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祖国走向富强 六年级品社

祖国走向富强 六年级品社

2、从这些图片中你看出了什么?
3、看一看人们浇地的方式,有什么变化?
指导观察三幅图片,分析三种浇地方式哪种更先进、高效。
4、这样一比较,就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的巨大变化,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和粮食产量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
5、我们在来看工业。请大家观察教材中的图片,你从中能看出什么?
6、你从图片中感受到我国工业发展的成就了吗?
5、探讨有关小康社会的话题,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勤奋学习,建设富强祖国的志向。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深厚的爱国情感和自豪感,引导其树立建设祖国、振兴祖国的宏伟志向。





学习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等活动了解祖国建设在方方面面所取得的成就,感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2、了解我国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关于香港和澳门,教材首先呈现了它们回归的画面,再给出了一篇文章《静静的静海寺》与之呼应。文章回忆了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历史,提醒人们国家曾经遭受的耻辱。
关于国际事务,教材呈现了三幅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外国领导会谈、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国际会议的图片,显示了目前我国越来越重要的国际地位。在国家的工、农、科技、国防、外交等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取得了极大的改善,在“辉煌的成就”的最后,教材用一组图片和文字说明了这一点。
(1)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的农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农业上完全是靠天吃饭,产量极低,再加上江河水患频发,旱、涝、蝗灾每年不断。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业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阶段?
(3)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农业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由于农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与过去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
3、进行纵向比较,我们再来进行横向比较,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与外国比如何?
1、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的祖国就像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挨打的原因何在?
2、是啊,当时的中国,经济、文化、教育、工业、农业等方面基本上都很落后,但最让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却是我国落后的国防。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国防有了哪些发展?
3、中国的综合军事力量在世界上有了巨大的提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祖国走向富强
课型
新授
主备
孙久霞
审核
品社组
课时
4课时
授课时间




“祖国走向富强”包含“辉煌的成就”和“迈向“小康社会”两个主题活动。它们将引导学生去了解祖国几十年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祖国正走向富强,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意愿。
“辉煌的成就”着重介绍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这部分内容是“认识祖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学生分成“农业小组”“工业小组”“科技小组”“国防小组”四个小组去探究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并提醒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去学习。在这四个部分,教材先用几幅图展示了祖国在这方面建设的成就,再用一段文字对之加以简要说明。这些图片不仅增强了说服力,还提醒了学生探究的方向。除了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教材还揭示了祖国在其他方面的建设成就。如通过“一国两制”收回了香港和澳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等。
二、活动:探究工业建设的成就。
1、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工业建设所取得的成绩。
2、教师出示工业方面的数据
关于这样的数据,同学们搜集到了哪些?
教师引导其通过今昔对比去感受工业的发展。
3、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工业是一个什么状况?
教师补充
新中国成立前,除了东部和内陆中心城市有一点轻工业外,我国基本上没有像样的工业,宫内使用的许多工业品都是外国制造的,所以那时有许多物品的称呼都带了一个洋字。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大众用品,甚至快“落后“到被人们淘汰了。
人民生活调查小组的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学生交流
第四课时
调整反思




一、活动:初识小康社会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不仅带领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而且他们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制订了一个奋斗目标,那便是建设小康社会。
2、这个奋斗目标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请大家看介绍。
3、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小康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3)你觉得目前我国国力强盛与科技有什么关系?
(4)你能介绍一些目前我国的尖端技术吗?
四、总结
根据自己调查的内容,做一期手抄报
学生回答
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农业小组的同学根据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汇报。
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相关资料,教师可适当补充。
工业小组的同学进行汇报。
工业调查小组的学生汇报本组搜集到的一些数据。
教师适时补充。
三、活动:感受科技的发展
1、科技调查小组的同学,你们从哪些方面去探究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情况呢?有什么收获?
2、老师根据汇报的内容整理出了几个问题,请大家试着回答一下。
(1)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里,我国的科技发展怎样?在世界上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2)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在哪些方面是强项?
学生说出自己所了解的情况。
学生根据调查的内容回答。
学生交流
科技调查小组的同学进行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
讨论后集体交流




1、要了解祖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需要运用、的方法。
2、我国用占世界的耕地成功的解决了占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
3、1956年7月13日,我国第一辆牌汽车下线。
4、年10月16日,我国的第一颗爆炸成功。
学生交流
学生制定调查计划。
课下分组活动,按计划进行,做好相应记录。
第二课时




预设教师导学
预设学生活动
调整反思
一、活动:探究农业建设的成就
1、大家通过调查,一定对祖国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有了深入了解。还是让我们从农业开始说起吧。农业调查小组的同学,你们做好汇报的准备了吗?
2、那就让我们通过过去和今天农业状况的比较来感受农业的发展吧。
1、祖国在农业、工业、科技和国防方面的建设成就远不止这些。为了更好地了解祖国的发展变法,让我们来开展一次调查活动吧!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调查?
2、你打算通过什么手段调查这些方面的信息?
教师归纳一些调查方式。
3、把学生分成农业小组、工业小组、科技小组、国防小组、外交政策小组、人民生活小组。
四、活动:调查祖国建设取得的成就
学习难点:
了解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激发自己奋发向上,用于探索。




预设教师导学
预设学生活动
调整反思
一、歌曲导入,营造气氛
1、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2、听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感想?它唱出了什么?
3、教师我们就一起来了解走向繁荣富强的祖国。
二、活动:利用教材初步感知
1、建国六十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各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我们先来看农业。
学生听后,谈一谈听歌的感受。
学生阅读文字,观察图片
学生自由发言,描述图片内容,如:看到农民住上了漂亮的房子,乡镇办起了工厂,种地实现了机械化操作等。
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回答,了解我国“谷物、棉花、花生、肉类、油菜籽、水果”等产量世界第一的事实。
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
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5、我国自年起开始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称为863计划。
6、我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
7、2003年10月,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8、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
1、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哪些成就?
2、我国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3、我国在科技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第三课时
调整反思




一、活动:探究国防的成就
11、除了原子弹,教材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展示科技发展的图片,对于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你知道多少?
12、说到科技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提到“863”计划。关于这项计划,你了解多少?
“863”计划自实施以来,取得了哪些成就?
13、了解了科技,我们再来看国防。同学们看看教材的图文资料,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三、活动:确立调查目标,制订调查计划
7、教师结合图片,引导学生从我国汽车工业的过去与现在去体会工业的变化。
8、你从汽车产量的突飞猛进中能看出什么?
9、再来看看我国的科技吧。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它是什么?
结合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经过和重大意义。
10、除了原子弹,教材还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展示科技发展的图片,对于图片所反映的事件,你知道多少?
教师引导和组织汇报交流
通过学生的汇报,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综合国力的提升,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学生交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报
国防小组的同学,根据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
学生用搜集的图片做汇报。
学生发表感想。
学生默读文章
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
学生交流
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学生根据调查的资料汇报。
学生展示内容
学生交流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有关联合国安理会的知识,体会中国在国际上的重要地位。
4、我国对外一直奉行自主和平外交政策。谁知道这种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
5、组织交流:你知道我国加入了哪些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四、体会人民生活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谁来通过今昔对比为我们介绍一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