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爱智康2017七年级尖子班春季讲义第1讲平行线动点问题

爱智康2017七年级尖子班春季讲义第1讲平行线动点问题

平行线动点问题模块一 课前检测【题1】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与一把直尺如图放置,若∠1=60°,则∠2的度数为 .【题2】如图,AB ∥DE ,∠1=25°,∠2=110°,求∠BCD 的度数.【题3】如图AM ∥BN ,C 是BN 上一点,O 是射线CP 上的点,∠MAO 的平分线与∠OBN 的平分线交于点D .(1)当点O 在AM 与BN 之间时,如图1所示,求证:∠D =12∠AOB ; (2)当点O 在AM 上方时,如图2所示,试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依然成立,给出结论,并对你给出的结论加以证明.模块二 动点与角度21E D C B A 21图1NM O A B C D P图2M N AB C ODP知识点睛变相考察平行线四大模型,依然遵循“逢拐作平行”原则.典型例题【例1】已知AB ∥CD ,线段EF 分别与AB 、CD 相交于E 、F . (1)如图1,当∠A =20°,∠APC =70°时,求∠C 的度数; (1)如图2,当点P 在线段EF 上运动时(不包括E 、F 两点),∠A 、∠APC 与∠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当点P 在线段EF 的延长线上时,(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说明理由;如果不成立,试探究它们之间新的数量关系并证明.【巩固】直线AB ∥CD ,直线a 分别交AB 、CD 于E 、F ,点M 在直线EF 上,点P 是直线CD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F 重合).(1)如图,当点P 在射线FC 上移动时,∠FMP +∠FPM 与∠AEF 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图3图1图2A E B C F D P A E B C F D P A B C D P E F理由.【变式】如图,已知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为EF 、MN 上的动点,且∠ACB =90°,BD 平分∠CBN 交EF 于D .(1)若∠FDB =120°,如图1,求∠MBC 的度数; (2)在(1)的条件下,如图1,求∠EAC 的度数;(3)延长AC 交直线MN 于G ,如图2,GH 平分∠AGB 交DB 于H ,问∠GHB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其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能力提升【例2】已知:如图,直线a ∥b ,直线c 与直线a 、b 分别相交于C 、D 两点,直线d 与直线a 、b 分别相交于A 、B 两点.(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B 上(不与A 、B 重合)运动时,∠1、∠2、∠3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1、∠2、∠3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图1图2GHE MNF D A CBE F A B CD MN巅峰冲刺【巩固】如图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EAC +∠ACE =90°. (1)请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E =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 =∠ECD ,当直角顶点E 点移动时,问∠BAE 与∠MCD 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 132132321Cc dAaP D图3B bCc d AaPD图2B b P d c baA B CD图1A B B A B A【变式】如图,已知AB ∥CD ,直线l 分别截AB 、CD 于E 、C 两点,M 是线段EC 上一动点(不与E 、C 重合),过M 点作MN ⊥CD 于N ,连结EN .(1)如图1,当∠ECD =40°时,填空:∠FEB = ;∠MEN +∠MNE = ;(2)如图2,当∠ECD =α°时,猜想∠MEN +∠MNE 的度数与α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A B E C ND A B C DE MN M模块三平行线与三角板知识点睛三角板有特殊的直角与直角顶点,通常该顶点与平行线结合会组成我们熟悉的平行线四大模型,同样采取“逢拐作平行”的思路,将结论合理运用.典型例题【例3】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所示位置摆放.(1)直接写出∠AOC与∠BOD的大小关系,不需证明;(2)图1中的三角板AOB不动,将三角板COD绕点O旋转至CO∥AB(如图2),判断DO与AB的位置关系,并证明;(3)在(2)的条件下,三角板COD绕点O旋转过程中,能否使CD⊥AB?若能,求此进∠AOC的度数;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能力提升【巩固】小明将一直角三角板(∠A=30°)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1)经测量知∠GEA=∠A,求∠BDF;(2)将三角板进行适当的转动,直角顶点始终在两直线间,M在线段CD上,且∠CEM=∠CEH,给出下列结论:①MEGBDF∠∠的值不变;②∠MEG-∠BDF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做出正确的选择并求值.模块四动线段(动直线)与平行线知识点睛图形通常与平行线四大模型相结合,同样采取“逢拐作平行”的思路,将结论合理运用.典型例题【例4】如图,已知直线CB∥OA,∠C=∠OAB=100°,E、F在BC上,满足∠FOB=∠AOB,OE平分∠COF.(1)求∠EOB的度数;(2)若平行移动AB,则OBCOFC∠∠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若不变求其值.E FC B能力提升【巩固】AB ∥CD ,点C 在点D 的右侧,∠ABC 、∠ADC 的平分线交于E (不与B 、D 重合).∠ABC =n °,∠ADC =80°.(1)若点B 在点A 的左侧,求∠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将(1)中的线段BC 沿DC 方向平移,当点B 移动到点A 右侧时,请画出图形并判断∠BED 的度数是否改变.若改变,请求出∠BED 的度数(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若不变,请说明理由.模块五 真题链接【2014-2015洪山区期末】如图,长方形A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1,8),B (1,6),C (7,6).(1)请直接写出D 点的坐标 ;(2)连接线段OB 、OD ,OD 交BC 于E ,∠BOy 的平分线和∠BEO 的平分线交于F ,若∠BOE =n ,求∠OFE 的度数;(3)若长方形ABCD 以每秒32个单位的速度向下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问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 ,使△OBD 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D 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B C DE课后作业【题1】如图,已知直线1l ∥2l ,直线3l 和直线1l 、2l 交于C 、D ,在C 、D 之间有一点P .(1)如果P 点在C 、D 之间运动时,问∠P 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2)若点P 在C 、D 两点的外侧运动时(不与C 、D 重合),试判断∠P AC 、∠APB 、∠PBD 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题2】如图,AB ∥CD ,P 为定点,E 、F 分别是AB 、CD 上的动点. l 3l 2l 1P A B C D(2)若M 为CD 上一点,MN 交PF 于N .证明:∠PNM =∠NMF +∠NFM ;(不能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3)在(2)的基础上,若∠FMN =∠BEP ,试说明∠EPF 与∠PNM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平行线中三角形四边形模块一 课前检测【题1】如图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EAC +∠ACE =90°. (1)请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当∠E =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 =∠ECD ,当直角顶点E 点移动时,问∠BAE 与∠MCD 是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P 为线段AC 上一定点,点Q 为直线CD 上一动点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当点Q 在射线CD 上运动时(点C 除外)∠CPQ +∠CQP 与∠BAC 有何数量关系?猜想结论并说明理由.A B C D MED C B A P D Q C BE A 图2图1图3图1图2NM B A E P F D C E F A B C D P模块二 利用三角形中的平行线求角知识点睛解题思路:利用平行线的相关性质(同位角、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必要时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但需旁证.典型例题【例1】如图,AE ∥BD ,∠CBD =57°,∠AEF =125°,求∠C 的度数.【巩固】如图,在△ABC 中,CD 平分∠ACB ,DE ∥AC ,∠B =70°,∠EDC =30°,求∠ADC 的度数.A B D C E F A C B DE能力提升【变式】如图所示,已知∠1+∠2=180°,∠3=∠B ,试判断∠AED 与∠C 的大小关系.321F GA B C D E。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