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自由基聚合讲解
取代基使单体双键处电荷密度增加,不 利于自由基进攻。有利于阳离子聚合。 苯乙烯和二烯烃,苯基和乙烯基是推电 子基团易聚合,这是因为共轭效应使单体 中双键电子易流动。易产生诱导极化。
(2)二个取代基
若烯烃的一个碳原子上同时有两个取代基, 即1-1’2取代, 则: (a)取代基吸电子能力较弱,如偏氯乙烯中的 氯, 两个氯吸电子作用的叠加,使单体更易聚合。 (b)取代基吸电子能力强,共轭能力也强,使双键上 电荷密度降低很多,使双键失去了与自由基加成 的能力,结果得不到聚合物。如:1,1-二腈基乙 烯,1,1-苯基乙烯 (c)两个取代基都是供电子性。如:异丁烯中两个甲 基,使该单体不能发生自由基聚合。 (d)一个弱供电子性,一个强吸电子性。如:甲基丙 烯酸酯类,这类单体易发生自由基加聚反应。 (e)位阻:对单体的聚合能力有显著影响,但不影响 其对活性种的选择性。
RCH2 CH + CH2 CH
X
X
RCH2CHCH2CH XX
结论:
乙烯基单体对离子聚合有较强的选择性,但对自 由基聚合的选择性很小,大部分烯类单体均可进
行自由基聚合。
取代基对乙烯基单体聚合机理的影响如下:
取代基 X:
阳离子聚合
NO2 CN COOCH3 CH CH2 C6H5 CH3 OR
自由基聚合 阴离子聚合
中文名称 乙烯 丙烯 正丁烯 异丁烯 丁二烯 异戊二烯 氯丁二烯 苯乙烯 α-苯乙烯 氯乙烯 偏二氯乙烯
+ + + + + +
二取代 1,1-取代 1,2-取代
三取代
+
+
+
+
-
-
+
-
-
+
-
-
-
-
-
-
-
-
四取代
+ - - - - -
1.3. 自由基聚合机理
1.3.1 自由基聚合基元反应
(1) 链引发 形成单体自由基活性种的反应。引发剂、 光能、热能、辐射能等均能使单体生成单体自由基。
用引发剂引发时,
I
常见烯类单体的聚合类型
单体 分子式
CH2=CH2 CH2=CHCH3 CH2=CHCH2CH3 CH2=C(CH3)2 CH2=CHCH=CH2 CH2=C(CH3)CH=CH2 CH2=CClCH=CH2 CH2=CHC6H5 CH2=C(CH3)C6H5 CH2=CHCl CH2=CCl2
自由基
自由基 ⊕ ⊕ ⊕ ⊕
⊕ ⊕ ⊕ ⊕
聚合类型 阴离子 阳离子
⊕
+ + + ⊕ ⊕
配位
+ +
乙烯基单体取代基的体积与数量 对聚合特性的影响
取代基X 取代基半径 /nm
H
0.032
F
0.064
Cl
0.099
CH3
0.109
Br
0.114
I
0.133
C6H5
0.232
* 碳原子半径:0.075nm
一取代
第三章 高分子化学(合成)
自由基聚合
1. 自由基聚合
1.1 引言
烯类单体通过双键打开发生的加成聚合反应大多 属于连锁聚合。
n CH2 CH
[ CH2 CH ]n
X
X
连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 增长、链终止三
个基元反应组成。每一步的速度和活化能相差很大。
链引发 链增长
I
R* + M
RM* + M ...........
醛,酮中羰基双键上C和O的电负性差别较大,羰 基Π键异裂后,具有类似离子的特性,可由阴离 子或阳离子引发聚合。不能进行自由基聚合。环 状单体一般也按阴离子或阳离子机理进行聚合。
CO
CO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结构对称、偶极矩为零, 发生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条件很苛刻,需高温高压。
(1) 有一个取代基
烯类+吸电子性取代基
AB
A+ B
自由基、阳离子、阴离子都有可能成为活性中心,打开 烯类单体的π键,使链引发和链增长,分别成为自由基 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均属连锁聚合。
自由基聚合是至今为止研究最为透彻的高分子合成反应。 其聚合产物约占聚合物总产量的60%以上。 特点:单体来源广泛、生产工艺简单、制备方法多样。 自由基聚合是最重要的高分子合成反应之一。
R* RM*
RM*2
链终止
RM*(n-1+) M
RM*n
RM*n
死聚合物
聚合过程中有时还会发生链转移反应,但 不是必须经过的基元反应。
引发剂分解成活性中心时,共价键有两种裂解形式: 均裂和异裂。
均裂时,共价键上一对电
子属于两个基团,这种带
独电子的基团呈中性,称
RR
2R
为自由基或游离基。
异裂结果,共价键上一对 电子全部归属于某一基团, 形成阴离子或负离子,另 一是却电子基团,称作阳 离子或正离子。
1.2连锁聚合的单体
连锁聚合的单体包括单烯类、共轭二烯类、炔类、 羰基和环状化合物。 不同单体对聚合机理的选择性受共价键断裂后的 电子结构控制。 单体能否聚合须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考虑:
热力学:单体和聚合物自由焓差为ΔG为负值 时,有可能聚合。 动力学:引发剂、温度、聚合环境,使保证聚 合速度。有一定速度才可能聚合。
R*
将由两步组成:
R* + M
RM*
引发剂的分解形成初级自由基;为吸热反应, 活化能 高,反应速度慢。
初级自由基与单体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单体自由基继 续与其他单体加聚使链增长。为放热反应,活化能低, 反应速度快。
(2)链增长
在链引发阶段形成的大体自由基仍具有活性, 能打开第二个烯类分子的π键,形成新的自由基。 新自由基继续和其他单体分子结合成单元更多 的链自由基。
聚合类型 阴离子 阳离子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
+
⊕
+
+
⊕
⊕
+
配位 ⊕ ⊕ ⊕ + ⊕ ⊕
+ +
常见烯类单体的聚合类型
中文名称 氟乙烯 四氟乙烯 六氟丙烯 偏二氟乙烯 烷基乙烯基醚 醋酸乙烯酯 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 偏二腈乙烯 硝基乙烯
单体 分子式
CH2=CHF CF2=CF2 CF2=CFCF3 CH2=CF2 CH2=CH—OR CH2=CHOCOCH3 CH2=CHCOOCH3 CH=C(CH3)COOCH3 CH2=CHCN CH2=C(CN)2 CH2=CHNO2
共轭 (可阴离子、自由基)
共轭 (可阴离子、自由基)
易发生聚合反应的二个原因:
诱导 (可自由基)
(a)单体的极性增加,使双键上的电 子云密度降低。
(b)与自由基加成形成单体自由基后,
取代基的吸电子作用又能使体系能量 CH2 C
降低,增加自由基的稳定性。
CN
CH2 C C N
烯类+供电子基 烷氧基,烷基,乙烯基,苯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