寄情山水 ,以求解脱的心态。思乡怀人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叙写羁旅之苦 ,抒发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感念亲情之深 ,表达对亲人的挚爱与思念。 ★抒发独居他乡 ,不得重用 ,怀才不遇 ,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多在边塞诗中涉及。 爱情闺怨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 ★描写男女之间深厚的情感 ,歌颂真挚爱情。
★表达闺中生活的孤独寂寞或对丈夫、家人的思念。 ★对虚度光阴、青春易逝的哀怨 ,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 ★因被丈夫冷落、抛弃之后的怨情 ,或借此表示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在怨女诗中 ,一些
5 / 8 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 ,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 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 ,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 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 山水田园类诗词的主要思想内容 ★通过描写壮美山河 ,自然风光 ,表现自然之美 ,表达热爱生活、自然或祖国山河的激情。 ★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 ,表达淡泊名利 ,追求闲适、恬淡的隐居生活 ,厌恶和鄙视黑暗 社会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景物描写和诗人对生活的思考 ,对自身处境的感叹.
(一)语言特色类――主要是对诗歌语言风格的概括 ,主要有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
1.平淡。具有平淡风格的诗歌 ,语言力求朴素 ,不追求词藻的华丽 ,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 ,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
如陶渊明《饮酒》第五首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表面看来句句平淡 ,平淡之中蕴涵着
诗人超脱尘世 ,悠然自得的情趣。有人评述陶渊明的诗“平淡而思致。 ” 2.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 ,既讲究辞藻华丽 ,又讲究对仗工整。 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 ,青悬薜
荔长” ,辞藻华丽 ,对仗工整 ,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 3.直率。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 ,则毫不隐晦 ,毫不修饰 ,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 ?硕鼠》中的“硕鼠 , 硕鼠 ,无食我黍!三岁贯汝 ,莫我肯顾”的诗句 ,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4.委婉 (含蓄 )。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 ,抒情或叙事 ,不直接写出 ,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 ,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
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李商隐 《夜雨寄北》 ,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 ,但是没有直接写出 ,而写了 “何当共剪西
6 / 8 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 5.自然。自然 ,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 ,不使人感到做作。 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
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 ,表
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 ,不加雕饰 ,生动自然。 6.清幽。清静而又幽深 ,表面看似平淡自然 ,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 如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 ,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 ,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
青苔 ,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 ,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
7.雄奇。具有雄奇风格的诗歌 ,气势雄伟 ,立意奇特。 如李贺《梦天》中的“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 ,
意思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 ,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 8.奔放。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如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 ,将滚
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 ,凸现了历史荡涤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 ,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
9.悲慨。即悲壮慷慨 ,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具有这种风格的作品 ,含思悲壮 ,出语高昂 ,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或雄
才不得志于时 ,或感时伤乱 ,忧国忧民 ,心中郁结 ,愤慨不平。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
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 ,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 ,苍凉悲壮 ,慷慨 激昂。 10.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在语言表达上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 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 ,天然浑成 ,语言上 “,连”与“入”相携 ,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 ,并以“孤”
为动力 ,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 ,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 ,作者孤介傲岸、 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 语近俗白
却字字枝根相连 ,不可分割 ,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 11.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 ,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
悲剧气氛 ,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这些是形成这一风格的主要因素。 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
表作。全诗意境深远 ,语调沉郁悲凉 ,借暮秋的江天萧瑟之景 ,抒写颠沛流离、 老病孤愁的暮年情怀。 既包蕴着诗人客里悲
秋的无限心事 ,又表达了对国事的忧思。 12.清新。特点是用语新颖 ,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 ,一般诗风比较亮丽 ,语言比较通俗 ,比喻新颖独到 ,
包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清新之风常见于以下一些人诗中。 一是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 ,陶潜的诗特点主要在平淡 ,有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