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学习作文材料的审读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詹丹

语文学习作文材料的审读与思维品质的提升詹丹


中 矩 ,不 能 说 有 什么 偏 题 ,但 总 体 来 看 ,其 思 维 含 量是不高的。
据 此 ,如 果 要 从 材 料 作 文 来 讨 论 提 升 学 生 的 思 维 品 质 问 题 ,那 就 先 得 设 定 一 个 大 前 提 ,即 把 材 料 真 正 地 当 作 材 料 。 或 者 说 ,不 是 让 自 己 的 思 想 简 单 依 附 于 材 料 隐 含 的 思 想 ,而 是 在 把 材料放在思考对象的位置上来展开我们的讨 论。
该 作 文 题 在 新 闻 媒 体 一 发 布 ,就 引 发 了 不 少 语 文 名 师 的 点 赞 ,认 为 其 开 放 性 和 思 辨 性 都 对 作 文 有 很 好 的 导 向 ,但 也 有 教 师 对 此 命 题 持 保 留 态 度 ,认 为 提 供 的 材 料 比 较 空 泛 ,有 文 艺 腔 ,容 易 导 致 学 生 作 文 的 套 作 宿 构。
语文学习 2017 年 3 月 63
测评
作文材料的审读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詹 丹
一、材料作文的思考前提 新 近 修 订 的《普 通 高 中 语 文 课 程 标 准》(征 求 意 见 稿)在 提 出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的 同 时 ,一 如 既 往 地 把 培 养 学 生 思 维 方 法 和 思 维 品 质 的 问 题 ,作 为其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近几年引起语文界高度关注的批判性思 维 训 练 ,也 与 学 生 思 维 品 质 的 培 养 互 为 呼 应 。 应 该 说 ,这 一 问 题 似 乎 已 在语文界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听说读写诸方面都可以得 到 贯 彻 ,全 面 讨 论 并 非 本 人 所 能 胜 任 。 这 里 仅 以 2017 年 上 海 春 考 语 文 卷 的 作 文 题 为 例 ,就 材 料 的 审 读 来 谈 谈 思 维 品 质 的 提 升 ,或 许 对 培 养 学 生 的思维能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试卷提供的材料及写作要求是:
64 测评
虽然提供的材料性质与能否促进学生思维 有 相 当 的 关 联 ,但 这 种 关 联 又 十 分 复 杂 ,不 可 一 概 而 论 。 或 者 说 ,当 我 们 怎 么 来 看 待 试 卷 的 材 料 与 学 生 思 维 的 关 联 时 ,思 辨 性 问 题 就 已 经 发 生 了。
有人认为,只有当材料本身呈现思辨特性时, 才能引发学生的思维往思辨这条路径上前进。 于 是 ,在 材 料 中 设 计 概 念 的 二 元 对 立 或 者 自 我 相 反 的 悖 论 ,就 成 为 命 题 的 一 种 趋 势 。 但 也 有 人 认 为 ,试 卷 提 供 材 料 的 思 辨 性 ,不 等 于 学 生 自 身 的 思 辨 性 ,而 恰 恰 是 材 料 本 身 看 似 过 于 思 辨 ,才 代 替 了 学 生 思 辨 的 可 能 ,挤 占 了 学 生 的 思 维 空 间 , 使得学生自身的思想没有多少发挥的余地。还 有 人 认 为 ,学 生 思 辨 能 力 的 提 升 是 以 理 解 材 料 的 难 度 为 前 提 的 ,一 旦 提 供 的 材 料 过 于 平 易 浅 显 , 就 会 使 学 生 紧 张 的 思 维 活 动 松 懈 ,起 不 到 提 升 学 生 思 维 品 质 的 作 用 ,但 这 样 的 观 点 同 样 遭 到 了 反 驳 。 反 驳 者 认 为 ,命 题 材 料 不 设 置 理 解 的 障 碍 , 不 但 从 考 试 的 人 性 化 角 度 考 虑 有 其 合 理 性 ,而 且 ,从 思 维 推 进 的 角 度 看 ,在 看 似 平 常 浅 显 的 材 料 中 挖 掘 思 辨 性 的 含 量 ,在 习 以 为 常 的“ 熟 知 ”中 向 着“ 真 知 ”推 进 ,这 正 是 体 现 思 维 品 质 的 正 当 路 径。
以我之见,各种观点虽然分歧很大,有时甚至 形 成 尖 锐 对 立 ,但 这 些 分 歧 乃 至 对 立 似 乎 大 都 共 享 了 同 样 的 逻 辑 前 提 ,即 :材 料 隐 含 的 思 想 逻 辑 前提就是作文者应有的大判断。正是把材料作 文 等 同 于 命 题 作 文 的 思 维 惯 性 ,使 得 无 形 之 中 对 考 生 形 成 了 一 种 导 向 ,就 是 不 要 把 材 料 当 作 思 想 的 对 象 来 使 用 ,而 只 需 要 通 过 自 己 的 深 思 熟 虑 , 把隐含在材料中的思想观点挖掘出来就可以。 这 样 ,所 谓 的 材 料 作 文 充 其 量 不 过 是 以 材 料 为 媒 介 ,向 着 隐 含 的 观 点 也 就 是 命 题 者 达 成 共 识 的 观 点 无 限 逼 近 而 已 。 由 此 写 成 的 作 文 ,虽 然 也 中 规
有 人 说 :“ 我 走 过 许 多 地 方 ,有 寒 冷 的 ,有 温 暖 的 ,有 崎 岖 的 ,有 平 坦 的 …… 但 没 有 哪 一 片 土 地 不 值 得 我 关 注 。”请 写 一 篇 文 章 ,谈 谈 这 段 话 引 发 了 你怎样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二、思考在深入材料中超越
对于那些思考材料时把自己的结论简单依附 于 材 料 隐 含 观 点 的 作 文 ,虽 然 也 有 可 能 是 一 篇 较 好 的 作 文 ,但 就 思 想 深 刻 这 一 点 来 说 ,是 有 欠 缺 的。要在克服这一缺失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 维 品 质 ,绝 不 意 味 着 无 视 材 料 本 身 的 存 在 ,而 恰 恰 要 深 入 材 料 的 内 在 肌 理 ,既 要 对 材 料 有 整 体 的 、宏 观 的 把 握 ,也 要 对 材 料 内 部 信 息 有 细 致 的 、 差 异 性 的 理 解 。 在 材 料 本 身 的 断 裂 与 连 贯 中 ,发 现可能生长的思想触角。
为 方 便 思 考 的 深 入 ,不 妨 对 材 料 本 身 进 行 分 层式的审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