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 作业

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 作业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称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溶解性总固体。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溶解性总固体。

2 原理
2.1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解微粒等。

2.2烘干温度一般采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度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017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2.3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潮性使称量不能恒重。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3 仪器
3.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2 水浴锅。

3.3 电热恒温干燥箱。

3.4 瓷蒸发皿:100mL。

3.5 干燥器:用硅胶作干燥剂。

3.6 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0.45um)及相应滤器。

4 试剂
碳酸钠溶液(10g/L):称取10g无水碳酸钠(Na2CO3),溶于纯水中稀释1000mL。

5分析步骤
5.1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

5.1.1 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

5.1.2在分析天平上称其重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04g)。

5.1.3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滤过。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振荡均匀的滤过水样100ml 于蒸发皿内,如果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5.1.4 将蒸发皿置干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5.1.5 将称过重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再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重。

5.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

5.2.1按(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量至恒重。

5.2.2用无分度吸管吸取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加入 25.0m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对只加25.0mlL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计算水样结果时应
减去碳酸钠空白的重量。

6 计算
式中:
P(TDS)───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 1───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
───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279个实验测定溶解性总固体为170.5 mg/L的合成水样,105℃烘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
相对误差为2.0%;204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合成水样,180℃烘干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5.4%,相对误差为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