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4.2.1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1) 集装箱的定义和标准化①集装箱的定义:集装箱(Container)又称为“货柜”或“货箱”,它是一种运输设备。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简称ISO—104)的规定,集装箱应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无需中途换装;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装置;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等基本条件。

②集装箱标准化: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国际标准集装箱,现在海运和陆运普遍使用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

为便于计算集装箱数量,以20ft的集装箱作为换算标准箱(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TEU),并以此作为集装箱船载箱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保有量等的计量单位。

其相互关系为:20ft集装箱=1TEU,40ft集装箱=2TEU,另外,实践中人们有时将40英尺集装箱称为FEU(Forty-Foot Equivalen Unit)。

集装箱的标准化促进了集装箱在国际间的流通,有力地推动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 集装箱类型集装箱分类有多种方法,这里以集装箱用途不同进行分类,以使大家在工作中能根据运输货物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集装箱。

(1) 杂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 又称干货集装箱或通用集装箱。

这种集装箱适用于各种干杂货。

在所有集装箱中,杂货集装箱的数量最多。

(2) 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 是用以装载粮食、水泥及化学制品等散装粉粒状货物的集装箱,使用这种集装箱可以节约包装费用,并提高装卸效率。

(3) 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RF) 是指“装载冷藏货并附设有冷冻机的集装箱”。

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冷藏集装箱的货运事故较多,原因之一是由于箱子本身或箱子在码头堆场存放或装卸时所致;另一原因是发货人在进行装箱工作时,对箱内货物所需要的温度,及冷冻装置的操作缺乏足够的谨慎所致。

尽管如此,世界冷藏货运量中,使用冷藏集装箱方式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已经超过使用冷藏船运输方式的比重。

(4) 敞顶集装箱(Open-Top Container,OT) 实践中又称开顶集装箱,是一种没有箱顶或不设部分侧壁的集装箱,使用时需用蓬布盖顶。

目前,开顶集装箱仅限于装运较高货物或用于代替尚未得到有关公约批准的集装箱种类。

(5) 框架集装箱(Flat Rack Container) 这是一种没有箱顶和箱壁,箱端壁也可卸下,只留箱底和四角柱来承受货载的集装箱。

如果将四角柱拆下,也可作平台集装箱使用。

这种集装箱主要用于不适于装入杂货集装箱或敞顶集装箱内的长大件、超重件、轻泡件、裸装设备等货物。

(6) 牲畜集装箱(Livestock Container) 这是一种专门为装运动物而制造的特殊集装箱,箱子的构造采用美国农业部的意见,材料选用金属网使其通风良好,而且便于喂食,该种集装箱也能装载小汽车。

(7) 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TK) 是一种适用于装载酒类、油类、化学品等液体货物的集装箱,具有适于装载此类货物的特殊结构和设备。

(8) 汽车集装箱(Car Container)这是专门供运输车辆而制造的集装箱,结构简单,通常只有框架与箱底,根据汽车的高度,可装载一层或两层。

3) 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它适用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

目前,集装箱海运已经成为国际主要班轮航线上占有支配地位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之所以如此迅速发展,是由于其与传统的杂货运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的优越性:(1) 提高运输效率,加强船舶周转集装箱运输将小件货物变零为整,并通常使用专门的装卸机械,在专门的装卸码头进行装卸。

另外,集装箱装卸通常不受天气影响,因此能大大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船舶在港装卸停泊时间,使船舶周转速度大大加快。

(2) 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运输质量由于集装箱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相应的设备,且整箱装卸,使箱内货物得到有效保护。

集装箱运输减少了单件货物的装卸次数,尤其当采用门到门运输时,中途不拆箱。

此外,集装箱用机械进行装卸,因而,货运事故大大减少。

由于货物交换按整箱办理,便于理货,也减少了货差。

(3) 降低运输费用由于集装箱装卸作业机械化,节省了装卸劳动力,使装卸费用降低;由于整箱货在码头集装箱堆场交接,无需存仓,可节省货物在港内的搬移和堆存费用;集装箱货物的包装可以简化,甚至无需包装,从而节省了货物包装费用;由于货运质量提高,减少了货损风险,可降低货物的保险费用。

(4) 推动包装的标准化随着集装箱作为一种大型标准化设备的使用,促使了商品包装的进一步标准化。

目前,中国的包装国家标准已接近400个,这些标准大多采用或参照国际标准,并且许多包装标准与集装箱的标准相适应。

(5) 便于货物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使货物多式联运得以迅速发展,即货物由一个承运人,以多种运输方式,依一张运输单证,从货物的卖方所在地运至买方所在地,给国际贸易的开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由于集装箱运输使货物在流通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发生了彻底的改革,所以它被称为“20世纪运输史上的一场革命”。

4) 集装箱运输的关系人(1) 无船公共承运人(Non Vessel Operating Common Carrier,缩写为NVOCC) 无船承运人本身不拥有船舶,也不经营船舶,对货主而言,他是承运人,对运输合同履行承担责任,通常还签发自己的提单,并收取运费;对船公司而言,他又是托运人,并支付运费。

(2) 实际承运人(Actual Carrier) 是指拥有大量集装箱和集装箱船只的轮船公司。

它除承运集装箱货物外,有的也经营揽货、装箱、拆箱等业务。

如我国中远、外运除拥有集装箱船经营集装箱货运外,还设有货代部(TPL)、货运站(CFS)等业务职能部门。

(3) 集装箱码头经营人(Container Terminal Operater) 它是专门办理集装箱装卸、交接、保管的部门,一般备有集装箱专用码头(Container Terminal)和堆场(Container Yard,缩写为CY)。

集装箱码头经营人接受承运人的委托,在堆场主要办理以下业务:①与货主或货代或货运站办理整箱的交接;②根据装箱单(第四联)查对箱号、铅封,如无问题签发场站收据(Dock Receint,D/R)交货主或货代;③办理集装箱的装卸并编制集装箱的装船配载计划;④签发设备交接单和收、发空箱;⑤办理集装箱存储、保管、维修、清扫、熏蒸和出租等等工作。

(4) 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 又叫中转站或拼装货站。

货运站通常代表承运人办理下列业务:①出口拼箱货物的交接、配载、装箱和将拼好后的重箱送往堆场;②进口拼箱货的接箱、拆箱、卸货、拨交和保管;③办理集装箱的报关、铅封和签发“场站收据”(Dock Receipt);④办理各项有关单证的编签工作。

(5) 集装箱租赁公司(Container Leasing Co.) 集装箱的造价较高,所以货主很少自备,一些小的轮船公司也购置不起,因此在国际上就出现了专门经营集装箱出租的公司。

其业务范围包括:出租、回收、存放、保管、维修等。

出租对象为承运人和无船承运人及货主等。

(6) 联运保赔协会一种由船公司互保的保险组织,对集装箱运输中可能遭受的一切损害进行全面统一的保险。

这是集装箱运输发展后所产生的新的保险组织。

(7) 货主(Cargo Owner) 指专门经营进出口商品业务的进出口商或商品生产厂家,是国际货物运输工作中的托运人(Shipper)或收货人(Consignee)。

5) 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趋势(1) 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新的模式,这种运输方式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它将在整个运输中承担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2) 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为了参与国际范围的竞争,减少运输成本,各大跨国航运公司纷纷投资,大力发展大型化集装箱船舶,使世界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载箱量逐年上升。

1997年1月中远集团的第一艘5250箱位、载重量达68950t的第五代全集装箱船“鲁河”轮首航天津港和上海港,标志着中国集装箱船队的发展也进入了大型化阶段。

但是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也会遇到一系列的障碍,这包括港口的水深条件,起重设备的作业尺寸,港口的装卸效率等问题。

因此,未来的集装箱船主流船型将会维持在一定的规模水平上。

(3) 集装箱码头的深水化、大型化和高效化趋势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要求有自然条件良好的处于航运干线附近的深水港与之配套,因此全球运输中的枢纽港的作用日益重要,集装箱量向少数一些港口集聚的趋势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香港和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的急剧上升印证了这一点。

因此,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扩大,码头深水化、高效化已成为枢纽港的必要条件。

集装箱码头将向着全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装卸工艺将有突破性改进,作业设备将进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时期。

(4) 船舶挂靠港口减少、运输网络的形成航运公司运力优化配置带来的最大效果就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

表现为航线挂靠港口减少,航班服务密度增加,交货期缩短。

例如:原来香港/美西航线所需要的14天已下降到了11天。

航线重组后不仅将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港纳入干线作为中转枢纽,而且使那些喂给港的地位也得到上升,成为新兴的枢纽港。

在重组的以枢纽港为核心的新的港口群中,港口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中小港口、大中小泊位、专业与通用泊位将更强调相互协调发展,港口群体将更注重港口间密切的相互协作和高度的互补性,从而导致采用更为先近的港口技术设施。

(5) 集装箱运输组织方式的变化集装箱运输系统组织的进一步集成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海运方面,这种集成化趋势体现在航运企业内部趋于集中,外部走向联合等方面。

目前各种运输方式是各自为阵的,并且在争夺货源时相互间难以协调,由此造成客户的极大不便。

现代集装箱运输系统则要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机场、场站、仓储以及相关的海关、检验检疫、货主企业等方面的协同组织,这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

集装箱运输系统组织的进一步集成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

在海运方面,这种集成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体现在航运企业内部趋于集中,外部走向联合等方面。

(6) 集装箱运输与信息化的结合目前我国航运业在大力推广的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这将导致运输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无纸化。

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正是表现在它的快捷,而这种快速送达又必须有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