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

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

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摘要]“王道”一词在中国的古代汉语中早已存在,但本文所论述的汉语新词“王道”与古代汉语之“王道”并无关联。

本文通过对比汉日词典的释义,以及分析中日两国的新闻报纸中出现的用例,得出了现代汉语中较多使用的“王道”一词来源于日语词汇「王道」的结论。

尽管来源于日语,但“王道”一词在使用范围上比其日语来源词要广,另外意义侧重点及使用人群也有所不同。

另外,本文主张,该词为汉语新词汇,使用的频率很高,应该收录入汉语新词词典中。

[关键词]新意;新词;王道;词典;意义近几年,在中文网站上突然大量地出现“王道”一词。

如:(1)省油是王道,几款畅销的1.0L车型推荐。

(2)换季过敏了,有效果才是王道。

(3)王道论坛,专注于计算机考研的点点滴滴!以上例句中的“王道”为一个网络流行语,笔者猜测其应该是表示“正确的”,“标准的”,“最好的”“王牌的”之意,然而似乎换任何一个其他的词都不能很好的概括其含义。

另外,也很难确定该词的词性。

一、中文字典里“王道”的意义《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6版)中对“王道”一词有如下解释:[名]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君主以仁义治天下的政策。

在古代中国,“王道”(儒家)是与“霸道”(法家)相对的一种政治思想。

中国的王道文化以“仁政”“德治”为主要内涵,所推崇的是一种“公正”“公理”意识。

《现代汉语词典》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最具权威性的词典。

从其对“王道”一词的解释中看出,“王道”是一种政治思想,换句话说,一国之王治理天下该走的道路即是王道,而王道的本质则是仁政,此谓“王道”。

笔者利用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古代汉语数据库,搜索发现在古代汉语的诗词赋中,阐述“王道仁义”思想的篇章的确非常之多。

如《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

”由上看出,用以上字典中的释义完全无法解释本文开头中例句中出现的“王道”一词。

由此可以认为,网络流行语“王道”是一个截然不同于来自古代汉语“王道”的一个汉语新词汇,其词义也完全不同。

二、汉语新词“王道”的来历作为现代汉语中的一个新词汇,“王道”既然源自古代汉语,其词义也与古代汉语中的词义毫无关联,那么,它究竟从何而来呢?笔者大胆猜测“王道”一词也极有可能来源于日语词汇「王道(おうどう)」一词,并查阅了相关日语字典。

其中日语的《明镜国语辞典》的释义最为全面,因此,本文以其为依据。

可以看出,日语字典中「王道」的第一个意思和汉语字典中标注的“王道”的意思相同,都指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

而日语「王道」的另两个意思则是汉语字典中收录的“王道”所没有的。

为了弄清楚「王道」在现代日语中的使用情况,笔者利用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主页的在线数据库——「均衡コーパス」(均衡数据库),检索到包含「王道」的相关数据共67条,并根据其意义进行分类。

结果如下:如表所示,大致分为两类。

按意义划分类别的话,第一类很容易分别。

当例句中出现了「王道楽土」、「徳」、「儒教」之类的字眼时,毫无疑问就可以把它归于第一个意思,也即第一类中。

为何没有按照其三个意思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别呢?主要就是因为均衡数据库中的例句并不完整,没有上下文而导致无法明确的区分出句子的「王道」是第二个意思还是第三个意思。

因而,这里统一把其归为第二类。

如:(4)……社員の健康管理こそが会社発展の王道で、企業はこれまで、「労働完全衛生法」のも……(書籍/4自然科学2004年)以上句子中的「王道」就很难认定其是“捷径”还是“最正统的道路”中的哪一个意思。

似乎用哪一个意思来解释都解释得通。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句子都不能辨别开,以下句子就能很容易地认定其用的是第三个意思“最正统的道路”。

(5)……だから逆にドラマの王道をいうような韓国ドラマが逆に流行したり……(yahooブログ生活と文化2008年)不过,换个角度想,正因为区分不开第二个意思和第三个意思,那么这两个意思之间其实具有很强的共通性和关联性。

而第一个意思却能够轻而易举地区别开来,也正说明了作为“儒教政治思想”的意思和“捷径”“最正统的道路”的意思之间是没有关联性的。

那么,也间接验证了本文前述认为汉语新词“王道”并非来自古代汉语“王道”的结论是可信的。

从意义上来看,收录于日语字典中的「王道」的第二个意思“捷径”和第三个意思“最正统的道路”比较接近于现代汉语新词“王道”所表达的意义。

而且汉语和日语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的两种使用汉字的文字。

中日交流史上,早期是中国把汉字传到了日本,而近代以来汉字由日本传入中国的情况也不少。

对于“王道”一词,其第一个意思是来自于中国古代汉语,我们有理由相信,日语中的「王道」的第一个意思是来自于中国。

然而其第二个和第三个意思在中国的各类记载中找不到依据。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赋有第一个含义的「王道」一词来自中国古代汉语,随后在日语语言的不断变迁中,它被赋予了新含义,即「王道」的第二个和第三个意思。

进入现代社会,被赋予新意的「王道」在某些背景之下又被传入了中国,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新词“王道”。

由于中日汉字同形,因而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个词是外来语,而且又因为是中国人熟悉的汉字,所以人们接受得很快,这个词也普及得很快。

那么至于“王道”到底是在什么情况下传入中国的呢?这里暂且不提,将其作为今后的研究课题来讨论。

不过,现在唯一可以肯定是汉语新词“王道”是源于日语的「王道」一词,这是毋庸置疑的。

关于这一点,笔者通过检索日本的『朝日新聞』电子版得到的数据,也同样证明了这一点。

(6)団体交渉が安定への王道。

(朝日新聞1957年9月20日)以上即是最早年代出现于『朝日新聞』中的例句。

其中的「王道」的意思很明显与儒教的政治思想不相关,而如果解释成“捷径”或是“最正统的道路”的话则说得通。

本文前文所述,汉语新词“王道”出现在《人民日报》中的最早年代为2007年。

相比而言,相同意义的“王道”一词出现于日本的报纸中的时间远远早于中国。

综上,可以确信,汉语新词“王道”来源于日语「王道」。

三、搭配异同来源于日语的汉语新词“王道”在搭配上和日语源词接近。

如下表所示。

“王道”的常用组合如下:①固定句型“……(才)是王道。

/才是……的王道。

”(7)用鼠标操作的人,认为眼花缭乱的操作是王道。

(人民网,2007.11.6)(8)团队进攻,就是王道。

(人民网,2008.3.19)(9)对于政府来说,还是把监督的权利还之于民,才是根本解决自身腐败问题的王道。

(人民网,2008.9.19)②复合词王道+N王道地位王道新玩法王道系统王道论坛王道秘笈N+王道产品王道擂台王道商海王道真王道(10)男士手机推荐——实用才是真王道。

(人民网2008.06.16)(11)永久免费,才是网游真王道。

(人民网2008.10.06)从以上例句看出,新词“王道”多在网络中使用,另外使用的范围多为年轻人接触较多的话题中。

四、《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新词“王道”《人民日报》堪称中国最具权威,订阅量最大的综合性报纸。

笔者从中检索到出现“王道”的例句共有649条①,除去329条明显是人名②的无效数据,,剩下320条有效例句。

这320条例句,根据其意义,可分为三类。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语新词“王道”在《人民日报》中只出现了3次,且最早出现的年份为2007年。

除了证明了该词确为汉语新词之外,但可以预测该词也正经由类似于《人民日报》的权威报刊逐渐被更多的社会群体所熟知。

五、结语古代汉语早有“王道”一词,但现在使用的“王道”跟古代的“王道”意义截然不同。

在人民日报中,“王道”的新意义的使用最早年份为2007年。

接近日语中「王道」的意义。

由此可见,新意的“王道”来自于日语。

究其原因,是近年来日本的漫画,游戏等广泛传入中国,也同时引入了易于流传的新词。

「王道」在80年代日本最早是在政治领域常用,进入90年代后渐渐普及到社会的其他领域。

而汉语中的“王道”最早是从进入中国的日本游戏等开始,逐渐广泛传播开到其他各个领域,虽然近年仍然属于年轻人的用语,由于中国古代就有易于识记,加上报刊等传媒的积极传播作用,这个词将逐渐能够被其他年龄层的人所了解。

在用法上中日两词较为接近,但仍有差异。

1.从使用范围来看,在日语里,“王道”属于从严谨正式的词语延伸到非正式的日常口语里面。

而在汉语里这个词基本属于年轻人的日常口语词汇,书面体中多见于博客或广告用语。

2.在日语里,该词侧重于“王道”的“道”也即“道路”上,所以多与“走”“行”等动词搭配。

在汉语里,该词侧重于“王道”的“王”上,所以其句型单一,但可表示各种类似“权威,代表”的意义。

另外,该词具有较广的适用范围和较为宽泛的使用群体,且识记度有扩大的趋势,因此本文认为未被收录入新词词典中实属遗憾,希望在新词词典的修订本中能够考虑录入该词。

【注释】①笔者的检索范围为1946年1月1日到2010年12月31日。

②“王道生”“王道国”等。

【参考文献】[1]当代汉语新词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3.[2]新词语大词典[M].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M].商务印书馆,2012.[4]北原保雄.明鏡国語辞典[M].大修館書店,2003.[5]彭广陆.从汉语的新词语看日语的影响——说“过劳死”[J].中国语研究,2003(45).[6]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Yuliao_Contents.Asp.[7]《人民日报》电子版.[8]『朝日新聞』電子版.[9]『均衡コーパス』国立国語研究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