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反馈1、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突变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图.如图中所示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组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核DNA数目为2NB.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不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C.乙组细胞可能进行的是减数分裂或有丝分裂D.假设蛙的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分子被15N标记(原料被14N 标记),经减数分裂,甲中含有被15N标记的生殖细胞为2个2、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 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1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出现等位基因的分离B.若两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极体,则图1是次级卵母细胞C.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D.图1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个染色体组和8条染色单体3、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的四种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心法则体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一般规律B.马和驴杂交生出的骡子是二倍体C.高茎豌豆(Dd)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为1:1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4、下列关于变异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经脱分化与再分化后便可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B.人工诱导多倍体方法很多,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C.诱变育种可以按人为需要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的变异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则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5、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基因A或基因B 的胚胎不能成活.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A.50%B.60%C.45%D.40%6、某XY型的雌雄异株植物,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种品系进行的杂交实验如下实验1:阔叶♀×窄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阔叶实验2:窄叶♀×阔叶♂→子代雌株全为阔叶,雄株全为窄叶根据以上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仅根据实验2无法判断两种叶型的显隐性关系B.实验2结果说明控制叶型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实验l、2子代中的雌性植株基因型相同D.实验1子代雌雄植株杂交的后代不出现雌性窄叶植株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B.单倍体育种常常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C.大肠杆菌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D.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任何生物DNA复制中,可用于诱变育种8、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9、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片段,其中一条链中含15N,另一条链中含14N.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DNA中只含有15N 的DNA占B.2处碱基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并且可以遗传C.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的部位可以是1处D.2处碱基的改变一定引起转录形成的mRNA中的密码子的改变10、如图是某生物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等位基因A和a位于染色体的位置(不考虑变异)可能是()A.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B.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①和③上D.该细胞只有A,分别位于②和⑥上11、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
用两个无法产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及野生型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
据此无法..判断杂交F1F 2突变株1×野生型有氰酸240无氰酸,780有氰酸突变株2×野生型无氰酸1324无氰酸,452有氰酸突变株1×突变株2无氰酸1220无氰酸,280有氰酸A. 氰酸生成至少受两对基因控制B. 突变株1是隐性突变纯合子C. 突变株2的突变基因催化氰酸合成D. 不足以推测两品系突变基因的功能12、假若某植物种群足够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
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为完全显性。
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
则子二代中感病植株占A.1/9 25 C. 1/16 813、某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于某种原因使携带矮茎基因的花粉只有1/3能够成活。
现用多种纯合高茎植株做母本,矮茎植株做父本,子一代植株自交,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A.3:1 :1 C. 5:1 D. 8:114、某地区每1万人有男性色盲患者50人,假如该地区男女比例为1∶1,则该地区女性携带者约A. 99人 B. 199人 C. 50人 D. 100人15、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上,腺嘌呤比鸟嘌呤多40%,两者之和占DNA分子碱基总数的24%,则这个DNA分子的另一条链上,胸腺嘧啶占该链碱基数目的( )A.44% B.24% C.14% D.28%16、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则其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N,则其中含3H的DNA分子数为N/2C.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17、关于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含n个碱基的 DNA分子,转录的mRNA分子的碱基数是n/2 个B.细菌的一个基因转录时两条DNA 链可同时作为模板,提高转录效率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和RNA 上D.在细胞周期中,mRNA的种类和含量均不断发生变化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三倍体西瓜不结籽的性状可以遗传,但它不是一个新物种②多倍体在植物中比在动物中更常见③八倍体小黑麦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创造的新物种④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⑤多倍体的形成可因有丝分裂过程异常造成⑥单倍体育种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⑦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休眠种子是诱发多倍体形成的有效方法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19、某地区一些玉米植株比一般玉米植株早熟、生长整齐而健壮,果穗大、子粒多,因此这些植株可能是 ( )A.单倍体 B.三倍体 C.杂交种 D.四倍体20、已知某种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bc的个体占()A.N/4 B.N/8 C.N/16 D.021、海洋中,因地震造成了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
一段时间后,两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22、1870年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如下:SSl0%、Ss20%、ss70%,黑色基因S对浅色基因s为显性。
工业发展导致树干变黑这一环境条件下,假如树干变黑不利于浅色桦尺蠖的生存,使得种群中浅色个体每年减少10%,黑色个体每年增加10%,那么1871年桦尺蠖的S基因、s基因的频率分别是A.23%、77% B.%、% C.20%、80% D.30%、70%23、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24、如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①②过程均可发生在同一细胞的细胞核内B. ②③过程均可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进行C. ④⑤过程均可发生在某些病毒体内D. ①②③④⑤⑥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5、甲、乙、丙表示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图像,丁为某一时刻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基因位于甲细胞的1号染色体上,正常情况下a基因在5号染色体上B.乙细胞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C.若丁发生在丙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则最终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有4种D.丁图中①和②都发生了染色体变异26、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分析正确的是A.能进行“乙→甲”过程的生物,其核酸中含有5种碱基B.能特异性识别乙中密码子的分子,其基本组成单位与乙的相同C.若丙分子含有200个碱基,其中胞嘧啶60个,且碱基可以任意排列,则理论上该分子有4100种D.“甲→乙”和“丙→丁”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大肠杆菌细胞中不能进行这两个过程27、某种植物的株高受三对基因(A、a,B、b,C、c)控制,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中三种显性基因以累加效应来增加株高,且每个显性基因的遗传效应是相同的。
现将最矮和最高的植株杂交得到F1,再将F1自交得到F2。
则F2中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株高相同的概率为A. 15/64B. 12/64C. 6/64D. 3/6428、某植株的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获得该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育(无活性),缺失染色体上具有红色显性基因B,正常染色体上具有白色隐性基因b(见下图)。
如果该植株自交,其后代的性状表现一般是()A.红色性状∶白色性状=3∶1 B.红色性状∶白色性状=1∶1C.都是红色性状 D.都是白色性状29、蜜蜂的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雌蜂是受精卵发育成的。
蜜蜂的体色——褐色相对于黑色为显性,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褐色雄蜂与黑色蜂王杂交,则F1的体色将是()A. 全部是褐色B. 蜂王和工蜂是褐色,雄蜂都是黑色C. 褐色:黑色=3:1D. 蜂王和工蜂是黑色,雄蜂都是褐色30、已知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其比例为Ab∶aB∶AB∶ab = 4∶4∶1∶1,该植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的双显性纯合体的比例为()A.1/16 B.1/64 C.1/100 D.1/16031、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