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PPT64页)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PPT64页)
美国的阿奇· 萧《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物资流通”的概念 物流可以改变时间和空间状态的,以实现价值的增值 物流需要相互的依赖和平衡
五丈原东南方的斜谷关,就是斜谷的北口,南口 在褒城,今属汉中市,谷长五百里,穿行于秦岭 山脉之中,历史称为褒斜道。三国时,诸葛亮就 在这条道上利用木牛流马运送粮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说明粮草在古代战争 中是比较重要的。蜀国要取得伐魏的胜利,必须 保证粮食的供应,褒斜道崎岖险阻,运输比较困 难,这些诸葛亮也充分考虑到了。 他一方面采取分兵屯田的办法;另一方面“推已 意做木牛流马”,来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这样 可保证前方粮食的供给。据说今陕西勉县的黄沙 镇,就是诸葛亮当年制作木牛流马之处。
目的。 物流系统是一个有机结合体。 最基本的物流系统由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
及信息处理等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 在物流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物流系统本身又处在更大的系统之中。
3.2 物流系统特点
物流系统除具有一般系统共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 性、环境适应性外,还具有以下特点(书4)
系统是相对于外部环境而言的,外部环境向系统提供劳力、手段、 资源、能量、信息等,称为“输入”。然后,系统应用自己自身 所具有的功能,对输入的元素进行转化处理,形成有用产品,再 “输出”到外部环境供其使用
系统的有效运行是以各个环节顺畅、高效的运 作,以及相互之间的高度协同效果为前提。在 系统运行过程中,或当系统循环周期结束时, 会有外界信息反馈回来,为原系统的完善提供 改进信息,使下一次系统运行得到改进。如此 循环往复,便可实现系统有序的良性循环。
它是由物流各要素所组成的,要素之间存在有机联系并具有使物 流总体合理化功能的综合体;是社会经济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或组 成部分。
输入
转换
输出
物流节点
各
物流作业
种
资 源
物流管理
信息处理
调控
反馈
环境
五
物 流
大
服 务
功
能
为有效的达到某种目的,把人力、物力、资金、信息等 资源作为指令输入系统,使物流系统产生预期的结果。
十二年间开设物流专业的国内本科院校由两所迅速增长到 340所。
1.1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
物流起源(传统物流)
(茶马古道、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 (乌巢之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木牛流马、妃子笑) (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巴蜀栈道)
1915年,“物的流通”理论提出(Arch.Shaw—Pbysical Distribution)
2.5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四个特点: 以目标为中心,始终强调系统的客观成就和客
观效果; 以整个系统为中心,强调整个系统的最优化而
不是子系统的最优化; 以责任为中心,分配给每个管理人员一定的任
务,而且要能衡量其投入和产出; 以人为中心,每个员工都被安排做具有挑战性
的工作,并根据其业绩支付报酬。
课程介绍
四、教学要求 1、了解物流系统的相关概念,物流系统规划在
物流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
规划内容。 3、掌握物流系统规划的理论及基础规划方法。 4、重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
决问题能力。
课程介绍
五、课程考核办法 考核内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闭卷考试
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 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着的,但物流领域中,这个 问题似乎尤其严重。效益背反说有许多有力的实证予 以支持,例如,包装问题,在产品销售市场和销售价 格皆不变的前提下,假定其他成本因素也不变,那么 包装方面每少花一分钱,这一分钱就必然转到收益上 来,包装越省,利润则越高。
调控: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施加一定的约束称之为外部环境对物流系统的限制和干扰。 具体有:资源条件,能源限制,资金与生产能力的限制;价格影响,需求变化; 仓库容量;装卸与运输的能力;政策的变化等。
所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了解物流系统:
物流系统是多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 物流系统以货物为工作对象,以完成货物实体流动为
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情况 名 称: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学 时: 56课时(1-14周) 学 分: 3.5+2 先修课:《高等数学》《物流基础》 教 材:《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董维忠 参考书:《物流系统规划及设计》陶新良 王小兵
课程介绍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物流系统的结构与分类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概述
一、物流与物流系统的概念 1 物流概述
物 流 ( 现 代 物 流 英 文 : Logistics , 传 统 物 流 英 文 : Physical Distribution,物质配送)。
2000年,国家贸易局和联合国计划署在北京召开了一次盛 况空前的会议—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的国际研讨会。掀 起了物流热潮。
1
合计 3615 3662 3784 3751 3671
料头 180 133 11 44 124
系统分析的核心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系统理论观点认为: 整体是主要的,部分是次要的 系统是由不可分割的部分组成的整体 部分围绕着实现系统的整体目标发挥作用 部分的行为受到整体的制约 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组成部分则不断改变
1.1 现代物流发展历程
后勤物流(Logistics)—二战中的美国、三大战役 Logistics与Physical Distribution的区别
Logistics已突破了商品流通的范围,把物流活动扩大到 生产领域。物流已不仅仅从产品出厂开始,而是包括从 原材料采购、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直到废 旧物品回收等整个物理性的流通过程
所以在进行系统分析时,应首先紧密围绕建 立系统的目标;其次,应从系统的整体利益出 发,使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既要考虑当前 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还要做到抓住关键 问题,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2.5 系统管理(参考4)
企业的系统管理就是把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员等没有 联系的资源,结合成为一个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 系统管理兴盛于20世纪60年代,有关整体和个体组构及 其运营的观念体系: (1)组织是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着的、并共同 运营的要素(子系统)所构成的系统; (2)任何子系统的变化均会影响其它系统的变化; (3)系统具有半开放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 与外界沟通的特性。 系统管理从系统观点来考察和管理企业有助于提高企业 的效率与效益。
例:某配送中心每月需 要对一些生产企业配送 90套钢架,每套钢架由 长 423mm/1053mm/503 mm的圆钢各一根组成 , 现 在 仅 有 3795mm 的 钢 材,问应该如何安排, 才能使消耗的钢材的根 数最少?
123
4
5
423 0 0 3
4
5
1053 2 3 0
1
1
503 3 1 5
2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概念, 该 战略认为,IT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 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 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 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此外,日本、韩国等也分别提出“U-Japan”、“U-Korea”战略。
2.5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的优点 : 使得企业管理人员能够重视企业的整体目标,
不仅仅注重专门某一领域; 可以将企业信息、能源、材料和人员等没有联
系资源结合成为达到一定目标的整体系统; 利于理清各个子系统和有关部门的关系网络。
3 物流系统
3.1 物流系统概念
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里,物流活动所需的机械、设备、 工具、节点、线路等物质资料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地域 时间)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采购 运输 配送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时间的改变 淡旺季)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数据 流程)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匹配、合理、平衡)
“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经常的很普遍的 现象,是这一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
《课程设计》 提交设计报告 成绩组成:平时成绩30%
期末成绩70% 平时成绩:到课率10%、作业10%、课堂提问
10%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学习目标
应该掌握物流系统的概念、目标、特点,以及物流系 统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分类;
掌握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类型和基本框架; 了解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目的; 建立起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整体概念; 树立系统观点进行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1. 2 物流概念(物)
物资:专指生产资料、较多指工业品生产资料 物料:在生产流转领域的一切资料(电子配件) 货物:交通运输领域的货物 商品: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料位移的物质实体 物品:办公、生活、消费有关的所有物件。
1. 2 物流概念(流)
流:物流中的流,指的是物理性运动。 流通:物流中的流的一个重点领域是流通领域,
总结现代物流可归结为十个字: 分工 标准 体制 沟通 控制
2 系统概述
2.1 系统的基本理论 亨德森:近代比较完整的提出“系统”概念 1968年,贝塔朗菲出版《一般系统理论的基础、发展和 应用》,全面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的理论。给出了系统 的定义。
一般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 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 系统概述
2.2 系统的基本特征(参考2)
整体性(1+1>2) 相关性 (内在联系) 目的性 (共同目的) 环境适应性。(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