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测试时间:10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5小题,计50分。
每小题所列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卷中相应的位置。
)秦岭--淮河一线,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回答1~2题。
1. 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我国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③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④亚热带常绿阔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树带的分界线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2.下列农作物,我国南方、北方都有较大面积分布的是A.棉花B.甘蔗C.甜菜D.柑橘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
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回答3~4题。
3.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东部沿海受到寒流影响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4.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西安、南昌B.上海、沈阳C.拉萨、厦门D.海口、珠海我国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傣族、哈尼族、布朗族等13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和睦相处,创造并保留了各自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造型优美的佛教建筑群、江边湖畔小巧别致的竹楼、美味可口的菠萝饭和竹筒饭、富有民族特色的孔雀舞和象脚鼓舞、规模宏大的泼水节……以傣族为主体的多样性民族风情为该旅游区增添了无穷魅力。
阅读材料回答5~6题。
6.下列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有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七个国家接壤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D.④省是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地广人稀,畜牧业历史悠久下面的某区域图中,点虚线是等年降水量线。
读图1,回答7~8题。
7.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由南向北逐渐减少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8.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植被类型的变化依次是A.高寒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高寒荒漠、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温带荒漠、温带草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
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
“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
读图2,回答9~12题。
9.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C.京广线、京九线D.焦柳线、宝成线10.有关图中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B.山脉以南的主要经济作物是油菜C.山脉以北分布有大面积热带经济作物D.1月0℃等温线走向与其大体一致11.“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A.热量、光照 B.光照、水C.水、地形D.地形、土壤12.“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A.大量廉价劳动力 B.充足的农林产品C.丰富的矿产资源 D.资金和技术支持13.下列有关地形对我国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地形多种多样,造成我国耕地数量很少B. 由于地势西高东低,因此我国西部主要地形是高原,东部主要地形是平原C.因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所以我国东西之间交通非常不便D.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附近的大河河段落差大,水流湍急,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图3),回答14-15题。
图3 14.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断,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15.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图4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16~18题。
16.该农作物最有可能是A.春小麦B.早稻C.晚稻D.冬小麦17.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相比,M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短、热量 B.长、热量C.长、光照 D.短、光照18.在该农作物收获期内N省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A.连续降水带来的洪涝B.台风肆虐C.寒潮频繁来袭D.受副高控制下的伏旱图5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
回答19~20题。
19.图中最低气温区域的成因主要是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B.地势高C.夏季风不能影响D.太阳辐射少2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是因为受海洋影响B.我国夏季盛行风都是东南季风C.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D.我国暴雨水灾严重区都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读图6,回答21~22题。
2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①干旱②台风③凌汛④泥石流⑤寒潮A.①②③ 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2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24.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A. 南水北调B.西气东输C.西电东送D.北煤南运25.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B.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火山地震很频繁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晴天多热量较充足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二、综合题。
(50分)2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一:北京时间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1,东经96.7)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玉树震灾,是我国继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材料二:玉树藏族自治州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境内河网密布,水源充裕,素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牦牛之地”、“唐蕃古道”和“中华水塔”的美誉。
材料三:三江源和三江平原图(图8)(1)此次玉树地震是地壳中长期积累的能量迅速释放,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1分)(2)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险逃生方法危险性最大的是()(1分)A. 家里,快速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B. 上课,高楼上的学生立即躲在课桌下C. 商场,快速躲靠在大柱子旁或内墙角等处D. 街上,迅速躲避在过街天桥、立交桥的下方(3)图中河流①的名称是,河流②的名称是,其中河流②的水文特征是什么?(6分)(4)请分别说出三江源地区和三江平原发展种植业的自然优势。
(4分)原因是。
(3分)(2)从河流类型、补给形式方面,指出甲、乙区域河流的差异。
(4分)(3)从气候特征方面,分析甲、乙区域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
(6分)甲:乙:甲区域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区域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
(4)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塔什库尔干和白沙县共同的优势资源有。
(2分)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环渤海地区图(图10)材料二: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
它是国内外公认的发展现代化工业的理想区域,其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
(1)图中①、②是我国著名的两大工业基地,其中②的名称是工业基地;与南方两大工业基地相比较,是限制①、②两大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2分)(2)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4分)(3)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的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4分)29.请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3分)材料一长江经济地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
下图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长江上游区域各大城市的等级体系城市面积(平方千米)GDP(亿元)人口(万人)城市级别重庆82403 3486.20 2808 直辖市成都12400 2750.0 1234 副省级城市昆明21111 1203.00 619 地级市贵阳8032 603.00 395 地级市怀化27600 334.1 500 地级市(1)简要说出长江经济地带空间结构中的主轴与辅轴的分布规律。
(2分)(2)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沪宁杭工业基地,是长江经济地带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
说明该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
(6分)(3)长江上游区域的各大城市服务功能差异明显,简要分析重庆市发展成为本区域中心城市的条件。
(3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分×25=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B D A C D C C A D D D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答案 B C D B A B A B D B A A二、综合题(50分)28题:(10分)(1) 京津唐淡水短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