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教育技术教学设计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标题: 设计授导型教案并制作课堂讲稿
发 布
者:
郭云财

内容:《加减法混合运算》
作业内容: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选择一个主题,设计授导型教案,并制作课堂PPT讲稿。

授导型教学设计----《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数学 授课年级 二年级 学校 盏西镇小学教师姓名郭云财

章节名称 四则运算 计划学时 1

学习内容分析
四则混合运算,包括加,减法混合,乘,除法混合,有加,
减法和乘,除法混合以及含有小括号的四种混合运算类型,
要求学生能弄清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教
材中创设了“冰雪天地”的生活情境,以解决在“冰雪天地”中
游乐时的实际问题为载体,教学混合运算,加强了数学与生
活之间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例5和例6安排了
学生讨论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探究学习,培养
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生
活实际问题和计练习。

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分析交流的能
力,在经过了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
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
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受到启迪和教育。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理
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能正确的使用小括号;
解和掌握有关0的运算。

(11.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 运
算顺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归纳
抽象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和探究
学习的方法
(1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
学的兴趣;
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一丝不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及解决
措施

:在学习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四则混
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能根据生活情境,
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
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归纳抽象的学习方
法;

: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通过多媒体课件,培
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重点让学生自读
自悟。
(一)激发趣,导入新课。
(二)教学例题
(三)巩固练习

依据的理论 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演绎推理,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使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方式 效

教学例题 滑冰场开业第一天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下午有多少人? 8 展示学生的算式:①72-44=28(人) 28+85=11(人) ②72-44+85=113(人) 学生列式解答。 使学生能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分步解
题,




题,










法。

指名说说怎
么算的?
2

0

这位同学把72-44的得

数记在心里了,我们也可
以把它记录下来,然后后

讨论、自培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面的照抄,最后算出得
数。教师边说边板书:
由读课文,说说自己的对名画的感受。 生












5
过渡:认真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
只有乘除的运算,要从左
往右的顺序计算。
什么样的算式按从左往
右的顺序计算?






报。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结:



号,


加、




乘、

时,









算。
小结

4 教师导引: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两个问题,大家明白了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或只有乘、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除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计算。希望大家能够灵活
的运用。











力。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本节课是对上学期所学计算题的复习课,
所以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我结合学生的习惯从生活中的情
境出发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使枯燥的计算
变得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复习的同时,积极投入本节课的
学习中,又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效果不错。
名师精编 优秀教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