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成因与防范的文献综述py摘要: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西方又掀起了席卷全球的第五次并购浪潮,我国企业并购活动开始兴起,但是还处于发展初期,在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其中又以财务风险最为突出。
本文剖析了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的成因, 并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及其防范提出建议以期降低并购风险, 提高企业并购活动的成功率。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财务风险成因;财务风险防范引言购并实质上就是一个买卖过程。
站在产权的角度,购并实际上是一种所有权的交易行为, 其具体形式表现为兼并、联合和收购三者的统一, 泛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获得其它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从全球范围来看, 在过去的百余年里, 已先后进行了五次购并浪潮, 真可谓风起云涌。
购并作为资本扩张和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已成为一股不可遏制的趋势。
虽然,众多企业管理者热衷于并购活动。
但是,实际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并购活动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多数企业在并购后陷入困境,其中以财务困境居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是基于财务风险。
因此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定义关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已有多种定义。
杰弗里.C.胡克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为了收购融资而产生的借债制约了买主的经营融资,并同时制约了偿债的能力而引起的,“财务风险由并购交易融资的负债数额和将要有购买方承担的目标企业的债务数额等因素决定”。
赵宪武认为,企业并购财务风险是指并购融资以及资本结构改变所引起的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的可能性。
同时,并购导致股东收益的波动性增大也是财务风险的一种表现。
杜攀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指并购对资金的需求而造成的筹资和资本结构风险。
屠巧平认为,财务风险是由于公司采取举债方式筹集资本而产生的公司可能丧失偿债能力的风险和股东收益的可变性。
由此,可以将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概括为:企企业并购活动不能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仅局限于并购融资所造成的风险,而且还包括并购过程中可能会影响企业财务指标的各种风险因素,如并购前的决策风险、并购过程中的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并购后的整合风险等等。
二、企业并购流程中的财务风险1、并购前的财务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并购的流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购前信息收集阶段、并购交易执行阶段、并购后企业内部整合阶段。
在这三个阶段中,由于各个阶段面临的具体操作的不同,企业在具体执行中将面临不同的财务风险。
(1)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又称系统风险,是指影响企业并购的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一些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所带来的财务风险。
从宏观上看,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周期性的波动、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从微观上看,有并购方的经营环境、筹资和资金状况的变化,也有被收购方反收购和收购价格的变化等。
这些变化都会影响企业并购的各种预期与结果发生偏离。
同时,企业并购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宽:法律、财务、专有技术、环境等。
这些领域都可能形成导致并购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原因。
(2)信息不对称风险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也普遍存在。
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二是不对称信息的内容。
从不对称发生的时间上看有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行为,事后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从不对称发生的内容上看有行动不对称和知识不对称,行动不对称导致隐藏行动,知识不对称导致隐藏知识。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主要来自事前知识的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知识或真实情况永远少于被收购方对自身企业的知识或真实情况的了解。
收购方在不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贸然采取行动,往往会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调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公司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造成价值损失。
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一种决策影响,是通过并购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3)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在确定目标企业后, 购并双方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以持续经营观点合理地估算目标企业的价值,作为成交的底价, 这是并购成功的基础。
目标企业的估价取决于并购企业对其未来收益的大小和时间的预期, 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可能因预测不当而不够准确。
这就产生了并购公司的估价风险, 其大小取决于并购企业所用信息的质量, 而信息质量又取决于下列因素:1) 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还是非上市企业。
如果目标企业是上市企业, 由于它必须对外公布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报表等信息, 因此, 并购企业容易取得目标企业的资料进行分析; 目标企业若是非上市企业, 则并购企业必须通过目标企业的合作来获得相应的信息。
2) 并购企业是善意收购还是恶意收购。
如果并购企业是善意的, 并购双方则能够充分交流和沟通信息, 目标企业会主动地向并购企业提供必要的资料。
这有利于降低并购的风险和成本, 同时可避免目标企业管理层有意抗拒而增加并购成本。
如果并购企业是恶意的, 并购企业将无法从目标企业获取其实际经营、财务状况等主要资料, 给公司估价带来困难。
3) 准备并购的时间。
并购企业准备阶段越长, 获取目标企业的相关资料就会越详尽充分, 目标企业的估价越准确,4) 目标企业审计距离并购的时间长短。
如果并购时点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时点越远, 并购企业从年审报告获取的信息越不能代表目标企业并购前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据此得到目标企业的估价就越不准确。
由此可见, 目标企业价值的评估风险根本上取决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大小。
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提交的审计报告水份较多,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够充分, 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的判断往往难于做到非常准确, 在定价中可能接受高于目标企业的收购价格, 导致并购企业支付更多的资金或以更多的股权进行置换。
并购企业可能由此造成资产负债率过高以及目标企业不能带来预期盈利而陷入财务困境。
2、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而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都是由定价不合理造成的。
因此,可以将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为三种:定价风险、融资风险和支付风险。
(1)定价风险。
定价风险主要是指目标企业的价值风险。
即由于收购方对目标企业出价过高,超过了自身的承受能力,致使收购方无法获得满意的回报。
定价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
当目标企业是缺乏信息披露机制的非上市公司时,并购方无法准确地判断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从而导致定价风险。
即使并购目标是上市公司,也会因对其资产可利用价值、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情况了解不充分,导致并购后的整合难度很大,甚至整合失败。
2)目标企业的会计报表风险。
并购中由于对目标企业会计报表的过分倚重和缺乏事前调查。
在并购时,主要是依据目标企业会计报表来定价,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并购价格的合理性,进而造成并购方的损失或并购失败。
(2)融资风险企业并购需要大量资金,如何通过各种资金渠道在短期内筹集到并购所需要的资金是并购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
企业并购筹集资金主要有四种渠道: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和留存收益。
可以将其归纳为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采用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进行债务融资还本付息负担较重,若资金安排不当会陷入财务危机。
股权融资虽然没有还债的压力,但股权增加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
(3)支付风险并购主要有四种支付方式:现金支付、股权支付、混合支付和杠杆收购。
支付风险主要表现在现金支付产生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税务风险,股权支付的股权稀释风险,杠杆收购的偿债风险。
不同支付方式所带来的支付风险最终都表现为支付结构不合理、现金支付过多从而使得整合运营期间的资金压力过大。
3、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企业并购后,由于新企业面临着管理方式的融合、市场交叉及经营成本扩大等诸多方面问题,因而存在着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管理风险是指企业因并购后经营状况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企业获利能力的变化。
根据经营风险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并购后由于企业与原有客户的关系恶化而形成的经营风险。
目标企业原有客户对并购后企业产品的持续性以及质量、价格和服务持怀疑态度,从而造成并购后企业与原有客户的关系恶化,给原有的竞争者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市场被掠夺。
(2)并购后由于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而形成的经营风险。
并购完成后,增加了许多管理费用,如人员安置费、培训费、机构撤并改组费用、派驻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费用等。
而增加的经营费用也很多,如为扭亏为盈企业向生产经营注入的资金、投入生产设备的技改资金、产品重新进入市场需投放的营销费用等等,这将导致整合成本大大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将不断下降。
(3)并购后由于企业规模扩大而形成的经营风险。
企业并购以后,规模扩大,管理范围和管理层增加,但由于企业领导人能力有限,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增多。
同时,规模的扩大,会使企业对市场需要反应过慢,不能适应当前消费市场快速多变的需求。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由于并购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财务风险,所以在并购的全程中要对每一个阶段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
1、并购前投资风险的防范措施(1)选择适当的并购目标企业和时机企业应当根据科学的数据进行客观的分析,充分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的资源,从而选择合适的并购行业。
确定了并购的行业之后,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并购的时机,从而将并购行业和时机选择的风险降到最低。
(2)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职调查对目标企业所在地政府、目标企业的管理层以及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详细的调查。
了解政府和目标企业管理层对于被并购的态度,分析目标企业愿意被并购的真实原因等。
一般来说,并购尽职调查主要包括法律、业务、财务、和运营等四个方面。
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的各种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细致的分析比较后,应主要根据并购目的对各目标企业进行筛选,并最终确定目标企业。
2、并购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1)定价风险的防范措施信息不对称是产生定价风险的根本原因,所以搜集整理信息是定价风险的主要防范措施。
因此,并购企业在并购前要对目标企业进行详尽的审查和评价。
并购方可以聘请投资银行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进行全面策划,对目标企业及其产业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能力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对目标企业的未来现金流量做出合理预计和判断,在此基础之上的估价较接近于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2)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融资风险的防范关键在于对融资的债务风险的控制,融资债务风险控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合理安排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在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时,需要考虑企业现有资本结构和融资后资本结构的变化。
既可选择负债融资也可选择权益融资,这几种融资的成本并不相同,权益性融资一般而言融资成本比债务融资高,但权益融资没有到期偿债的风险,而权益融资有可能稀释股权,损失原有股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