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在金融约束理论中政府租金对银行、企业和个人的作用,说明金融约束中租金产生的根源?
一、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的定义
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
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
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金融约束的本质
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即取得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产生的收益的机会,这种租金能够促进市场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金融约束的手段
金融约束主要政策手段是:(1)控制存贷款利率,为银行和企业创造租金。
(2)对市场准入实行严格控制,为市场创造者提供“专利保护”。
(3)限制资产替代政策,限制居民将金融部门中的存款转化为证券、国外资产、非正式金融部门的存款和实物资产,认为证券市场在金融发展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用途依然有限,而且容易与银行部门争夺居民的资金,影响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威胁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金融约束的效应
1、对银行的作用
在金融约束环境下,银行只要吸收到新增存款,就可获得租金,这就促使银行寻求新的存款来源。
如果这时政府再对市场准入进行限制,就更能促使银行为吸收更多的存款而增加投资,从而增加资金的供给。
建立合理数量的储蓄机构,可以吸收更多的存款,金融机构吸引更多的储户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金融约束可以促进金融深化。
租金为银行创造了“特许权价值”,促使它们经营更加稳健,有更强的动力监督贷款企业,降低管理贷款组合的风险。
同时,租金也促使银行有动力增加其存款基数,扩大中介范围。
政府将租金指定用于专项银行业务,这样就可以促使银行开展一些市场条件不利的业务,如长期贷款。
政府通过实施限制存贷款利率、控制银行业进入等一整套的约束性金融政策,在银行业创造租金,从而可以带来相对于自由放任政策和金融压抑政策下更有效率的信贷配置和金融业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维护金融机构的安全经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推动金融业发展的进程极为重要。
2、对企业的作用
政府制订贷款利率上限,相当于向生产部门转移一部分租金,这会提高生产企业的股本份额,因为股本的变化可以向金融机构显示自身专有的信息,从而改善银行的贷款决策;同时,贷款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还可以弱化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现象。
此外,租金还诱使民间部门当事人增加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可能供给不足的商品和服务。
政府通过实施定向信贷政策,会在企业中间产生“竞赛效应”,从而更好地激励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由于租金效应,企业的金融约束环境放松了。
3、对个人的作用
在金融约束下,一方面存款利率的控制使储蓄者剩余转移到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另一方面金融约束增强的存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储蓄者有效地规避了风险,租金效应超过了利率效应,金融约束改善了储蓄者的境况。
此外由于租金效应,居民的金融约束环境反而放松了。
具体地说,租金的创造产生了以下积极作用:
(1)对金融部门的作用。
平均租金为银行创造出“特许价值权”,这为银行创造了一个稳定而持续的利润流,促使它们不致因短期风险而破产,使银行有动力成为一个长期经营者,不会因短期利益损害社会利益,它们的经营更加稳健,有更强的动力监督贷款企业,管理贷款组合的风险。
边际租金增强了银行寻找更多存款来源的动力,由于政府推行“专利保护”的政策,使得首先开发新市场的银行暂时享有垄断权力,这样先进入市场的银行可得到边际租金,就有动力扩大投资,使客户更方便的进入正式金融体系,提高资金融通效率。
(2)对生产部门的作用。
对贷款利率的控制,使得生产部门获得租金,增加资本积累,提高企业的股本份额,增强其偿债能力,降低融资项目的风险,减少破产概率,降低代理成本。
另外还可以作为信号发送工具,使好的的贷款企业把自己同较差的贷款企业区分开来。
(3)对个人即储蓄者的作用。
在金融约束下,一方面存款利率的控制使储蓄者剩余转移到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另一方面金融约束增强的存款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储蓄者有效地规避了风险,租金效应超过了利率效应,金融约束改善了储蓄者的境况。
三、租金产生的根源
金融约束的本质是: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这里的租金不是指属于无供给弹性的生产要素的收入,而是指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产生的收益,这种租金在减少与信息相关的、妨碍完全竞争市场的问题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租金诱使民间部门当事人增加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可能供给不足的商品和服务,促进市场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这些租金机会是因存款利率控制造成的存贷利差而形成的,银行通过扩张其存款基数和对贷款资产组合实施的监控获得了这些租金,由此促进金融深化。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即取得超过竞争性市场所能产生的收益的机会,这种租金能够促进市场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服务。
政府干预的目的是在民间部门设立租金,由金融机构和企业分享,即政府把存款利率限定在竞争市场利率以下,产生出一块租金,由金融机构获得,同时把贷款利率限定在竞争市场利率以下,迫使金融机构向生产部门转移一部分租金,在这一租金流动过程中,政府不占有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