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宁波市1213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湘教版

浙江省宁波市1213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湘教版

考生须知:1. 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7页,有2大题,29小题,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考号信息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相应位置上。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所示时刻,M 、N 两条经线中,一条经线上各地正好都能看见日出,另一条经线两侧日期分别为6日和7日。

读图回答1-2题M N 180°1.此时,北京时间为( )A .6日5时B .7日5时C .6日17时D .7日17时 2.此时,日期为7日的范围占全球的( )A .少于一半B .一半C .多于一半D .无法判断图2为某地地形景观素描图,图3为与图2对应的等高线图。

完成3~4题。

3.图2中①、②、③三处的地表形态分别为A .山谷、山顶、山脊B .山脊、鞍部、山谷C .陡崖、鞍部、山谷D .山脊、山谷、峡谷 4.图2中的P 地对应图3中的A .M 处B .N 处C .X 处D .Y 处图4为①、②、③(阴影区域)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完成5~6题。

5.图中4气候类型为A .温带季风气候D .温带大陆性气候图2 图335 40 30 25P30 2010 0 050 50150150100 100200 200 7月降水量(mm) 1月降水量(mm) 1月均温(℃)6.关于图中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气候类型受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D.①、②、③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少雨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B城市位于C城市的A.东北方 B.西南方C.东南方 D.西北方8.A城市到D城市的距离约A. 4 200千米 B.5 200千米C.72 000千米 D.8 200千米图为“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②年降水量的多少③盛行风的风向④雾天的多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 D②④10.1月00 C等温线在日本大体与38°N纬线吻合,而在中国与33°N纬线基本吻合,此特征将导致日本A.南北温差大于中国B.河流封冻期长于中国C.常绿阔叶林分布纬度高于中国D.候鸟南迁时间早于中国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

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11~12题。

11.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 .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 .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12.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风向 B .洋流、海陆分布 C .地形、海陆分布 D .风向、洋流图示意亚洲某内陆国水系分布和七月份气温分布情况。

读图完成13-14题。

13.该国A .水汽主要来自北冰洋B .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C .最大水系流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D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14.②地的自然带为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 .高山草甸带C .温带荒漠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读下图,完成15-17题。

15.图示岛屿的山脉主体走向大致为( )A .南北B .东西C .东北一西南D .西北一东南 1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 )A .甲、乙两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B .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C .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D .流量甲河较乙河大 17.甲河流域处于( )A .热带雨林带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 .热带草原带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18~20题。

18.导致年日照时数自乙地向甲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高度 B .地形 C .大气环流 D .白昼长短120513361074图例山峰、海拔/m河流0N 00甲乙19.导致丙地年日照时数比乙地多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高度B.地形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20.图中四地与其对应的农业限制性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甲地—水源B.乙地—热量C.丙地—盐碱D.丁地—光照读世界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1~22题:21.图中主要山脉的大致走向是()A.东--西向B.东南--西北C.东北—西南D.南--北向22.图中,西部海湾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波浪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D.断裂下陷作用下列甲、乙图为世界某两个海区示意图,读图回答23—25题。

23.A、D两岛附近海水盐度偏低,其原因主要是()A.都受陆地径流的影响 B.都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C.都受寒流的影响 D.A岛附近受海冰融化的影响,D岛附近受暖流的影响24.A、E两岛屿以东海域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或区域性渔场,与其形成原因无关的是()A.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B.有上升流,将海洋深处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C.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D .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25.C 、D 两岛地表景观( )A .都被森林覆盖B .都为荒漠景观C .C 岛为亚寒带针叶林,D 岛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D .C 岛被冰川覆盖,D 岛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26.图13是某岛屿示意图,表1是图13中A 、B 两点降水资料统计表,回答问题。

(20分)(1) 据上图推断该岛屿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8分)(2)上图中A 、B 两城市在一月和七月降水有何差异?简要说明原因。

(6分)(3)指出B 城市所属气候类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27.下图是西欧及俄罗斯东部简图,表二为卑尔根和阿扬两城市气候资料(10分)°8°表1表二城市一月气温七月气温一月降水七月降水A -12℃15℃26mm 200mmB 3℃17℃80mm 100mm2.分析甲河流域地形特点并对比①②河段的水文特点。

(4分)28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

其影响因素是。

(2分)(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4分)(4)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双项选择)。

(2分)A.H地即将迎来黎明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D.北京盛行西北风29读”世界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试分析甲国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2)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 ,因此该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时,在工业布局的调整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3)根据乙国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乙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

(3分)(4)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3分)高二地理答题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6分)易引发旱涝灾害。

(2分)27. 10分)(1)判断A B两城市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A为温带季风气候,(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分)B为温带海洋气候,(1分)冬暖夏凉,年降水各月分配均匀。

(2分)(2)分析甲河流域地形特点并对比①②河段的水文特点。

(4分)甲河流域,上游为山地,中下游为平原,地势南高北低(2分)①河段流量大,②河段流量小(1分))①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小,②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大(1分)28.(10分)(1)M地年降水量比周围地区大。

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2分)(2)分析尼罗河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6——9月份尼罗河流量大,含沙量巨增(1分)河口地区地势平坦,泥沙淤积。

(1分)(3)请说明s地区气候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

(2分) S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高温少雨,地表沙漠广布(1分)风力作用强,风蚀地貌广布。

(1分)(4)若PQ为昏线,此时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BC ,(双项选择)。

(2分)A.H地即将迎来黎明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B.长江流域出现汛期D.北京盛行西北风29.(10分)(1)试分析甲国内河航运发达的自然区位优势。

(2分)地处温带海洋气候,降水均匀,河流流量稳定(1分)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航运条件好(1分)(2)通过莱茵河由下游逆水运往欧洲最大工业区的主要矿产是煤矿 ,因此该工业区进行综合整治时,在工业布局的调整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分)工业由鲁尔区向西部莱茵河河口地带迁移(1分)(3)根据乙国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国开发哪一种新能源具有优势?并分析乙国该新能源丰富的原因。

(3分)风能(1分)乙国地处西风带,大风天气多(1分)乙国地处沿海且地势平坦。

(1分)(4)丙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乳蓄业(1分)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丙国地处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丰富(1分),丙国地势平坦(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