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厂房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测量工程)内容提要:专业工程特点监理工作流程监理工作要点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项目监理机构(章):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执业印章):日期: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监制目录一、专业工程特点 (1)二、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流程 (2)三、施工测量监理工作要点及目标值 (2)四、施工测量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与预控措施 (6)五、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1)六、测量责任和资料管理 (16)测量工程监理细则一、专业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1.1 本工程包括办公、食堂,车间、仓库及门卫三个单体建筑,共计建筑面积54957.61㎡。
其中办公、食堂为地下1层地上5层(5677.54㎡)建筑高度22.6m,车间、仓库为地下2层地上8层(49246.04㎡)建筑高度43.2m,门卫为地上1层建筑高度4.25m。
本工程抗震设防裂度6度。
基础除门卫是柱下独立基础其余均为筏板基础。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2.专业工程特点:本工程测量监理实施范围是整个工程施工准备、施工实施阶段进行的测量工作,检查施工测量质量,确保正确指导施工和质量控制。
本工程测量工作主要是原始控制成果复核测量、平面与高程测量、基坑开挖时降水、土方开挖时支护结构的位移及邻近建筑物、道路、场地沉降观测、建筑物的定位放线、轴线标高控制、竖向垂直度控制测量及建筑物沉降变形观测。
3.监理依据:4.1 经公司主管技术部门审核通过的监理规划。
4.2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4.3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程4.4有关部门批准的工程项目文件和设计文件4.5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及工程建设监理合同4.6《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4.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4.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9《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10经监理审核通过的施工组织设计4.11规划部门提供的平面与工程控制测量依据点和数据。
二、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流程:【施工放样测量监理工作流程】三、施工测量监理工作要点及目标值: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要点、重点及难点:1、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要点根据本工程的特殊性,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如下:a复查设计单位提供和施工单位进行复核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b根据方便施工放样的需要,合理布设加密控制网;c复查设计提供的施工放样数据;d根据工程特点,用内插法合理增加施工放样点的数量,便于加密放样。
e检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报验单,并实测抽查施工单位提供的放样成果;f及时反馈测量信息,有效控制施工测量质量;g随时检查施工单位的仪器设备精度,确保始终能够满足工程测量精度要求。
2、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重点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重点是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加密控制测量成果和施工放样报验成果,保证精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为此,要求施工测量人员要能够明确控制内容,掌握控制方法和严格执行施工测量的精度要求。
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内容: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建筑物测量方案、沉降观测方案等;2.检查复核红线桩、水准基点、、建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轴线;3.复核验收建筑物定位放线测量(包括轴线、标高);4.降水、土方开挖时,支护结构(边坡)位移及邻近建筑、道路场地沉降情况观测;5.复核验收建筑物垂直度控制测量;6.复核验收主、附楼沉降观测;7.复核验收场地、道路、管线定位放线测量;8.竣工总图的编绘与实测;3、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难点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控制难点是加密控制测量和施工放样。
由于施工场地环境条件的制约,加密控制布设与保护较为困难,导致施工放样不便。
为此,在进行控制网加密时尽可能布设不会破坏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被施工破坏,要尽可能早地进行恢复,保证控制点的精度能够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
施工放样工作频繁,报验工作也频繁,验收工作量较多,这是不能够稍微有所疏忽的。
2、取用起始数据,应符合下列规定:2.1.选取可以长期保存的红线点进行联测,一般情况,点数应不少于3个。
2.2.可采用J6 型经纬仪半测回观测水平角,钢尺或测距仪测距。
2.3. 两红线点间的距离较差: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较差应不大于7+S/2000CM,式中S 为两红线点间的距离。
2.4.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2.5.控制网的布设应有利于施工放样且能长期保存。
2.6.可布设成十字轴线或矩形控制网。
2.7.控制网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布设一级或二级,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建筑物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3、建筑物的控制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点位应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
②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中心线端点,应埋设混凝土固定标桩。
③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测回数应根据测角中误差的大小按下表确定:⑤当采用钢尺丈量距离时,一级网的边长应以二测回测定;二级网的边长应以一测回测定。
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4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4.1 控制网的布设应有利于施工放样且能长期保存。
4.2 可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水准点不少于3 个。
4.3 高程测量的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0.3 M;②三等水准采用变动仪器高度观测单面水准尺时,所测两次高差较差,应与黑面、红面所测高差之差的要求相同。
5、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规定:注:①对于具有两种以上特征的建筑物,应取要求高的中误差值;②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6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6.1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以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并结合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而确定。
6.2 沉降观测的标志,可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和建筑材料,采用墙(柱)标志、基础标志和隐蔽式标志等型式。
各类标志的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型或有明显的突出点,并涂上防腐剂。
6.3 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施工阶段:应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
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
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一般为每一层结构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每一个月观测一次。
②使用阶段: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③在观测过程中,如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
④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沉降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7、施工测量监理实施工作目标:施工测量监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施工测量监理实施目标分为不同阶段的目标进行控制:施工测量做到先仪器设备到位,后施工测量组织机构健全;控制测量先整体、后局部;施工放样工作先控制,后放样;检查验收先自检合格报验,后内业计算复核与外业实测检查验收;事后测量控制先实地测绘,后与检查验收对比分析。
综合考察、正确评定施工测量的施工质量。
通过信息反馈,保证实现监理工作“三控制”目标的顺利实现,争取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能够满意。
四、施工测量监理质量控制要点与预控措施五、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施工测量监理工作的方法:施工测量监理工作方法除了规范规定的旁站、巡视和平行检查外,还要进行独立测量与复查,特别是进行经常性的检验测量工作。
a 收集与本工程有关的图纸和工程测量成果,实地进行踏勘,核对红线点地面标志及其位置。
b 参加设计技术交底、施工图会审会议,正确理解设计意图,明确设计的建筑物的几何尺寸、形体、标高及相对位置。
明确建筑物在苏州城市坐标系中的位置及其关系,明确土建高程系统和黄海高程系统的关系。
c 根据选用红线点坐标值和房屋轴线点坐标值,计算方位和距离,核查施工放样的数据是否正确。
d对施工放样工序的部分过程进行旁站,督促测量人员按照规范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同时提出自己的见解。
e 要求施工单位在自查无误后,报监理验收。
对主要控制点全数进行复测,次要控制点部分进行抽测。
f 实测实量建筑物与规划红线间的距离,看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g建筑物的沉降观测,要求施工单位配备固定的测量小组,且采用固定的观测线路。
进行沉降观测时,监理采用旁站和抽测的方法进行控制。
1、施工测量监理实施基本内容:1.1.督促施工单位建立施工测量组织机构,检查主要施工测量技术人员能够持证上岗,上岗人员基本稳定。
1.2.检查施工单位测量仪器设备到位情况,确保测量仪器的精度能够满足本工程施工测量基本需要,检查所使用仪器设备是否具有质量鉴定证书。
1.3.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控制测量方案、施工放样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做到理论科学、技术先进并具有本工程的针对性。
1.4.审核施工质量报审程序,做到程序科学、报表规范、检验及时和反馈信息落实。
2、测量前准备2.1.测量前应对拟采用的测量仪器(水准仪、红外线测量仪等)进行校正和定期精度认定,以减少仪器的测量误差。
2.2.校核测量配套工具,如标尺刻线、丈量长度所用圈尺的精度。
2.3.准备好不同测量内容所用的测量记录表。
2.4.检查判明测量用的原始点是否已破坏。
2.5.测量前应确定测量方案,由于测量方案关系到测量精度,因此,测量方案应由技术负责人审核确认,其次,测量人员应有职责分工。
3、工程测量3.1建筑物的定位测量:⑴建筑物定位测量前,应由建设项目法人提供规划测量位测量并确认的建筑物角标的坐标,(包括书面通知和现场坐标移交)角标一般为三点以上,其中两点作为定位测量用,其余点作为校核用。
⑵所提供的角标施工单位应妥善保护,当角标位于建内或施工过程可能会破坏时,应在单体定位后,引至安全地方固定好。
⑶建筑物定位测量时,以所提供的两个角标进行测量定位,然后利用其余角标反向测量校核;属角标有误时,应及时通知现场专业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代表进一步证实;属放样本身轴线有误,应重新放样。
⑷放样后的轴线应标于龙门板上,用于基槽轴线放样,模板定位,地梁轴线复核,以及±0.00以下的墙体轴线放样,每次测量前均应先根据角标复核龙门板轴线。
3.2轴线放样⑴在基础回填之前,可利用龙门板的轴线,先放样底层轴线,也可以先把龙门板的轴线后移至不影响回填土的地方,待回填土后再进行底层放样。
当底层墙体或柱施工完毕,应把后移的轴线标点移至建筑物的四大角和转角墙、柱上,并用铁漆标好,这些标准轴线将随建筑物的施工一直往上引,作为本层其它轴线放样的依据。
为确保框架结构中外框架的垂直和观感要求,外排柱应每柱都引通高轴线。
⑵本层内的墙体或框架中排柱应以边轴线拉通长线进行内墙或内排柱的轴线定位。
框架结构中的外排柱在通线进行定位后,还应对单柱上下层的轴线进行复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