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简介1.1目的1.2相关文件及规范1.3适用范围1.4定义2执行2.1职责2.2执程序2.2.1玻璃仪器的清洗2.2.2实验室玻璃仪器的管理2.2.3微生物限度室取样及检测用玻璃器皿的清洗灭菌2.2.4玻璃容器的使用1.1目的建立实验室玻璃器具管理程序。
1.2相关文件无1.3适用范围本范围适应于玻璃器具的管理。
1.4定义无。
2执行2.1职责2.1.1 质检员对文件的执行负责。
2.1.2部门领导、QA人员及主管厂长对本文件的贯彻执行有督查职责。
2.2程序2.2.1玻璃仪器的清洗2.2.1.1清洗2.2.1.1.1将所要清洗的玻璃仪器浸泡于适量的洗涤液中。
2.2.1.1.2用毛刷醮取洗涤液或清洗液刷洗玻璃仪器内外壁。
2.2.1.1.3将刷洗后的玻璃仪器用饮用水冲洗2-3次。
2.2.1.1.4用纯化水冲洗三次,以除掉残留的自来水。
2.2.1.1.5将洗净后器皿置于洁净处晾干。
2.2.1.2一般玻璃器具清洗2.2.1.2.1用洗涤剂洗刷:先将仪器用水湿润,然后用刷子蘸少许洗涤剂将仪器内外刷洗一遍,然后边用水冲边刷洗,直至洗净为止。
2.2.1.2.2用洗液洗涤:对用上述方法难以洗净和不便用刷子刷洗的仪器可选适宜洗液洗涤。
洗涤时将仪器内水倒掉,加少量洗液,再斜着缓慢转动,使仪器内壁全部被洗液湿润,来回转动几次后,浸泡几分钟后,将洗液倒回原洗液瓶,用自来水冲洗,直到干净为止。
2.2.1.3 较精密的玻璃量器的清洗:如滴定管、移液管、刻度吸管、比色管、比浊管、容量瓶等,通常是用铬酸洗液浸泡内壁(10分钟以上)后,再依次用自来水或纯化水洗涤干净,其外壁可用洗衣粉或相当的洗涤剂进行刷洗,然后用自来水洗净。
2.2.1.4玻璃砂芯滤器的清洗,选用适宜清洗剂浸泡,然后用自来水,纯化水冲冼干净。
新的滤器在使用前应用热盐酸或铬酸洗液进行抽滤,并再用纯化水洗净。
2.2.1.5难洗物的洗涤2.2.1.5.1结晶沉淀的洗涤:如果是碱性物质,可先用水浸泡数日,然后用稀盐酸洗涤,再用水洗净,如果是有机物蒸发后残留的沉淀,则可用煮沸有机溶剂或氢氧化钠的方法来去除。
上的银镜,可用热的稀硝酸溶液。
盛过硫的器具要用热石灰水洗除,紫黑水污斑可用苏打或氢氧化钠的溶液洗涤等。
2.2.1.5.3干性油、油类、油漆的洗除,干稠了的油或油漆可用氨水或氯仿进行洗涤,未变硬的油类可用有机溶剂洗涤,然后用其它洗涤剂清洗,煤油类可用热肥皂水洗涤,粘性油类可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4h后洗除。
2.2.1.6清洗仪器换用另一种洗液时,一定要除尽前一种洗液。
2.2.2实验室玻璃仪器的管理2.2.2.1实验室玻璃仪器的领用/入库由公司库管员负责管理。
2.2.2.2玻璃仪器实行计划管理,实验室于每月10日前将玻璃仪器添置计划报主管领导批准后交采购部门采购。
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验需要配置玻璃仪器,争取实现零库存。
2.2.2.3建立玻璃仪器出入库登记和玻璃仪器损耗登记制度。
2.2.2.4玻璃仪器出入库时,应填写仪器名称、规格、数量,领用人(入库人)及库管员签名。
2.2.2.5玻璃仪器的使用及维护2.2.2.5.1非计量玻璃仪器的使用及维护2.2.2.5.1.1玻璃仪器清洗和使用过程中,轻拿轻放,放置稳当。
使用清洗完毕后及时归位。
2.2.2.5.1.2玻璃仪器应保管在干燥洁净的地方,使用后要及时洗涤干净。
2.2.2.5.1.3专用配套仪器和配套装置用完后应立即洗净,尤其是接触浓碱液的活塞、管路、蒸馏瓶等,需用稀酸中和后再清洗。
2.2.2.5.1.4洗净后如连续使用,不必每次都拆卸存放,安装在原位,加防罩尘即可。
2.2.2.5.1.5专用配套仪器(容器)在组装存放时各磨口处垫纸。
较长时间不用,应拆后放在专用纸盒或仪器柜滤纸上。
2.2.2.5.1.6非标准口的具塞玻璃仪器应在洗涤前将塞子用线绳或橡皮圈拴在管口处,以免打破塞子或相互弄混。
2.2.2.5.2计量用玻璃仪器的使用、维护及校正2.2.2.5.2.1计量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和保存除了非计量用玻璃仪器的使用外,应符合下列几条。
2.2.2.5.2.1.1计量用的仪器,需具备检定资格的人员检定后出具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玻璃仪器贴上标示“合格””的标签。
凡检定不合格或已出现损坏,影响使用或不能使用的玻璃仪器,均应移除现场。
2.2.2.5.2.1.2计量用玻璃仪器的操作按照各自的使用方法操作。
2.2.2.5.2.1.3不能加热和受热,不能贮存浓酸或浓碱。
2.2.2.5.2.1.4不可将热溶液或热水倒入厚壁仪器。
2.2.2.5.2.1.5磨口仪器不能存放碱液,洗净干燥后,塞与口之间要拆散保存,要注意配套存放和使用。
2.2.2.5.2.1.6玻璃仪器使用完后,及时清洗,不可放置时间太长。
2.2.2.6玻璃仪器的贮存2.2.2.6.1常用的玻璃仪器可放在实验室内,不常用的玻璃仪器要放在库房的专用架上,由公司库管员负责保管。
2.2.2.6.2稳定性好的玻璃仪器,应保持间隔摆放在专用架上。
2.2.2.6.3稳定性不好的玻璃仪器,(如圆底烧瓶、分液漏斗等)应放入柜中保存。
2.2.2.6.4洗干净并经干燥的玻璃仪器通常倒置于干净的橱内保存。
比色皿等应保存于专用盒内,移液管置于专用架上保存备用,滴定管可倒置于滴定管架上保存,也可装满纯化水,在上口加盖纸筒或指形管以防灰尘。
2.2.3微生物限度室取样及检测用玻璃器皿的清洗灭菌2.2.3.1清洗取样及检测器皿时,先在清洗桶中用加有洗涤剂的水浸泡8-10小时,再用适宜的毛刷反复刷洗,刷洗后用饮用水冲洗至无洗涤液残留,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三遍。
2.2.3.2清洗后的玻璃器皿,倾去水后,器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2.3.3洗涤后的取样器皿及检测器皿晾干后放在专用柜待用。
2.2.3.4用于取样及检测的器皿用牛皮纸包好后置于101-1E电热鼓风干燥箱内160℃,灭菌两小时。
灭菌后取样及检测用器皿按无菌要求贮存于专用柜中保存,使用时间不超过3天。
2.2.4玻璃容器的使用2.2.4.1容量瓶使用2.2.4.1.1使用前的检查和清洗2.2.4.1.1.1检查瓶口是否漏水:加水至标线,盖上瓶塞颠倒10次(每次颠倒要倒置10s),用滤纸检查,不能有水渗出。
使用时不能加热、烘烤,也不能盛装热溶液。
2.2.4.1.1.2将瓶塞旋转180°,按上法再检查一次。
2.2.4.1.1.3合格后用橡皮筋或棉线绳将瓶塞和瓶颈上端栓在一起。
2.2.4.1.1.4用铬酸洗液浸泡内壁,然后依次用饮用水和纯化水洗净。
洁净标准:加水于器皿中倾去后,器壁上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2.2.4.1.2使用2.2.4.1.2.1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时,应先在烧杯中溶解完全,然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转移时要使溶液沿玻棒缓缓流入瓶中。
烧杯中的溶液倒尽后,烧杯不能直接离开玻捧。
2.2.4.1.2.2.4用溶剂涮洗烧杯3-4次,每次用洗瓶或滴管冲洗杯壁及玻捧,按5.1.2.1方法转入瓶中。
2.2.4.1.2.3当溶液达2/3容量时,可将容量瓶沿水平方向摆动几周以使溶液初步混合。
再加水至标线以下约1cm,等待1—2min,最后用滴管从标线以上1cm以内的一点沿壁缓缓加水直至弯液面最低点与标线上边缘水平相切,随即盖紧瓶塞。
2.2.4.1.2.2.4左手捏住瓶颈上端,食指压住瓶塞,右手三指托住瓶底,将容量瓶颠倒15次以上,每颠倒一次都要使瓶内气泡完全升至顶部,并且在倒置状态时水平摇动几周,如此重复,或使溶液充分混匀。
响。
行颠倒摇动即可。
2.2.4.1.2.7对容量瓶材料有腐蚀作用的溶液,尤其是碱性溶液,不可在容量瓶中久贮,配好以后应转移到其他容器中密闭存放。
2.2.4.2量筒和量杯的使用2.2.4.2.1量筒和量杯用于直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2.2.4.2.2.4使用时,应根据需要选用适当规格的量筒(量杯),规格越大,筒径越大,其容量误差也越大。
使用时不能加热、烘烤,也不能盛装热溶液。
2.2.4.2.3量筒的管径越大,观察和调定液面时,量筒应与水平面垂直,否则会带来很大误差。
2.2.4.2.5维护2.2.4.2.5.1使用时轻拿轻放。
2.2.4.2.5.3经常检查瓶塞是否匹配,瓶有无破损。
2.2.4.3移液管的使用2.2.4.3.1移液管系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溶液的量出式玻璃量器,正规名称是“单标线吸量管”,通常惯称为移液管。
它的中部有一膨大部分,管颈上部刻有一圈标线,此标线的位置是由放出纯水的体积所决定的。
移液管的容量单位为毫升。
移液管产品按其容量精度分为A级和B级,国家规定的容量允差和水的流出时间见下表:常用移液管的规格量出式符号(Ex)、精度级别(A或B)。
2.2.4.3.2移液管的使用2.2.4.3.2.1使用移液管之前应检查该移液管是否完好、洁净;是否已被校正,若未校正,则不能使用,须按《容量仪器校正规程》校正后方可使用。
2.2.4.3.2.2.4移取溶液时,一般应事先轻摇贮存溶液的容器,使液滴混合均匀,而后分取略多于需用量的溶液置于洁净、干燥的具塞玻璃瓶中,然后准备量取;2.2.4.3.2.3先用欲移取的溶液将移液管涮洗3~5次,方法是:吸取溶液至刚入膨大部分,立即用右手食指按住管口(尽量勿使溶液回流)将管横过来,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拿住移液管的两端,转动移液管并使溶液布满全管内壁,当溶液流至距上口2─3cm时,将管直立,使溶液由尖嘴放出,弃去。
2.2.4.3.2.2.4用移液管从瓶中移取溶液时,右手拇指及中指拿住管颈标线以上的部位,后面二指依次靠拢中指,将移液管插入瓶内液面以下1—2cm深度(若插入太深,外壁沾带溶液较多;若插入太浅,液面下降时会吸空),左手拿住洗耳球,排除空气后紧按在移液管口上,然后借助吸力使液面慢慢上升,移液管应随瓶中液面的下降而下降。
当管中液面上升至标线以上时,迅速用右手食指(食指肚应稍湿润)按住管口,用滤纸擦去管尖外壁的溶液,左手持样瓶,并使其倾斜约300,将移液管流液口靠着瓶颈的内壁,稍松食指并用拇指及中指捻转管身,使液面缓缓下降,直到调定零点,按紧食指,使溶液不再流出。
将移液管插入准备接受溶液的容器中,仍使其流液口接触倾斜的器壁,松开食指使溶液自由地沿壁流下,待下降的液面静止后,再等待15s,然后拿出移液管。
2.2.4.3.2.5使用时注意事项2.2.4.3.2.5.1在排放溶液的过程中,移液管要保持垂直,其流液口必须接触倾斜的器壁(但不能接触下面的容液)并保持不动;2.2.4.3.2.5.3移液管用完应放在管架上,不要随便放在实验台上,尤其要防止管颈下端被沾污。
2.2.4.3.3移液管的清洗移液管一般用铬酸洗液清洗,方法如下:吸取一定量铬酸洗液后,浸泡30分钟左右,将其铬酸洗液放入铬酸洗液瓶中;然后用水反复多次冲洗移液管,直至其内壁及下端的外壁不挂水珠为止,再用纯化水冲洗,用滤纸片将流液口内外残留的水擦去,放在管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