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模块一 知识点睛如图所示,直线a 与直线b 只有一个公共点,称直线a 与直线b 相交,O 为交点,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相交线.相交线的性质: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交点个数结论:同一平面内的n 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无三线共点,则可得)1(21-n n 个交点. 典型例题【例1】判断正误:(1)两条直线相交不可能有两个交点( ) (2)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为0,1,2,3.( ) (4)同一平面内的n 条直线两两相交,其中无三线共点,则可得)1(21-n n 个交点( )模块二 知识点睛 1、邻补角如图中,∠1和∠3,∠1和∠4,∠2和∠3,∠2和∠4互为邻补角.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两个角互补不一定是互为邻补角。
2、对顶角(1)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我们也可以说,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有公共顶点而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如图中,∠1和∠2,∠3和∠4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典型例题(2)【例2】(1)下列四个命题:(3)①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相等.(4)②如果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5)③如果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6)④如果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7)其中正确的命题有()(8)A.1个B.2个C.3个D.4个(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①一个角的邻补角只有一个;②一个角的补角必大于这个角;③若两个互补,则这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一个钝角;④互余的两个角一定都是锐角。
A.0个B.1个C.2个D.3个【例3】下列四个图中,∠ 与∠β成邻补角的是()【例4】如图所示,直线a、b、c两两相交,∠1=2∠3,∠2=65°,求∠4的度数。
能力提升【例5】(1)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较于点O,若∠1-∠2=70°,则∠BCD= ,∠2= .(2)(3)如图,直线AB,CD相较于点O,若∠1:∠2=1:4,则∠1= ,∠3=模块三三线八角知识点睛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感念:①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置相同的一对角(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相同一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叫做同位角如图所示,∠1与∠5,∠2与∠6,∠3与∠7,∠4与∠8都是同位角.②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位置交错,(即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如图中,∠3与∠5,∠4与∠6都是内错角.③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中,∠3与∠6,∠4与∠5都是同旁内角.【例6图】典型例题【例6】如图,填空:①∠1与∠2是两条直线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②∠1与∠3是两条直线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③∠2与∠4是两条直线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④∠3与∠4是两条直线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⑤∠5与∠6是两条直线与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角.【例7】如图,判断下列各对角的位子关系:(1)∠1与∠4;(2)∠2与∠6;(3)∠5与∠8;(4)∠4与∠BCD;(5)∠3与∠5【例8】如下图,图中与∠1成同位角的个数是()A、2B、3C、4D、5巅峰冲刺【例9】用数字标出图中与∠1是同位角的所有角.模块四两条直线的位子关系知识点睛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1)相交;(2)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条直线看成一条直线)注意: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典型例题【例10】判断正误:(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不想交就平行,平行就不相交;(2)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线段不想交,则平行;(3)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相交,垂直,平行【例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B.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相交.C.同一平面内的两条不想交直线平行.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模块五平行线的判定知识点睛方法一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二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方法三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方法四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方法五(平行线公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方法六(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典型例题【例13】(1)如图所示,点E 在AC 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能判断AB ∥CD 的是( )A .∠3=∠4B .∠1=∠4C .∠D =∠DCE D .∠D +∠ACD =180°(2)如图,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不能判定AB ∥EF 的是( ) A .∠B +∠=1800 B .∠B =∠3 C .∠1=∠4 D .∠1=∠B(3)(3)如图所示,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现给出下列四种条件:①∠2=∠6;②∠2=∠8;③∠1+∠4=180°;④∠3=∠8,其中能判断是∥b 的条件的序号是( ) (4)A .①② B .①③C .①④D .③④【例14】(1)如图,直线AB ,CD 被EF 所截,∠1=∠2,∠3=∠4,∠1+∠3=90°,那么AB 与CD 平行吗?为什么?(2)已知:如图,AD 、BC 交于点O ,∠ABC =∠BCD ,BE 平分∠ABC ,CF 平分∠BCD ,那么BE 与CF 平行吗?为什么?能力提高【例15】 如图,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拐弯绕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 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 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求∠C 的大小.【例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C =90°,BE 平分∠ABC ,DF 平分∠CDA ,求证:BE ∥DF .【例17】如图,以下条件能判定EG ∥HC 的是( ) A .∠FEB =∠ECDB .∠AEG =∠DCHC .∠GEC =∠HCFD .∠HCF =∠AEG巅峰冲刺【例18】在同一平面内有97321,,a a a a ,97条直线,如果1a ∥2a ,2a ⊥3a ,3a ∥4a ,4a ⊥5a ,5a ∥6a ,6a ⊥7a , ,那么1a 与97a 的位置关系是模块六平行线的性质知识点睛平行线的画法: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唯一性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平行线的性质: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性质二: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典型例题一、利用平行线性质证明角度关系【例19】(1)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BAC=2∠B,DE∥BA.试探究∠B与∠ADE有何关系?并对你的结论加以证明.(2)如图,EF∥CD,∠1=∠2,求证:∠CGD+∠BCA=180°.【例20】(1)如下右图所示,①已知AB∥CD,∠1=∠2,求证:BE∥CF;②AB∥CD,BE∥CF,求证:∠1=∠2(2)如图,在△ABC中CD⊥AB于D.DE∥BC,交AC与E,过BC上任意一点F,作FG⊥AB于G,求证∠1=∠2二、利用平行线性质求角度【例21】(1)如图,AB∥CD,AD⊥AC,∠ADC=32°,则∠CAB的度数是多少?(2).如图,AB∥CD,CE平分∠ACD,且交AB于E,若∠A=118°,则∠AEC=【巩固】(1)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与一把直尺如图放置,若∠1=60°,则∠2的度数为()A.85°B.75°C.60°D.45°(2)如图,已知AB∥DE,若∠ABC=1100,∠BCD=750,则∠CDE的度数为(3)直线AB∥CD,∠B=23°,∠D=42°,则∠E=( ).A、23°B、42°C、65°D、19°(4)如图,已知AB∥CD,AD平分∠BAE,∠D=38°,则∠AEC的度数是()A.19°B.38°C.72°D.76°能力提升【例22】(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ED与BC的交点为G,D、C分别在M、N的位置上.若∠EFG=55°,求∠1和∠2的度数.(2)将一矩形纸条,按如图所示折叠,则∠1的度数是()A.52°B.67.5°C.70°D.75°巅峰冲刺【例23】如图,DH∥EG∥BC,且EF∥DC,则图中与∠1相等的角(不包括∠1)的个数()A.2 B.4 C.5 D.6【例24】如图,选择适当的方向击打白球,可以使白球反弹后将红球撞入袋中,此时,∠1=∠2,∠3=∠4,如果红球与洞口的连线与台球桌面边缘的夹角∠5=30゜,那么∠1等于多少度时,才能保证红球能直接入袋?模块七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综合填空典型例题【例25】(1)如图,已知∠1=∠2,∠A=∠C.求证:①AB∥DC②AD∥BC证明:∵∠1=∠2()∴()∥()()∴∠C=∠CBE()又∵∠C=∠A( )∴∠A= ()(2)如图,E点为DF上的点,B为AC上的点,∠1=∠2,∠C=∠D,那么DF∥AC,请完成它成立的理由∵∠1=∠2,∠2=∠3,∠1=∠4()∴∠3=∠4()∴∥()∴∠C=∠ABD()∵∠C=∠D()∴∠D=∠ABD()∴DF∥AC()课后作业【习题1】补全下列空白如图,∵∠E=∠3,(已知),∠1=∠2(已知)又∵∠=∠()∴∠=∠()∴AB∥CE( )【习题2】如图,∠1=∠CDE,∠CDE=∠EDB,∠ABD=∠C,求证:ED∥FB【习题3】如图,已知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EG平分∠BEF交CD于点G,如果∠1=50°,则∠2的度数是()A.50°B.65°C.60°D.45°【习题4】如图,AB∥CD,直线l分别与AB、CD相交,若∠1=120°,则∠2=()A.30°B.50°C.60°D.120°【习题5】如图,AB∥CD,BE交CD于点D,∠B=34°,∠DEC=90°,则∠C的度数为()A.17°B.34°C.56°D.124°【习题6】如图所示是一条街道的路线图,若AB∥CD,且∠ABC=130°,那么当∠CDE等于()时,BC∥DE.A.40°B.50°C.70°D.130°【习题7】如图,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A+∠ADC=180°﹣→AB∥CD B.AD∥BC﹣→∠3=∠4C.AB∥CD﹣→∠ABC+∠C=180°D.∠1=∠2﹣→AD∥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