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教案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反对侵略战争.
道家的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有效性训练:
1、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
A.商纣王B.周文王C.秦始皇D.周幽王
2、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
4.文化成就
(出示材料)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出示材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出自《诗经》《论语》。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诗经》等。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三、精讲点拨:百家争鸣
1.孔子生平
展示几幅有关孔子的图片,简要介绍孔子生平。(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思想主张
核心思想是“仁”,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3.教育成就
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
A.《诗》B.《书》C.《春秋》D.《论语》




阅读材料: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请回答:①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道理?
②有人认为,在推行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今天,应该多学习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孔子的教育思想民,你认为对吗?为什么?
2018-2019朱良初中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日期
2018.9.13
年级

课题
百家争鸣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陈树红
主审教师
李同国
使用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孔子“仁”的学说以及对教育文化的贡献;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性;利用竞赛抢答和假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想象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1.表格归纳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儒家
孟子
仁政治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
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道家
庄子
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保持独立人格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选贤治国,提倡节俭
法家
韩非
以法治国,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百家争鸣”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辩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难点: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课前Leabharlann 预习了解、收集我国有关孔子的名言及故事




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视频中主讲的内容是哪部书?《论语》。
一、自主学习:老子
1.出示图片《道德经》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
2.学生讲述《塞翁失马》的故事。(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二、合作探究:孔子和儒家学说
促进了学术和思想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3.联系实际,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以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