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摘要
一、原则要求:
1、推荐三种洪水风险分析方法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和历史水灾法。

确定方法时,
应依据区域洪水特性、洪水风险图类别以及基础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一种或多种方法。

2、所采用的水文资料应是水文机构整编的,系列不少于30年的资料;所采用的
工情资料应是工程主管部门认可的,能够反映防洪工程以及运用现状;所采用的水灾资料应来源于权威的历史文献、档案或是经过论证被防汛部门认可的资料;社会经济资料应是政府统计部门最新公布的资料。

3、洪水风险分析所涉及的相关计算应参照《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二、一般步骤:
收集整编资料、确定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及分析计算、绘制洪水风险图。

三、洪水风险图的种类:
1、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主要包括河道、堤防以及城市)
1)所需基础地图
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和城市规划图以及市区排水管网图。

2)水文资料要求
a主要控制站历史最高水(潮)位、最大流量及不同频率洪水的水位-流量过程、洪量等。

b主要控制站典型年洪水的水位-流量过程、洪量等。

c典型年流域降雨资料。

d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还应增加不少于20年城区降雨资料,包括降雨历时、雨强等。

3)防洪工程资料要求
a堤防工程资料
b区域排涝资料
c重要水闸、泵站工程资料
d河流典型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湖泊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4)洪水灾害资料要求
a灾情记载、场次水灾的水文、气象数据,灾害损失、水毁工程
b城市区域典型场次暴雨过程,积水点信息
5)风险分析方法的确定
a对于水灾资料翔实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历史水灾法或水力学法。

b对于水文资料序列较完备的河道、堤防和城市,可采用水文学法。

6)主要工作
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信息,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频率(场次)洪水-淹没范围,特征点水深和淹没历时。

对特定区域的特定需求还须提供洪水演进过程中各时段的淹没范围、水深、流速等信息。

2、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
1)所需基础地图
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
2)蓄滞洪区工情资料及要求
a蓄滞洪区分洪控制站的分洪水位(流量),分洪形式,进、退水闸特征值等。

b设计蓄洪水位、最大进洪流量、最大蓄洪量、蓄滞洪区内的水位容积关系曲线。

c堤防长度、高程及防洪标准。

d安全区、安全台、避水楼、转移道路等安全避洪设施资料。

3)资料要求
a分蓄洪启用历史资料,包括次数,起止时间,运用水位,分洪形式,口门位置、宽度,最大进洪流量,最高蓄洪水位,蓄洪总量,淹没面积,特征点水深、淹没历时,退水过程,以及居民转移安置、财产损失及补偿等资料和数据。

b蓄滞洪区调度运用方案
5)风险分析方法的确定
启用过的蓄滞洪区,可采用历史水灾法;未启用过的蓄滞洪区可采用水力学法或水文学法;如需反映洪水行进过程中的实时淹没范围、流速分布、水深分布等动态风险信息的区域,可采用水力学法。

6)主要工作
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运用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特征点水深和历时。

3、水库洪水风险图(包括库区、溃坝和最大泄量)
1)所需基础地图
水库库区及下游地区行政区划图、水库库区及下游地区地形图。

2)水库资料及要求:
a水库基本资料包括:兴建年月、所在流域、控制流域面积,水库设计标准、校核标准、泄洪能力,坝型坝高、坝顶高程等。

b水库运行资料,含现有防洪能力、库容、特征水位、库容曲线。

c水库安全鉴定资料。

d大坝下游河道基本资料。

3)风险分析方法的确定
一般采用水力学方法进行分析计算。

4)主要工作
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淹没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