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变电流传感器(附答案)

交变电流传感器(附答案)

第十单元交变电流传感器章末达标测试(时间:60分钟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1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图 1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2.如图2所示,三个灯泡是相同的,额定功率足够大,直流电源E1内阻可以忽略,交流电源E2电动势的有效值与E1相等,自感线圈电阻不计。

当开关S接到接点A时,三灯亮度相同,当开关S接到接点B时()A.甲、乙、丙三灯亮度相同B.甲灯最亮,丙灯不亮图2C.甲灯和乙灯等亮,丙灯不亮D.乙灯最亮,丙灯不亮3.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L为小灯泡,R为光敏电阻,D为发光二极管(电流越大,发光越强),且R与D距离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增大B.当滑动触头向左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减小图3 C.当滑动触头向右移动时,L消耗的功率可能不变D.无论怎样移动滑动触头,L消耗的功率不变4.全自动洗衣机中的排水阀是由程序控制器控制其动作的,当进行排水和脱水工序时,控制铁芯1的线圈通电,使铁芯2运动,从而牵引排水阀的阀门,排除污水(如图4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图 4①若输入的控制电流由a流入,由b流出,则铁芯2中A端为N极,B端为S极②若输入的控制电流由a流入,由b流出,则铁芯2中A端为S极,B端为N极③若a、b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不能被吸入线圈中④若a、b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2仍能被吸入线圈中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利用如图5所示的电流互感器可以测量被测电路中的电流,若互感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100,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是50 mA,则()A.被测电路的电流有效值为0.5 AB.被测电路的电流平均值为0.5 AC.被测电路的电流最大值为5 2 A 图5 D.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同时达到最大值6.(2012·江苏苏北四市调研)如图6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0∶1,R1=10 Ω,R2=20 Ω,电容器电容C=100 μF。

已知电阻R1两端的正弦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则()图 6A.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400 VB.交流电的频率为100 Hz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恒为2×10-3 CD.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10 W是定值电阻,R2是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L为7.如图7所示,R小灯泡,当温度降低时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R1两端的电压增大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图7C.小灯泡的亮度变小D.小灯泡的亮度变大8.如图8所示,单匝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其转动轴线OO′与磁感线垂直。

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 T,线圈所围面积S=0.1 m2,转速12 r/min。

若从中性面开始计时,则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应为A.e=12πsin120t(V)B.e=24πsin120πt(V)C.e=0.04πsin0.4πt(V)D.e=0.4πcos2πt(V) 图89.(2012·绥化模拟)图9甲是一教学演示用发电机构造示意图,线圈转动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正弦规律如图乙。

发电机线圈电阻为0.5 Ω,外接电阻为2.5 Ω,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9A.线圈转速为50 r/sB.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C.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 2 AD.若线圈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外接电阻消耗的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0.(20分)如图9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abcd的匝数为n,ad边的中点和bc边的中点的连线OO′恰好位于匀强磁场的边界上,磁感应强度为B,线圈与外电阻R构成闭合电路,整个线圈的电阻为r。

现在让线圈以OO′连线为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求:(1)闭合电路中电流瞬时值i的表达式;图9(2)当t=π4ω时,电阻R两端的电压值。

11.(15分)如图11甲所示是一种振动发电装置,它的结构由一个半径为r=0.1 m的50匝的线圈套在辐形永久磁铁槽上组成,假设磁场的磁感线均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如图乙)。

线圈运动区域内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均为15πT,方向不变,线圈的总电阻为2 Ω,它的引出线接有8 Ω的电珠L,外力推动线圈的P端,使线圈做往复运动,便有电流通过电珠,当线圈向右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时(x取向右为正)。

图11(1)画出线圈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取电流从a→L→b为正方向);(2)在0.1 ~0.15 s内推动线圈运动过程中的作用力;(3)求该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其他损耗不计)。

12.(20分)发电站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导线和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到用户,如果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都可视为理想变压器。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是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升压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5,输电导线中的电功率损失为输入功率的4%。

(1)画出上述输电全过程的线路图。

(2)求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和输电导线中的电流。

(3)求输电导线的总电阻和降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4)计算降压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1.解析:由于原、副线圈共用一个铁芯,故通过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和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均为1∶1,选项A错误而D正确;由I1∶I2=n2∶n1得,I1∶I2=1∶2,选项B正确;由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变压器自身的功率损失,故选项C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故应选A。

答案:A2.解析:当开关S接到A点时,三个相同的灯泡亮度相同,说明通过三个灯泡的电流大小相等,三个支路对所加频率的交流电的阻碍作用相同。

当开关S接B点时,由于所加的是直流电,含电阻支路的阻碍作用不变,含电感线圈支路的阻碍作用减小(线圈有“阻交流,通直流”的作用),含电容支路的阻碍作用变为无穷大(电容有“通交流,隔直流”的作用)。

所以甲灯亮度不变,乙灯变亮,丙灯不亮。

答案:D3.解析: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左移动时,电阻减小,通过D的电流变大,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增强,光照射光敏电阻,R的阻值减小,通过L的电流变大,L消耗的功率变大;反之,P向右移动时,L的功率变小。

答案:A4. 解析:控制电流由a →b ,由安培定则,电磁铁左端为N 极,右端为S 极,铁芯2被磁化,A 端为N 极,B 端为S 极,而被吸入线圈中。

若a 、b 处输入交变电流,铁芯1磁性不断变化,铁芯2磁性也随之变化,仍能被吸入线圈。

答案:AD5. 解析:交流电流表示数为副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即I 2=50 mA =0.05 A ,根据I 1I 2=n 2n 1得,I 1=5 A ,A 、B 均错误;原线圈(被测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I m =2I 1=5 2 A ,C 正确;原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等于零,此时副线圈中的电流最小;原线圈中电流等于0时,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副线圈中电流最大。

所以原、副线圈电流有相位差,故不能同时达到最大值,D 项错误。

答案:C6.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变压器输出的电压最大值为20 V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0∶1,所以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400 V ,A 选项正确;副线圈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 ,频率为50 Hz ,原、副线圈交流电的频率一致,B 选项不正确;电容器所带最大电荷量为Q =CU =1.414×10-3C ,C 选项不正确;R 1消耗的电功率P =U 2R 1=20 W ,D 选项错误。

答案:A7. 解析: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时,外电路总电阻减小,干路总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而R 1上的电压会增大,使得并联的部分电压减小,因此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减小,亮度变小,选项A 、B 、C 正确,D 错误。

答案:D8. 解析: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 E m =BSω=BS ·2πn =1×0.1×0.4π(V)=0.04π(V) 角速度:ω=2πn =2π×1260 rad/s =0.4 π rad/s初相:Φ0=0则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e =E m sin(ωt +Φ0)=0.04πsin0.4πt (V) 由此可知选项C 是正确的。

答案:C9. 解析:由题图乙可知,交流电的周期为T =0.02 s ,由T =1n 可得,转速n =50 r/s ,选项A 正确;交流电的有效值为E =E m 2=3 V ,电压表的示数U =ER +r R =2.5 V ,选项B 正确;电路中电流的最大值为I m =E mR +r = 2 A ,选项C 正确;外电阻消耗的功率为P R =(E R +r)2R ,若转速变为原来的2倍,由E m =nBSω,E =nBSω2得,电动势变为原来的2倍,外接电阻消耗的功率变为原来的4倍,选项D 错误。

答案:D10. 解析:(1)沿O ′O 方向看去,磁场分布的侧视图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线圈转动时只有一条边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在t 时刻线圈的电动势为e =nBl v 1=nBl v ·sin ωt 其中v =ω·l2解得e =12nBl 2ωsin ωt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闭合电路中的电流为 i =eR +r =nBl 2ω2(R +r )sin ωt 。

(2)由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知,t =π4ω时,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i =nBl 2ω2(R +r )sin(ω×π4ω)=2nBl 2ω4(R +r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t =π4ω时, 电阻R 两端电压为U =iR =2nBl 2ωR 4(R +r )。

答案:(1)i =nBl 2ω2(R +r )sin ωt (2)2nBl 2ωR4(R +r )11. 解析:(1)在0 s ~0.1 s 内感应电动势E 1=nBL v 1v 1=0.100.1m/s =1 m/s L =2πr ,I 1=E 1R 总=0.2 A在0.1 ~0.15 s 内:v 2=2 m/s ,E 2=nBL v 2,I 2=E 2R 总=0.4 A 。

(2)因为外力匀速推动线圈,所以有:F =F 安=nBI 2L =nBI 2·2πr =50×0.2π×0.4×2π×0.1N =0.8 N 。

(3)电流的有效值为I ,则有: I 2R ×0.15=0.22R ×0.1+0.42R ×0.05 I 2=225所以P 出=I 2R =225×8 W =1625 W =0.64 W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