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国大典片段教学

开国大典片段教学

《开国大典》教学实录设计理念:《开国大典》这篇文章篇幅较长,我从课文的重难点入手,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长文短教。

课堂中再有机地拓展到课外内容,从各方面了解祖国成立的相关资料,了解旧中国屈辱的历史,再一次体会当时举国上下,人们当家做主的那种自豪的感情。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感性认识;教学时利用声像资料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体会心情、激发感情,再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反复研读,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抓住场面描写中群众激动、兴奋的表现和主席言行的语句感受人民对领袖的无比爱戴和为新中国诞生而欢欣鼓舞的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透过一个个场面,体会人民群众激动、自豪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国大典》这篇课文,了解了开过大典的大概过程。

整体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但课文又是怎么写出这种热烈、激动、庄严的场面,怎么表现毛主席的伟人风采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先走进“典礼仪式”主体部分这个场面,好好感受一下这种气氛。

二、品读“典礼仪式”1、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典礼仪式主体部分,主要写了哪三个内容?你说,对了,你今天的表现真不错,继续努力哦。

(板书:宣告、升旗、公告三个内容)2、同学们,现在请用心默读课文的5—10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感受会场盛大隆重的气氛,把最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气氛的语句勾画下来。

师:同学们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会场的气氛?你说。

嗯,山倒海的掌声,为谁而想起?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谁?。

师:“一齐”什么意思。

请你。

师:三十万人的动作一样,有人指挥吗?生:没有师:这就叫“不约而同”啊。

这三十万人有着什么不约而同的情感,才会有这不约而同的掌声和目光?你说,对,那是对毛主席的无限热爱,也是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来大家一起把这三十万人的情感读出来。

生读。

文中还有没有描写人们热爱领袖的句子?你说。

哦,在第十自然段的第三句:(出示)他读到“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一句的时候,广场上的人们热爱领袖的心情融成一阵热烈的欢呼。

观礼台上同时响起一阵掌声。

你知道这掌声想要表达什么呢?是啊,尽管民族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但热爱领袖的心却是相同的。

(2)人们为什么这么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学生交流资料)其实老师觉得有一首歌最能表达主席的丰功伟绩。

(出示:毛主席像)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人民有了子弟兵.从无到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红日照遵义,长征百万难,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坚持持久战,打败侵略者,南征北战求解放,建立人民新中国,成长壮大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主席!再读刚才的句子,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吧!(再读两句话)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人群中的一员,你一定会——(开国大典亲历者,75岁的冯明。

这位当年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已经是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

他说当时他就在天安门东侧,当时他的表现是激动得眼泪流个不停,高兴得跳啊跳啊,所有的人,伙伴们都跳。

”)再读两句话,表达出对主席的爱戴。

2、师:我们接着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会场的气氛?,(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你来,生读师:(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你说,(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对,正是这宣告,激动着人们的心。

(2)你知道这一宣告为什么能让三十万人如此激动,为什么能让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悦吗?(你说,哦,你有补充,请你,是的,今天我们终于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终于在世界上有了我们的一席之地。

成立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容易吗?我想请同学们一起先来唱一唱我们的《国歌》,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情景?你说,马背上的小红军,请你,飞夺泸定桥,你说,红军过雪山。

)(3)播放课件。

激情讲解:是啊,新中国的诞生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斗换来的,多少革命志士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舍生取义。

这是倒在长征途中的小红军;这是宁死也要保住党的机密的小雨来;这是顶天立地、英勇跳崖的狼牙山五壮士;这是用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的董存瑞,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为了新中国,前进!”无数革命先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才迎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

这宣告怎能不激动人们的心?带着这份理解,我们大声的把这句宣告读出来。

(男、女、齐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生接读。

这声音传到学校课堂(同学们激动得把书本抛上了天)传到工厂车间(人们都欢呼雀跃,有的抛帽子,有的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传到田间地头(高呼“祖国万岁!”“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传到边防哨所(人民拿着鲜花,挥着彩带,载歌载舞)再读读,有什么感觉(语句排比整齐,气势连贯,琅琅上口,表现了欢欣鼓舞的场面)(4)指导背诵:把这欢呼,这欢跃定格在我们的脑海里吧!师:接住,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你说。

师: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是因为?五星红旗升起来了。

同学们,让我们翻开这段屈辱的历史看看,中国人民在世界上无地位,无尊严,备受欺凌,1100多个不平等条约压得中国人民喘不过气来;多少年过去了,东亚病夫,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仍像一把钢刀扎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课件出示)这是新中国在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升起,代表着(贴板书,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个站是多么得来之不易啊。

(2)从那时起的60年里,我们的五星红旗在大江南北,国际场合一次次冉冉升起(放CAI)(3)五星红旗每一次升起的时候,我们都会感觉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出课件)60年大庆图片。

这时,我们还仅仅是站起来了吗?是富强了,强大了!师:是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课件出示图片,港澳回归、奥运会等图片师:孩子们,这一面面五星红旗一次又一次的升起,是因为,(齐读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师:此时,我们才会真正懂得会场上那一阵阵的掌声和欢呼声,这掌声和欢呼声都是因为(齐读板书)师:总结,此刻,我们才真正感受到人们的激情澎湃,感受到典礼仪式这一场面的盛大。

典礼仪式中的三个场景既写出了群众活动的盛大场面,又抓住言行突出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阅兵式和群众游行的场面又怎样写得盛大而隆重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品读欣赏。

开国大典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典礼仪式升国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读公告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典礼仪式时的盛大和隆重,以及人民群众的激情澎湃。

现在,我们跟随着作者的目光,再来看看阅兵式和群众游行吧。

请看大屏幕,只是当时的录像,认真看,认真听,想想哪组解说词配得好。

b.观看相关录像资料。

c.评价解说词。

读读下列语句,再评价哪组的解说词配写得好。

(1)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从“挺着”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哦,你真会用词,雄纠纠、气昂昂这两个词用得太准确了,“钢铁巨人”给人什么印象?你也太棒了,坚强高大这个词,说得多好。

战士们都像钢铁巨人一样,这是怎么样的一个队伍啊?你说,你说到人们的心理去了,有了这样一支威武雄壮人民解放军的队伍,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2)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抛”是什么意思?对,是描写群众情不自禁地把帽子、报纸等东西向高处扔去。

“盖过”是什么意思?对,是描写群众的欢呼声之大,超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你们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你说,是啊,群众看到自己的飞机飞上蓝天时,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喜悦啊!)(3)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这里用了什么手法?你们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了人们的心情欢快、激动到了极点。

这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快乐和激动的心情。

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心情的形式。

)(4)天安门广场上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天空。

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

(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句式整齐的写作特点。

这样生动的描写,衬托了人们仍旧沉浸在开国大典的喜悦气氛之中,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当家做主人后无比幸福的心情。

)d.试背给你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④交流”大典结束”的解说词。

a.小组代表解说。

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换一个词语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两股红流(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走)去,光明(光亮)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不仅是指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而且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北京城永远摆脱了过去的黑暗统治,获得了光明。

这也是人民群众心里的光明。

)典礼仪式中的场景既写出了群众活动的盛大场面,又抓住言行突出了毛主席的伟人形象,有点有面,点面结合。

现在,你们试着学习文章的学法,写一写生活中的某一个场面。

好,我看大家都写得差不多了,谁来念一念。

请你,嗯,你让我看到了热闹的街市。

你来,你的文笔真好,写出了六一儿童节快乐场面。

你来,非常好回归全文过渡:1949年的开国大典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中。

岁月流转,中国的经济发展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足;中国科技的发展了,我们也实现了飞天梦;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我们也举办举世闻名的奥运会了……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每到她生日这一天,我们就用最真挚的形式为她庆祝!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再一次地回味那令人难忘的日子吧!↘布置作业①试着体会本文用词准确、比喻贴切的特点,可以抄录有关句子。

②收集毛泽东主席的生平资料后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对他如此地崇敬、热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