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设计
(潘桥中心学校课改模式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二)掌握齐桓公争霸、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的史实;
(三)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二、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故事讲述法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春秋争霸的原因、实质;
(二)难点:争霸战争的影响。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依标据情,明确目标;
导入新课:东周是哪一年由谁建立的?(生答)对,周王室东迁后,王畿缩小,财源、兵源大大的减少,而且一天天的趋于枯竭,再没有力量支持原有的威风与尊严。

各封国于是产生自行扩张领土的野心。

从此,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夺领土和霸权,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于是,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一遍。

(二)自主学习,探索目标;
自学指导1: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35—37页内容,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春秋起止时间,春秋争霸的原因、实质?
②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
③什么是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中有哪两次重要的争霸?
自学指导2:
要求:快速浏览课本37—38页内容,独立思考下面的问题:
①战国起止时间,什么是战国七雄?
②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
③复述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故事(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
(三)合作交流,剖析目标;
1.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小组内合作交流探讨;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对全班进行展示、汇报,比比哪个小组表现得最好。

(四)当堂训练,达成目标;
1.说说与本课相关的成语;
2.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了战国初期只有十几个诸侯国了,这一历史现象说明了什么?(五)探讨反馈,深化目标。

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1.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周王室衰微B诸侯权力增大C分封制崩溃D井田制瓦解2.分析战国时期的社会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趋势。

教师小结:
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齐楚秦燕赵魏韩,桂陵马陵孙膑谋。

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火纷飞,色彩斑斓的年代。

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它展示了众多国家的外交手段、军事谋略、政治较量、社会变迁而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立体网。

从文史的角度看,则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又是我国古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既是我国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时期,又是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那么,有秦国在战国末期长平之战后,独占鳌头,摆出了咄咄逼人、无敌于天下的架势,是笑得最好的国家。

但是不是笑到最后,请听下回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