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介绍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介绍


水库最大泄量过程的确定
1 以水库汛限水位为初始起调水位; 2 以水库校核洪水为水库入库流量过程; 3 按水库调度原则进行水库调洪演算,确
定最大泄流过程。
城市暴雨积水与内洪的计算范围确定
1 城市暴雨积水分析的计算范围应包括主城区以外对 洪水分析有影响的汇流区域。
2 计算范围应根据实际水系、地形等情况,选择城区 所在的相对完整的水系范围。
2 为便于洪水风险图的使用,在上述标准风险图的基 础上,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将高程基准转换为工作中 常用的当地基准。
制图和成果要求
风险图命名规则
洪水风险图名称放在图框内,图名按照流域水系名 称+风险图类型(防洪(潮)保护区、洪泛区或滩区、 蓄滞洪区、城市、水库等)+洪水等级+洪水风险信息 种类(如最大淹没水深图、淹没历时图等)命名(例 如长江流域荆江大堤保护区100年一遇洪水沙市决口最 大水深分布图)。
3 对于选取水力学法开展洪水分析的城市,若城区所 在水系范围较大,城区所在水系的上游地区可以选择水 文学法进行产汇流计算,获取洪水过程,作为城区暴雨 积水与内洪分析的上游边界条件。
城市暴雨积水分析的设计暴雨选择
1 目前设计暴雨有两套标准:水利部门标准和 城建部门标准
2 水利部门标准更适合于农业地区 3 建议采用城建部门标准
2 总体技术规定
2 总体技术规定
风险要素 —— 致灾因子及其表现
1 淹没范围 2 淹没水深及其空间分布 3 淹没历时及其空间分布 4 洪水流速及其空间分布 5 洪水前锋到达时间及其空间分布
必须表现的风险要素:淹没范围 淹没水深及其分布
2 总体技术规定
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流程
2 总体技术规定-防洪区划分与洪水风险图分类
水库下游影响范围的确定
1 首先确定溃坝洪水计算的下边界,如大水体 (海、湖或下游水库)、下游干流河道(水库位于 支流时)或溃坝洪水流量小于下游防洪标准之处 (可用经验公式粗估下游沿程流量,当该流量小于 下游河道防洪标准时,则为下游边界);
2 然后根据坝高2/3处的高程至下游边界水位高 程,按线性递减方法,确定沿程高程,沿相应高程 的包络线即为溃坝洪水和最大泄量洪水的计算范 围。
制图和成果要求
风险空间信息着色要求
编号 1 2 3
4
5
图层名称 淹没范围 淹没水深 洪水流速
到达时间
淹没历时
所用色系 绿色 蓝色 橙色
红色->橙->黄->蓝
紫色
说明 依据《导则》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 对法》中“预警分级”的规定
制图和成果要求——风险要素分级
洪水频率:5年、10年、20年、50年、100年、200 年和500年一遇等
封闭区域
流量过程或分洪总量
DEM数据
最高水位
洪水分析—— 同频率概念
对于有两条以上河流流经的保护区,取标准 最低的河道的防洪标准为设计洪水第一级计算方 案,其他河道取同频率设计洪水参与计算。随后 逐级增加洪水量级进行方案设计,直至达到设计 洪水上限。
河流A
Ka
防洪保护区
Kc
河流B Kb
河流C
多洪源保护区示意图
水深:<0.5m,0.5~1.0m,1.0~1.5m,1.5~ 2.5m,2.5~5m和>5m确定
淹没历时:<12h,12~24h,1~2d,2~4d,4~ 10d和>10d确定
流速:<0.5m/s,0.5~1.0m/s,1.0~2.0m/s和 >2.0m/s确定
到达时间:<3h,3~6h,6~12h,12~24h,24~ 48h,>48h
6 制图和成果要求
制图和成果要求
成果要求
1 洪水风险图成果内容包括风险图编制报告、风险 图、附表等 2 风险图编制报告需明确说明所用基本数据资料的来 源、可靠性;清楚论述计算方法的选择依据、模型概 化的基本假定,可靠性、计算过程及结果;准确描述 洪水来源、组合情况、洪水分析初始条件和边界条 件、洪水影响等
制图和成果要求 例:淹没范围着色要求
5年一遇 10年一遇 20年一遇 50年一遇 100年一遇
制图和成果要求

(图名)


(说明文字

或表格)
(指北箭 头)


图 图 面
(图形区 域)


(说明文字


或表格)
比例尺
图例
1:x000
(制图单位) (发行单位) (发行日期)
附件
附件一:洪水分析方法 附件二:洪水风险图成图技术要求 附件三:灾情统计与损失评估
防洪区
蓄滞洪区
蓄 滞 洪 区 风 险 图
防洪保护区













洪泛区


水 库 风 险
区 风 险 图

2 总体技术规定
2.4 洪水风险分析的一般性规定 2.4.1 洪水风险图制作采用同频率概念,各级设计洪水都
是不受人为和上下游分洪干扰的同频率设计洪水 2.4.2 洪水分析主要针对设计标准以内设计洪水与超标准
1总则
目的 —— 规范和统一洪水风险图编制的技术标准 和技术方法
依据 —— 《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 适用范围 —— 编制表现洪水致灾因子特征的基本
风险图 基本要求 —— 科学、客观、合理、实用
基本风险图与专题风险图
基本风险图:表现洪水基本物理特征的及其空间 分布的风险图
专题风险图:在基本风险图的基础上,融入社会经 济及风险管理信息的风险图,例如避 难图、土地开发与利用控制图、损失 分布图、保险费率图等
谢谢!
设计洪水 2.4.3 洪水分析方案根据编制对象和洪水风险图类型特点
分别确定 2.4.4 根据洪水计算得到的淹没范围、淹没水深、淹没历
时等要素,结合淹没区社会经济情况,综合分析评估洪水影 响程度。条件具备且有必要时,亦可进行洪水损失评估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


可靠性、合理性与一致性检查
洪水分析 —— 率定与验证
选择实际洪水资料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后,应选 择至少两场其他实际洪水资料进行模型验证
缺乏实测洪水资料的河道或区域,可参考采用 其他类似河流或区域率定合格的参数,待该河 流或区域有实测洪水资料后,对相关参数进行 补充率定。
洪水影响分析
洪水影响统计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淹没区和各等 级水深范围内的人口、GDP、耕地面积、交通干线 (省级以上公路、铁路)里程等。统计基本单元 为不同级别(县、乡镇等)的行政区域。
基础资料条件具备且确有必要时,可针对各量级 洪水进行淹没区洪水损失评估。
5 几个常见问题
堤防溃口及溃口流量的确定
溃口尺度
调查历史溃口情况,咨询专家,合理确定溃口宽 度
溃口深度一般选取溃至堤防两侧地面较高者
溃口过程
- 瞬间完成 - 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小时)均匀扩展至最终尺度
溃口流量
采用侧堰水流公式计算
制图和成果要求
洪水风险图信息和数据
1 洪水风险图信息应包含基础底图信息、防洪工程信 息、防洪非工程信息、风险要素信息、社会经济信息 和延伸信息 2 风险图数据分为基础底图信息数据、防洪工程信息 数据、防洪非工程信息数据、风险要素数据、延伸信 息数据
制图和成果要求
风险图数据交换格式
1 图形数据统一采用国家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投影;图形数据中的高程统一采用1985年黄海 高程基准;图形数据交换格式应以常用交换数据类型 *.shp格式提供。

必要时进行水文资料修正

整编资料的审查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基本资料类别
自然地理 水文及洪水资料 社会经济资料 工程及调度资料 洪涝灾害资料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基础工作底图的加工处理 • 将具有空间特性的水文、工程设施、洪水灾害信 息矢量化,应将这些信息图层与基础电子地图转换 成统一的文件格式、坐标系和高程。 • 对于不能获取规定比例尺的基础电子地图数据 的,可以通过加工纸图获得,纸图的加工与处理应 遵照国家规范进行。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各类洪水风险区域工作底图最小比例尺要求
洪水风险区域类型
工作底图最小比例尺
防500,00
蓄滞洪区
1:10,000
城市
1:10,000
水库库区
1:10,000
水库下游影响区
1:50,000
4 洪水分析与洪水影响分析
洪水分析 —— 流程
水文资料 实测或设计洪水过程 溃决或分洪口门数据
全国洪水风险图编制培训与研讨会
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细则
要点介绍
2009年12月10日
目 录 1总则 2 总体技术规定 3 基本资料收集与分析 4 洪水分析与洪水影响分析 5 江河湖泊洪水风险分析 6 蓄滞洪区洪水风险分析 7 水库洪水风险分析 8 城市洪水风险分析 9 制图和成果要求 附件
1总 则
- 目的 - 依据 - 适用范围 - 基本要求
地形数据:断面或网格 土地利用特征:糙率
区域内线状工程设施 渠道、泵站等
洪水分析模拟
水力学法、水文学法、实际水灾法
淹没范围、水深(水深、流速过程)等
洪水分析 —— 河道
河道洪水分析
最高水位面
最高水位线
洪水分析 —— 河道分洪流量过程
封闭区域
开敞区域
分洪口
分洪口
分洪流量过程计算
洪水分析 —— 水量平衡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