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谋篇布局
一、时间顺序篇
1.把握“六要素”
2.安排好段落层次
一件事包括起因、经过、结果,我们可以依此分段来写;经过部分可根据内容分成若干段。
3.灵活使用记叙的顺序
例:为突出重点,可以先把事情结局写出来,造成悬念,然后按时间顺序追叙事情发展的经过,即采用倒叙的顺序。
4.要学会叙议结合(范文)
二、地点转换篇
1.纯粹的空间变换
作者处于固定的观察位置,然后由此分别观察处于不同位置的几个事物;或者处于行动之中,按照行动路线,逐个展现观察到的不同事物。
2.时间与空间的交融
时间与空间糅合在一起,以此来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一种作文结构。
例:《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变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先叙述在东京的见闻感受,再详写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然后写在北京寓所对先生的怀念。
三、片段组合篇(小标题式)
1.数字式
数字式就是直接运用数字“一”“二”“三”“四”作小标题。
如毛泽东的《改造我们的学习》就是运用“一”“二”“三”“四”分列小标题,从“党的优良学习作风”“存在的问题”“应有的态度”“提出建议”四个方面阐述了“为什么要改造我们的学习”“如何改造我们的学习”的问题,层层深入,脉络分明。
2.列举式
列举式就是分列所写的内容,给人以全面的了解。
如《网络机会向青年敞开》一文以“网上营销”“网上求职”“网上留学”“网上上学”“网上保健”“电子商务”“网上炒股”等为小标题,全方位地向人们展示了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巨大作用。
3.行踪式
行踪式就是以作者的行踪为顺序介绍所看到的事物,有利于突出重点。
一般用于游记散
文和访问记中。
如《西行手记》一文,作者就以“向日葵”“戈壁滩”“毛驴”“清真寺”四个小标题,按自己的行踪;移步换景,抓住体现西部具体特征的事物;重点突出地介绍了西部的人文景观。
4.时间式
时间式就是以时间为顺序叙写事物。
有时能突出事情的紧迫感,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有时能表达事物的变化,如《四季的变奏》就分别以“春”“夏”“秋”“冬”为小标题,运用象征的手法,随四季的更替,含蓄地表现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迷惘,令人体味深思。
另外还有一种日记体,如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随着死神的一步步逼近,记录下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感人泪下,发人深省。
5.概括式
概括式就是运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每部分的中心,给人一目了然之感。
如《我们班的“老板”》一文,分别以“讲究教法,寓教于乐是‘老板’的显著特色”“严谨科学、认真严格是‘老板’的一贯作风”,“乐于助人,爱生如子是‘老板’的道德规范”为小标题,从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热爱学生三个方面写出班主任——鲍老师的个性,语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6.逻辑式
逻辑式就是按事物内部的联系拟设小标题。
如《走进海洋》一文,以“海洋能给我们很多很多”,“我们,对海洋做过些什么”,“人类啊,你的未来在哪里”,“海洋啊,我们蓝色的家园”为小标题,写出海洋的广阔、丰富、无私,而人类却在不断破坏海洋的环境,毁灭人类的未来,最后提出呼唤,只有建设好海洋,人类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家园。
论证严密,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读之令人振聋发聩。
7.乐章式
乐章式就是将几件事谱成一曲完整的乐章来写,体现一种明快、和谐的美。
如《校园协奏曲》就是将校园生活“谱写”成四个乐章。
以“第一乐章宿舍晨曲”、“第二乐章教室进行曲”、“第三乐章轻松的小调”、“第四乐章月光奏鸣曲”为小标题,组合成一首完整而动听的校园生活一日协奏曲,显示校园生活的多彩多姿,使文章的结构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
再如《生活像一首歌》分别以“前奏”、“主旋律”、“插曲”为小标题,表现生活是一首富有节奏的歌,是一首轻松愉快的歌;更是一首永远充满青春活力的歌。
8.岁记式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昨天-------今天-----明天;过去-------现在------将来;
9.镜头式
清晨的闹钟声、数学课上的鼾声、晚自习的笑声
范文赏析:
爱是什么
也许,当亚当和夏娃从伊甸园中走出的那一天起,爱就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他的成长,死亡、与爱都如影相随。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但是这一个简简单单的字,却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
因为,不同的人会见有不同的理解。
公园里
草地上,一个小宝宝正在学走路。
他蹒跚地向不远处正伸开双臂的妈妈走去。
一不小心。
宝宝跌倒了,妈妈飞快地跑过去,将宝宝紧紧地抱在怀中,轻轻地揉着他的痛处。
轻轻地安慰着他。
不久,宝宝用挂着泪珠的小脸冲着妈妈乐了。
妈妈将他抱得更紧了……
也许,在妈妈看来,爱是一种无私的给予、全心的奉献。
捐款处
5.12大地震举世哀痛。
灾区的人民抗震救灾,全国各地的人们用捐款捐物来尽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
一大早我就来到捐款处,谁知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这其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天真活泼的孩子;有衣着鲜艳的青年,也有衣着朴素的中年;有“大款”,也有下岗职工。
大家为了共同的愿望,走到一起。
只愿我们的心意能够快快送到远方受灾的亲人手里。
也许,捐款的人们认为,爱是一种及时、无私的援助。
深夜里
灯下,妻子正不停地织着毛衣。
她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她已经连续几天几夜了。
丈夫明天就要出差了,她想赶在丈夫走之前为他织好御寒的衣服。
丈夫心疼她,让她不要织了,旧的还能穿。
可妻子却依旧坚持,她要把无尽的关怀和浓浓的思念织进衣服里,伴他远行,盼他早归。
也许,妻子觉得,爱是一种不尽的关怀、无悔的付出。
爱,是一个具体而又抽象的概念。
一千个会对它有一种不同的解释。
但,我们没有必要为它下一个固定的定义,因为不同的心灵对爱的体会也不是相同的。
点评:
那人那路那爱
小时候,路是一条羊肠小道,你在这头,我在那头。
还记得么?那时的我,小小的,瘦瘦的,你从我妈手中接过我说:“这孩子,瘦成这样难养啊!”于是,你省吃俭用,把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奶粉,买糖葫芦。
渐渐地,我胖了,会走路了,一张小嘴甚是乖巧,一有空就跟在你后面,一个劲地叫“奶奶,奶奶”。
而你却瘦了,村上人见了说:“老太婆怎么这么瘦啊?”你笑呵呵地抚摸着我的脑袋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啊!”每到周末,你牵着我的手,走过那条羊肠小道来到村口等我妈来接,把我“归还”后你折身就走;奈不住我一再对你的呼唤,在小道的尽头,你转身再朝我挥挥手。
我模糊地看到,你用袖子使劲地擦着自己的脸。
那条羊肠小道,如今已铺上水泥了罢?那些你踩过的脚印,早已不在了,可是,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里。
再大些,路是一根电话线,你在家里,我在远方。
就像鹰要成为翱翔苍穹的使者,就必须离开母亲的怀抱,用双翅开拓出属于自己的蓝天。
我离开了家,去远方念书,独自一人,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和你早就准备好的大袋水果,还有更沉的,是你的千叮咛万嘱咐。
身处异地,难免想家,我屡次垂泪。
于是打电话给你,向你倾诉,你的话语如涓涓细流,洗涤着我浮躁的、不安的心灵。
慢慢的,我适应了环境,也很少想起你。
偶尔打电话给你,听你用高兴而微颤的声音,叫我注意身体。
我呢,总是用不在乎的口气应和着,老忘了提醒你不要吃热过几遍的菜。
那根电话线,也许是天下最“窄”的路吧,可它却承载着天下最阔大的爱。
后来啊,路是一张张冥币,你在天上,我在地上。
我知道,您一直在攒钱,为我。
我听到您对隔壁的李婶说过:“俺孙女聪明着呢,俺现在多攒点钱,供她上大学!”您对妈妈说,您要等我回来再走,可是您忍了三天三夜,念叨了一个礼拜,我还是没回来。
看到您时,您那双在田间耕作了半个世纪的手凉了。
我问自己,上哪找您?唯有借着这些冥币,让它们为我铺一条“心路”,寄托我的深情,问候天堂里的您……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