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二○○八年十二月前言为推进洪水风险管理,指导洪水风险图编制,依据《水利水电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编制《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的编制目的、依据、适用范围;——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原则、技术要求;——洪水风险图的成果要求;——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中关键术语的说明和注释;——洪水风险分析方法及技术路线;——洪水风险图示范图例。
本导则为全文推荐。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本标准解释单位: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刘宁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目次1 总则 (1)2 原则要求 (2)3 各类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3)3.1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3)3.2 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4)3.3 水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4)3.4 城市洪水风险图的编制 (5)4 洪水风险图成果与图示 (6)4.1 洪水风险图成果 (6)4.2 洪水风险图图层 (6)5 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 (7)6 洪水风险图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文说明. (7)1 总则1.0.1为指导、规范洪水风险图编制,制订本导则。
1.0.2洪水风险图是直观反映某一区域洪水风险信息的专题地图。
1.0.3洪水风险图由防汛主管部门主持编制、修订和管理。
1.0.4洪水风险图用于防洪土地利用规划、防洪减灾、洪水保险等。
1.0.5洪水风险图一般分为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水库洪水风险图、城市洪水风险图四类。
1.0.6洪水风险图的编制和应用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等国家法律法规。
1.0.7洪水风险图编制应遵循《防洪标准》(GB 50201-9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 104-95)等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1.0.8洪水风险图还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防汛抗旱用图图式》(SL 73.7-2003)以及地图编绘、出版的其他有关规范。
2原则要求2.0.1洪水风险图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2.0.2洪水风险图一般按 10年、20年、50年、100年一遇及历史最大洪水,或典型场次洪水(或水灾)编制。
2.0.3洪水风险图编制步骤一般可分为:区域确定、资料收集与整编、洪水风险分析方法选择、洪水风险图绘制等。
2.0.4 洪水风险图编制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基础地图、水文资料、设计洪水资料、历史洪水资料、防洪工程资料、影响洪水水力学特性的构筑物资料、洪水灾害资料等。
基础资料应是正式发布的或相关主管部门认可的权威性资料。
2.0.5洪水风险分析依据区域洪水特性、洪水风险图类别、工程情况及基础资料情况等因素选择水文学法、水力学法、实际水灾法等一种或多种方法。
2.0.6 洪水风险分析关键参数应根据典型场次洪水资料率定。
2.0.7洪水风险图以不同频率(场次)洪水~淹没范围的形式成图,以不同色差标示淹没范围内的水深分布,或以数值标注特征点水深。
洪水风险图应有河流水系、地形、行政区划、道路交通及相关构筑物、主要居民点分布、避难场所、转移路线等信息。
3 各类洪水风险图的编制3.1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的编制3.1.1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是指防洪(潮)保护区、洪泛区的洪水风险图。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按河流、河段,堤段、滩(圩)区等分别编制。
3.1.2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编制需要收集如下资料:1.基础地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
2.设计洪水资料主要控制站设计洪水资料、主要控制站典型场次洪水的水位、流量、洪量等。
3.工程资料堤防工程资料,包括堤防结构和材料、堤顶高程、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现状防洪标准、规划防洪标准等;区域排涝资料,包括区域排涝工程分布及标准等;涵闸、泵站工程资料,包括设计标准等;河道大断面资料,湖泊水位~面积、容积曲线;对洪水水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的构筑物资料,包括位置,结构尺寸和高程等。
4.洪水灾害资料场次洪水灾害的水文、气象数据;场次洪水灾害的调查报告或灾情记载等。
3.1.3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洪水风险分析方法选择:1.对于水灾资料翔实的区域,可以采用实际水灾法。
当下垫面改变较大,洪水水力特性发生明显改变时,可采用水力学法与实际水灾法两种分析方法。
2.对于洪水淹没范围、淹没水深可以通过代表性较好的控制站的水文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可采用水文学法;3.溃堤洪水风险分析,可采用水力学法。
3.1.4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图绘制:1.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合成为工作底图;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在工作底图上分别绘制不同频率(场次)洪水的淹没范围(含淹没水深分布,或标注特征点水深)。
3.2 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的编制3.2.1 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是指蓄滞洪区运用导致淹没的洪水风险图。
3.2.2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编制需要收集如下资料:1.基础地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分蓄洪等防洪工程分布图。
2.工程资料蓄滞洪区分洪控制站的分洪水位(流量),分洪形式,进、退水闸特征值等;设计蓄洪水位、最大进洪流量、最大蓄洪量、蓄滞洪区内的水位容积关系曲线;堤防长度、高程及防洪标准;安全区、安全台、转移道路等安全避洪设施资料;对洪水水力特性有较大影响的构筑物资料,包括位置、结构尺寸和高程等。
3.调度运用资料:包括次数,起止时间,运用水位,分洪形式,口门位置、宽度,最大进洪流量,最高蓄洪水位,蓄洪总量,淹没面积,特征点水深、淹没历时,退水过程,蓄滞洪区调度运用方案。
3.2.3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洪水风险分析一般采用水文、水力学法。
启用过的蓄滞洪区用实际淹没范围校核。
3.2.4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绘制:1.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合成为工作底图;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运用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范围(含淹没水深分布,或标注特征点水深)。
3.2.5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图信息还应包括分洪口门、位置、蓄洪水位等,并标示避险信息。
3.3 水库洪水风险图的编制3.3.1 水库洪水风险图指最大泄量和库区淹没洪水风险图,根据需要可依编制溃坝洪水风险图。
3.3.2水库洪水风险图编制需要收集如下资料:1. 基础地图水库库区及下游行政区划图、水库库区及下游地区地形图、水库下游河道地形图或河道断面图。
2.水库资料水库兴建年月、所在流域、控制流域面积、特征水位、库容曲线,设计标准、校核标准、泄洪能力,坝型、坝高、坝顶高程等;水库运行资料;水库安全鉴定资料;水库调度运用方案,防洪调度预案。
3.大坝下游河道基本资料;3.3.3水库洪水风险图洪水风险分析方法选择:1.水库最大泄量、溃坝洪水风险图采用水力学方法进行分析;2.库区淹没洪水风险图根据库区地形,可依据水位~库容关系直接划定淹没区,或采用水力学法分析得出。
3.3.4水库洪水风险图绘制:1.将地形图、行政区划图合成为工作底图;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成果,在工作底图上绘制淹没范围(含沿程水深分布)。
3.水库最大泄量或溃坝淹没范围洪水风险图应包含沿程特征点水深、流量、流速等。
3.4 城市洪水风险图的编制3.4.1 城市洪水风险是指城市遭受外洪、内涝淹没时的风险图。
3.4.2城市洪水风险图编制需要收集如下资料:1.基础地图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城市规划图;市区排水管网图。
2.设计洪水资料城区设计暴雨及典型场次降雨资料。
3.工程资料堤防工程资料,包括堤防结构和材料、堤顶高程、警戒水位、保证水位、现状防洪标准、规划防洪标准等;区域排涝资料,包括区域排涝工程分布及标准;重要水闸、泵站工程等;河流控制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城市内湖泊水位~面积、容积曲线。
4.洪水灾害资料:典型场次洪水灾害的水文、气象数据;典型场次洪水灾害的灾情记载、灾害损失、水毁工程等;典型场次暴雨城市区域积水点信息(分布、水深、面积、淹没历时等)。
5.城市重要地下建筑及设施资料路桥下穿隧道资料;地下建筑出入口资料;低洼积水区资料;6.城市防洪(排涝)预案。
3.4.3城市洪水风险图洪水风险分析方法选择:1.对以外洪风险为主的城市,采用水力学法或水文学法进行洪水风险分析;2.对以内涝风险为主的城市,采用实际水灾法或水文学法进行风险分析。
3.4.4城市洪水风险图绘制:1.将行政区划图、地形图、水系图、防洪工程分布图合成为工作底图;2.依据洪水风险分析提供的信息,在工作底图上绘制不同频率(场次)洪水或内涝的淹没范围(含淹没水深分布,或标注特征点水深)。
3.4.5城市洪水风险图还应包含城区范围内立交桥、下穿隧道、地下建筑物出入口、排涝泵站、河道防洪设施等信息。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城市主要河道不同频率洪水沿程水位、流量等风险信息。
4 洪水风险图成果与图示要求4.1 洪水风险图成果4.1.1洪水风险图的成果包括数字化和纸质洪水风险图两种。
4.1.2纸质洪水风险图一般采用A3、A0图幅成图。
成图时应明确标示标题栏、图例、比例尺、指北箭头及相关图表,并附文字说明(参见附录2)。
4.1.3洪水风险图统一采用国家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
4.1.4洪水风险图统一采用1985黄海高程基面,坐标单位为米。
4.2 洪水风险图示4.2.1 洪水淹没范围图一般采用绿色色系,以色差标示区域内淹没水深分布,或以数值标注特征点水深。
4.2.2 如有需要,洪水淹没范围图上可增加淹没历时、流速、流向等信息,分别以数值或箭头标示。
5 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5.0.1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分为国家、流域、省、市、县等级别。
5.0.2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实现管理范围内洪水风险成果集成,具备风险信息查询、地图浏览、图层管理、更新维护、安全保护等功能。
5.0.3流域、省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应与国家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的兼容并满足数据交换的要求。
5.0.4 各级洪水风险图管理平台应尽与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协调一致。
条文说明1.0.1 本导则所称洪水风险图特指基本洪水风险图,即具有洪水淹没范围、淹没水深信息的洪水风险图。
1.0.8有关地图编绘的规范、图示如下:《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 12342-1990)《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3-1990)《1:10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GB 12344-1990)《1:250000 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GB 15944-1995)《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GB/T 14512-1993)《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4804-1993)《1:5000 1:10000 地形图图式》(修订)(GB/T 5791-1993)《1:5000 1:10000 1:25000 1:50000 1:1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15660-1995)《1:5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CH/T 4011-1999)《印刷规范地形图图式》(GB/T 5791-1993)2.0.3本条所列的洪水风险图编制步骤没有包括数字化洪水风险图的电子地图处理、系统建设、系统运行调试等,这些工作先于风险分析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