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南省高考压轴卷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Cl 35.5第Ⅰ卷(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发生蛋白质变性B.煤焦油中含有苯、二甲苯等化工原料C.天然气和可燃冰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D.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更多的汽油2.水、双氧水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重要化合物。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H2O2的电子式为B.4℃时,纯水的pH>7,呈中性C.100℃、101kPa时,水分子间距:液态>气态D.101kPa时,相同质量的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能量:固态>液态>气态3.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1mol NH3溶于足量水中(不考虑氨气挥发),溶液中N原子的数目为0.1N AB.在常温下,若CO与CO2的体积相等,则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C.标准状况下,22.4LNO与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O的原子数为3N AD.在常温常压下,22.4L氢气的质量为2g4.下列有关甲醛的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结构简式:HCHO B.最简式:CH2OC.比例模型:D.电子式:5.已知NaCN溶液呈碱性;(CN)2与卤素单质的性质相似;CN-的还原性介于Br-、I-之间。
下列变化不能发生的是A.HCN H++CN-B.(CN)2 +CH2=CH2 → NC—CH2—CH2—CN C.(CN)2+2Br-=== 2CN-+Br2 D.(CN)2 +2OH-=== CN-+CNO-+H2O 6.下列排列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HCl>PH3>H2S B.碱性:NaOH>Mg(OH)2>Al(OH)3C.原子半径:Na>S>O D.结合氢离子能力:CO32->HCO3->SO42-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向NaOH(aq)滴入HCOOH(aq)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 .c (OH -) = c (Na +) > c (HCOO -) > c (H +)B .c (Na +) = c (HCOO -)C .c (Na +) > c (HCOO -) > c (OH -) > c (H +)D .c (H +) > c (HCOO -) > c (Na +) > c (OH -) 8.二氯化二硫(S 2Cl 2)是广泛用于橡胶工业的硫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常温下,S 2Cl 2遇水易与水发生反应,并产生能使品红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S 2Cl 2的结构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B .S 2Cl 2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C .若S 2Br 2与S 2Cl 2结构相似,则熔沸点:S 2Cl 2> S 2Br 2D .S 2Cl 2与H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S 2Cl 2 + 2H 2O = SO 2↑ + 3S↓ + 4HCl 9.CuSO 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对于途径①,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B .Y 可以是蔗糖溶液C .CuSO 4在1100℃分解所得气体X 可能是SO 2和SO 3的混合气体D .将CuSO 4溶液蒸发、冷却、结晶,可制得胆矾晶体 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分液时,分液漏斗中上层液体应从漏斗口倒出B .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 .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振荡,眼睛注视滴定管中的液面。
D .蒸发时,当蒸发到剩有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液体蒸干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NaHCO 3溶液与足量Fe 2(SO 4)3溶液反应:Fe 3++3HCO 3—=Fe(OH)3↓+ 3CO 2↑ B .足量NaOH 溶液与NH 4HS 溶液反应:OH -+NH 4+=NH 3∙H 2OC .向 Br 2水中加入少量的 Na 2SO 3溶液:Br 2+SO 32-+H 2O =SO 42-+ 2H ++2Br -D .在氯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Ca 2++CO 2+ H 2O =CaCO 3↓+ 2H + 12A .右图所示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 .铁闸门作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 .电子流向:a→铁闸门,辅助电极→bD .辅助电极上的反应:O 2+2H 2O+4e=4OH -钢铁闸门第Ⅱ卷(64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18题~第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三、必考题13.(8分)已知A 和B 在一定条件下可建立如下平衡:2A(g)+B(g)2C(g)。
在500℃时,分别将2 molA 和lmolB 置于恒压容器I 和恒容容器Ⅱ中(两容器起始容积都为10L ),充分反应。
(1)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是I Ⅱ(填“>”、“<”或“=”,下同)。
达到平衡后,两容器中C的体积分数关系是I Ⅱ。
(2)若测得容器Ⅱ中的压强减小了30%,则该容器中A 的转化率为 。
(3)计算5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4)t 1时刻分别向两容器的平衡体系中加入2 molC ,在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此时两容器中C 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的是 (填序号)。
14.(10分)(1)旋转喷雾干燥法是去除燃煤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方法之一,工艺流程如右图所示,写出 雾化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已知NaHSO 3溶液显弱酸性,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为:。
(3)请按照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1mol/LNa 2SO 3溶液中的离子 。
Na 2SO 3溶液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某同学在常温下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 2S 2O 3的化学性质。
实验①可说明 (填字母)A .该Na 2S 2O 3溶液中水电离的c(OH —)=10—8mol/LB .H 2S 2O 3是一种弱酸C .Na 2S 2O 3是一种弱电解质D .Na 2S 2O 3能发生水解,其离子方程式为S 2O 32—+2H 2O=H 2S 2O 3+2OH —,实验②说明Na 2S 2O 3具有 性。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5.(8分)砷(A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其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t/minC 的体积分数 C 的体积分数t/minC的体积分数t/minC 的体积分数4等的烟气pH=8(1)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族,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NH 3 (填“强”或“弱”)。
(2)砷的常见酸性氧化物有As 2O 3和As 2O 5,根据下图写出As 2O 5分解为As 2O 3的热化学方程式: 。
(3)砷酸盐可发生如下反应:AsO -34+2I ﹣+2H +AsO -33+I 2+H 2O 。
下图中,C 1、C 2是石墨电极。
① A 中盛有棕色的KI 和I 2的混合溶液,B 中盛有无色的Na 3AsO 4和 Na 3AsO 3的混合溶液,当连接开关K ,并向B 中滴加浓盐酸时发现 灵敏电流计G 的指针向右偏转。
此时C 2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式为。
②一段时间后,当电流计指针回到中间“0”位时,再向B 中滴加 过量浓NaOH 溶液,可观察到电流计指针 (填“不动”、 “向左偏”或“向右偏”)。
16.(8分)下图是以石油为原料的部分转化流程:已知:C 2H 5Br + NaOH C 2H 5OH + NaBr (水解反应) (1)反应①的类型是: (2)由乙烯制备乙醇的过程中,硫酸起 作用(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C 3H 5Br 2Cl 与NaOH 溶液完全反应的有机产物与足量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10分)无水氯化铝是有机化工常用催化剂,其外观为白色固体,178℃时升华,极易潮解,遇水后会发热并产生白雾。
实验室用如下装置制备少量无水氯化铝,其反应原理为:2Al + 6HCl(g) = 2AlCl 3 + 3H 2。
完成下列填空:能量反应过程石油 汽油分馏 C 2H 5-O-SO 3A C 3H 5Br 2Cl H 2SO 4 2H 5OHH 2SO 4 Cl 2(500℃)Br 2 ① ③ ④ Δ(1)A为浓硫酸,B为NaCl固体,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进行实验时应先点燃(选填“B”或“D”)处酒精灯。
(3)用粗短导管连接D、E的目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 防堵塞b. 防倒吸c. 平衡气压d. 冷凝回流(4)F中盛有碱石灰,其目的是(选填序号)。
a. 吸收多余HClb. 吸收Cl2c. 吸收CO2d. 防止空气中H2O进入E瓶(5)将D中固体改为氯化铝晶体(AlCl3·6H2O)也能进行无水氯化铝的制备,此时通入HCl 气体的目的是。
若实验条件控制不当,最终得到的物质是碱式氯化铝[化学式为Al2(OH)n Cl(6-n)],且质量是原氯化铝晶体(AlCl3·6H2O)的40%,则可推算n的值为。
四、选考题(请考生在第18、19、20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8-Ⅰ(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酚显酸性,是因为羟基对苯环影响的结果B.分子式为C2H4和C3H6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C.聚合物D.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最多能消耗4mol NaOH18-Ⅱ(14分)根据下列有机化合物,回答问题。
(1)上述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化合物为(填代号);(2)写出丙中官能团的名称;(3)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X 、Y 两种物质(相对分子质量:X <Y )。
由X 经下列反应可制得N 、F 两种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