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诗歌的特点与欣赏 ppt课件
诗歌的特点与欣赏 ppt课件
大学语文
正确理解大学语文
何谓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1、语言+文字 2、语言+文学 3、语言+文化 4、语(口头语)+文(书面语)(教育学家叶圣陶 先生语)
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
从文学的角度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不是语言文字的补课 ▲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简单重复
▲不是单纯为提高写作能力而设
例如:面包,这两个字可以指我们常吃的奶油面包、豆沙面包、土 司面包等,但是如果是用在爱情和面包呢?这个面包绝对不只指 涉到吃而已,它泛指生活的所有物质需求。这个面包二字变成了 所有物质需求的象征意义,也就是面包二字的意象(面包=个人 的所有物质需求)
• 诗歌具备多义性
诗歌的字词有限,想要表达的事物又非常非常多,绝对 不是区区几个字词可以简单涵盖的,所以诗歌的多义性 是绝对必须的;再者,诗歌多数以含蓄的方式传达真实 涵义,所以言下之义、言外之义就显得无比重要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诗歌由意象构成
诗句由字词组装而成,所以由字和词来写诗是没问题的。 那为何有意象一词呢?
不管任何语言,字和词都是有限的,字和词可以指涉很多事物, 但是人们未必一定知道这个字或词的真实意义,而必须靠字词背 后指涉的事或物。这字词背后的事或物我们就称之为意象。 意是人们赋予它的意义,象是可知可感觉的物象或现象。
• 诗歌的多义性,按北京大学教授袁行霈老师的说法(中 国诗歌艺术研究,五南),包含五项主要内容:
• 双关意义、情韵意义、象征意义、深层意义、言外之意
• 简单介绍如下:
• 双关意义 == 一语双关,这种意义容易懂,古典诗词常用,我们 就不深入探讨了。
学习语文的意义
• 一、语文是基础
•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 作的基础工具。
•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早已把本国语文作为高等院 校必修的基础课。美国哈佛大学还作为“核心基 础课”,规定不及格要重修。语文是思考和理解 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扎实,就很难成 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
二、提高文学素养、审美情趣
• 1、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
• 诗歌对现实社会生活纪录成高浓缩的语句,诗歌可以省去很多细 节的描述,所以那些省去的部分必须要靠形象事物的语句与想象 力来连接完成,所以概括性绝对必要。
• 下面以杜甫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来说明:
朱门,概括着权贵、富豪、高层、强权、奸商、暴力等等 酒肉臭,概括着奢侈、浪费、糜烂、可恶、贪婪、扰民、欺压等 等 路,概括着前途、道路、乡野、农村、贫穷、低阶层等等 冻死骨,概括着现实痛苦现象、不合理、无奈、不得以、凄凉等 等
3、具有高度凝练、含蓄而有音乐美的语言,富于 韵律美。
• 凝练语言的三项方法: • 精炼:就是用最少最简短的语句表达出完整的意思。
形象语句:形象语句是善用人们感官知觉(眼、耳、口 鼻、心、触觉、感觉等)可以直接体会的文字,而不是 抽象的字眼或叙述语句。 善用名词、动词:减少使用形容词(尤其非常抽象的形 容词,)
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文学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整个民族精神文化 风貌的形象反映,如《论语》、《孟子》 、《荀子》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时代 的精神文化和政治文化主流。因而,从文 学的角度切入,精选诵读古今文学精品,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
重点不在解析篇章结构,概括段意的中小 学教学模式,重点在读解作品的文化内涵,获 得人生启迪,孕育高尚的人文关怀情操,树立 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辛弃疾、食 指。
作业与考试说明
本课程的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20分) +期中成绩(30分) +期 末成绩(50分)
• 一、平时成绩(20分) • 1.课堂发言。——5分 • ①诗朗诵。 • ②说课。 • ③书评。
• 2.作业。 —— 5分
• 3.课堂考勤。——5分
• 4.手机上交。 ——5分
• 二、期中成绩(30分)
2、感情强烈,想象丰富,具有意境美。
• 强烈的抒情性
• 诗词里如果蕴含了大我之思、小我之爱,无论字句是多幺冰冷坚硬,诗的 背后同样指涉着浓浓的个人、亲情、民族、家国等等情感,所以强烈的抒 情性不减。
• 丰富的想象力
• 想象力是文字艺术的翅膀,文字如果不靠想象力只是白纸黑字没有任何意 义。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尤其重要,想象力是可以训练的,一个字句写出 来,我们可以像小孩子一样漫无边际的发挥最大的想象,而其中很可能有 一种你想到的东西正好符合作者想说的事物。而诗歌的想象力运用,多数 在于定向的想象,也就是口语所说的朝着作者可能指涉的方向去想象。哪 些想象力可以让我们来运用或思考呢? 虚构的:特别去营造出来的,定向(最常用) 幻想:特别去营造出来的,不着边际(常用) 催眠状态的想象:虚幻不存在的状态(说多了就变成吹牛!) 回忆的想象:回忆过去并且加入自己的希望。 作梦:梦中的状态,时间空间都可以作不同拼贴重迭。 影像暂留(或说成残留影像):物理现象;如一种挥之不去印象、感觉。
• 三、期末成绩(50分)
诗歌的特点与欣赏
• 一、何谓诗歌?
• 1、诗歌定义:
诗歌是一种以精炼、形象、具有节奏韵律的语言,饱含着诗 人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抒发诗人思 想感情的文学样式。 • 2、分类:
抒情诗 按表现内容: 叙事诗
格律诗 按表现形式: 自由诗
二、诗歌的特点
• 国家旅游局提倡“文明旅游”。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不贤而内自省
也。”
四、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 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指出:“培养科学工作者 的老师们,要教会年轻人学会表达。表达是很重 要的,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 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
• “口若悬河,出口成章” • “侃侃而谈,语惊四座” • “即席赋诗,妙语连珠”
• 大学语文的魅力更在于它传递了一种“美”, 一种人文之美,一种自热的美,一种真正的美 ,一种脱俗的美。是为了培养我们对美的感受 力,陶冶我们的性情,提高我们的文学艺术修 养。
三、提高思想修养和人文素质
• 商品经济的浪潮激荡神州大地,也对人们 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带来巨大冲 击,人文精神的滑坡和道德的失范,已成 为当前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大学语文的 教学可以改进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