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老年期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老年期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 10.我国最常见的老年白血病类型是【】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
• C.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
• 11.老年急性白血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进行性贫血B.发热
• C.出血D.肝、脾肿大
• 12.老年急性白血病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内脏出血B.颅内出血
性骨髓增殖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 克隆性疾病)。
•特点:为病程发展缓慢,外周血粒细胞显著
增多且不成熟,脾脏明显肿大。自然病程可
经历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多因急性变
而死亡。本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中年最
多见。
• 1、症状 早期出现倦怠无力、消瘦、持续低热、轻 度贫血或盗汗、上腹饱胀感或左中上腹坠胀感。 • 2、体征 有胸骨压痛及叩击痛。脾脏明显肿大是本 病的特征。
为主 • C.早期即出现血小板减少 • D.嗜酸性及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 E.后期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
• 1.贫血 • 2.白血病
•简答题
• 1.老年贫血患者预防不同部位出血的措施有哪些? • 2.简述老年贫血的常见类型。 • 3.简述老年白血病的分类。
• 1.老年贫血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抢救措施有哪 些? • 2.老年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疼痛的护理措施 有哪些?
•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 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抑制正常造血 并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
• 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和浸润征象。
进行性贫血
◆最常见,易诱发心功能不全。 ◆特点:呈进行性加重
发热
• 表现:为持续低至中度发热,可有高热。常规抗 生素治疗无效,但化疗药物可使病人体温下降。
• 7.下列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描述中不正 确的是【】
• A.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B.全血细胞减 少C.网织红细胞正常D.骨髓增生低下
• 8.王老太,患缺铁性贫血,遵医嘱服用铁 剂,下列不正确的做法是【】
• A.饭后服用B.与维生素C同服 • C.使用吸管D.服用铁剂后喝牛奶以加强吸
收 • 9.贫血患者血小板计数低于多少时,应绝
• 1.老年血液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最基本的实 验室检查项目是【】
• A血常规检查 B.骨髓细胞学检查 • C常规止、凝血功能的检查 D.心、肺功能
检查
• 2.判断贫血最重要的是【】 • A血红蛋白浓度 B.红细胞数 • C.红细胞比容D.网织红细胞计数 • 3.判断男性贫血时,RBC应低于【】 • A.4.5×10的12次方/L;B.4.0×10的12
◆有受伤的危险:出血 与血小板减少、白血病 细胞浸润等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正常粒细胞减少、化疗有关。 ◆潜在并发症:化疗药物的副作用。 ◆预感性悲哀 与急性白血病治疗效果差、死亡
率高有关。 ◆活动无耐力 与大量、长期化疗,白血病引起
代谢增高及贫血有关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
• 1.患者,李某,65岁,患有风湿性关节炎10余年, 经常服用阿司匹林止痛,近2年来患者经常感到倦 怠乏力、懒言少动,活动后即出现心悸气促、胸
闷不适,进食时,时常发生吞咽困难,近期不思
饮食、反应迟钝,由家人送医院就诊。查体: T37.5℃,P90次/分,BP140/85mmHg,血常规 检查显示血红蛋白95g/L,RBC3.0×10的12次方/ L,血小板计数60×10的9次方/L,网织红细胞正 常。医生做出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试分析:(1) 该患者诊断为贫血的依据是什么?(2)缺铁性贫血发 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提出一个主要的护理诊断 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次方/L;
• 4.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的贫血类型 为【】
• A.慢性病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 C.巨幼细胞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 • 5.老年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失血
B.吸收障碍 • C.摄人不足D.慢性感染 • 6.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多见于及其衍生物
• C.上消化道出血D.皮肤黏膜出血
• 1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征性体征是【】 • A.胸骨压痛B.叩击痛C.巨脾D.血象异常 • 14.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表现中最主要的体征是
【】 • A.脾大B.贫血C.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D.胸骨压痛
• 1.巨幼细胞贫血发生是因为缺乏【】 • A.叶酸B.维生E素C.维生素C;D.维 生素B12;E.铁 • .2.下列有关老年慢性病贫血的描述中正 确的是【】
• 原因:与白血病细胞的高代谢状态及其内源性致 热源类物质的产生等有关。
返 回
出血 几乎所有的病人在急性 白血病的整个病程中都 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 ◆血小板减少(最主要) ◆血小板功能异常 ◆凝血因子减少 ◆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和细菌毒素对血管的损伤
实验室检查
其他检查
外周血象
骨髓检查 返 回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老年贫血的分类
▲慢性病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 1.活动无耐力 与贫血、感染、发热, 长期卧床有关。 • 2.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血小板减少导 致皮肤粘膜出血有关。 • 3.有感染的危险 与粒细胞减少有关。
•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 因白血病细胞自我更新增强、增殖失控、分化障 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 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 积,使正常造血功能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 织。
第十一章 老年期常见血液系统疾病 病人的护理
贫血:是指外周血液在单位容积内的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计数(RRC)和(或)红细胞 比容(HCT)低于正常最低值的一种病理状态。 其中以血红蛋白浓度降低最为重要。
成年男性:Hb<120g/L, RBC<4.5×1012/L, HCT<0.42; 成年女性:Hb<110g/L、 RBC<4.0×1012/L, HCT<0.37;
• A.以消化道肿瘤引起者发生率最高 • B.除贫血表现为,多有原发病的表现 • C.吞咽困难、舌粘膜萎缩等发生率高 • D.可表现为指端对称性麻木无力、感觉 障碍等
• E.贫血常为首发症状
• 3.下列有关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血象变 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白细胞总数增加 • B.血液中淋巴细胞增多,以成熟淋巴细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