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己醇制备环己烯方法综述
收率/% 58.20 80.92 90.20 90.10 88.00
由表可知, 增大催化剂的用量, 产品收率也随着增大, 当催化剂用量达到 2. 0g(环 己醇用量的 10%),产品收率达到最大值,之后再增加催化剂的用量,产品收率
反而有所下降。催化剂用量以环己醇质量的 10%为最佳。 (2)反应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在烧瓶中加入 20g 环己醇和 2.0g 催化剂,在搅拌下加热,控制反应时间 为 1h,考察反应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 油浴温度/℃ 150 160 170 180 190 65.00 83.56 90.22 90.09 85.21 收率/% 由表可知,反应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十分明显,升高反应温度,产品收率 也随着增大,当温度升至 170℃,收率达到最大值,之后再升高温度,收率反而 逐渐降低。也就是说,反应温度控制在 170℃最佳。 (3)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1.0 1.5 2.0 反应时间/min 0.5 70.25 90.21 85.69 80.50 收率/%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很大,延长反应时间,环 己烯收率随着提高·反应时间达到 1h 后,环己烯收率达到最大值,继续延长反 应时间,环己烯收率反而降低。因此,反应时间控制为 1h 最佳。 4.11.沸石作为催化剂: 4.12.概论:沸石作为固体酸催化剂,对许多反应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它是一 类多孔性物质,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稳定性高以及抗毒能力强等特点。而作 为沸石的催化剂主要有: (1)丝光沸石[9](2)超稳 Y 沸石(简称 USY) (3)β 沸石。本文主要讨论后两种沸石作为催化剂的效果。 4.13 超稳 Y 沸石[10]: (1) 实验步骤: 100 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1.5 g DUSY 催化剂和 20 g 环己醇, 装上 Vigreux 分馏柱和温度计,油浴加热,电磁搅拌,通过分馏柱顶端出口处连 接的冷凝管收集馏出液, 分出水层, 产物用 4 ~ 5 g 无水氯化钙干燥脱醇一夜后, 过滤,常压蒸馏,收集 80 ~ 85 ℃馏分,计算产率。 (2)实验结果: 催化剂用量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选用 DUSY - 5 催化剂, 加入 20 g 环己醇, 在油浴温度为 180 ~ 190℃时, 反应 1h, 考察催化剂用量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其结果见表。
催化剂用量/g 收率/% 0.8 52.7 1.0 64.1 1.2 75.4 1.5 87.8 2.0 89.2
由表可知,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脱水反应速率加快,产率增大。当催化剂 用量为 1.5 g(即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醇质量的 7.5%时) ,环己烯的产率达 87.8%, 再增加催化剂用量,产率增加很少。因此,实验中使用环己醇质量的 15%的催化 剂量较好。 反应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采用 1.5 g DUSY - 5 催化剂, 加入 20 g 环己醇,反应时间为 1h, 考察反应 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结果见表。 155 165 175 185 195 油浴温度/℃ 28.6 52.1 74.4 87.8 83.2 收率/%
催化剂/g 收率/% 0.5 72.2 1.0 89.4 1.5 89.4 2.0 87.8 2.5 85.4 3.0 81.3
由表可见,收率随着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催化剂用量过多时,收率有所 下降,但变化不大。所以在本实验条件下,较理想的催化剂用量为 1.0g。大约为 环己醇质量的 15%。 (2)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从表可看出,温度对 DUSY 的催化活性影响很显著。 当油浴温度低于 140 ℃ 时, DUSY 的催化活性很低, 分馏柱中无回流液, 基本上没有发生反应。当 温度达到 140 ℃时, 有少量液体回流, 且随着油浴温度升高, 反应速率加快, 环己烯的产率增大。 当油浴温度达到 180 ~ 190℃时, 环已烯的产率达 87.8%, 再 继续升高温度时, 环己烯的产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当温度太高时, 馏出液中 环己醇的浓度增大, 致使产率下降。因此, 油浴温度为 180 ~ 190 ℃较好。 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采用 1.5 g DUSY - 5 催化剂,加入 20 g 环己醇,在油浴温度 180 ~ 190℃下反 应,其结果见表 0.5 0.8 1.0 1.5 反应时间/h 0.2 32.5 61.7 80.4 87.8 89.4 收率/% 从表中可看出,当反应时间达 1h 时,环己烯的产率达 87.8%, 再延长反应 时间,其产率增加很少。这是因为分馏柱较长(30 cm) ,有一部分液体滞留在分 馏柱内,不能蒸出,影响了实验的产率。故最佳反应时间应该在 1h 左右。 4.14. β -沸石[11]: (1)实验步骤:在 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 2g 催化剂和 0.2mol 环己醇, 装 上分馏柱和温度计,油浴加热,电磁搅拌,采取边反应边蒸馏收集产品的方式进 行反应,通过分馏柱顶端出口处连接的冷凝管收集馏出液,控制馏出液温度在 90C 以下。 馏出液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分出水层, 产物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过夜, 蒸馏,收集 82 ~ 85℃馏分,计算产率。 (2)实验结果: 催化剂用量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选环己醇,油浴温度,反应,考察催化剂用量对环己醇脱水反应的影响。实 验发现,在该条件下,反应初期生成的环己烯很少,在如此高的温度下,有少量 环己醇蒸出。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反应初期须控制温度进行回流, 后再蒸出, 控制馏出温度不超过,所以反应时间从蒸出产物起记时,以下反应皆如此,结果 见表 。 催化剂用量/g 0.5 1.0 1.5 2.0 2.3 2.5 40.2 63.8 73.4 82.3 81.4 80.2 收率/% 显然, 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加,反应速度加快,产率增加。当催化剂用量为 时, 产率达最高值, 再增加催化剂量, 产率反而下降, 因此催化剂用量以为宜。 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采用催化剂,加入环己醇,反应时间,考察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反应温度/℃ 155 165 175 185 195 205 23.5 46.5 70.1 78.5 82.3 80.1 产率/% 表列出温度对脱水反应的影响,由表可知,温度提高,收率明显增加,但温 度不宜过高,否则,会使反应物环己醇来不及反应就随同产物蒸出,降低产品收 率。因此,最佳温度为 190~200℃。
反应时间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采用 2g 催化剂,加入环己醇,反应温度 190~200℃,考察时间对脱水反应的 影响,结果见表。 1.0 1.5 2.0 2.5 3.0 3.5 反 应 时 0.5 间/min 51.6 63.4 73.2 82.3 83.5 84.1 收率/% 30.4 表说明,反应初期,产率较低,延长反应时间,产率明显提高,当达到 3h 后,产率无明显变化,故以 3h 为宜。
反应时间/h 收率/% 0.4 65.3 0.6 78.6 0.8 81.2 1.0 89.4
可见, 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较大, 产品收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 反 应 1h 收率达到最大值。此时,分馏柱项应的影响: 用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 控制分馏柱项部的馏出温度 75℃ ~ 90℃, 产品收率 可达最大值,若分馏柱馏出温度超过 90℃,会使产品收率降低。 2.11 对甲基苯磺酸作为催化剂[7]: 2.12 概论:使用对甲基苯磺酸催化环己醇脱水制备环己烯。反应速度快,性 质稳定,反应平和,容易控制,产品色泽好,纯度高。在应用中也相当广泛。 2.13 实验结果:
环己醇催化脱水制备环己烯方法综述
摘要: 归纳了几种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对环己醇制备环己烯的合成效果。对比了不 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时间、收率的影响。
关键词:环己醇催化脱水 环己烯制备
不同种类催化剂
1.前言:环己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产品,可用于制药,石油,高分子化学等领
域的工业的原料 , 也常用于溶剂和萃取剂 , 还可用 作高辛烷值汽油的稳定剂、 可在化工生产中用做溶剂和制备催化剂等。 现在工业上传统的生产方法是用浓硫 酸或磷酸作催化剂, 用环己醇脱水而制得。由于浓硫酸催化往往存在设备腐蚀严 重,副反应较多,后处理麻烦且污染环境等缺点,这些不利因素,使研究者正尝 试用固体酸取代液体酸,这方面的文献有大量的报道[1-5],但各种催化剂在都没 有一个综合比较的平台, 因此本论文通过选择几种常见的催化剂,就其催化性能 进行综合比较获得一个较为系统的评价。
对甲基苯磺酸量/g 0.1 0.3 0.5 0.8 1.0 反应时间/min 35 25 20 20 20 收率/% 49.68 46.47 55.36 53.42 49.53
反应终点为:瓶内剩余少量残余黑褐色液体,且有大量白烟冒出。从表可知,随 着催化剂的用量的增加,环己烯的收率依次增加。当催化剂增加到 0.5g 时,收 率达到最大值,若再增加催化剂的用量,收率反而下降,所以最佳催化剂用量为 0.5g。 3.11 固体酸作为催化剂[8]: 3.12 概论:固体超强酸具有极强的酸性, 它对异构化、 烷基化、 脱水及酯化 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同时又能克服液体酸催化剂带来的污染, 是一类具有广 2− 阔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催化新材料。 而固体超强酸包括: (1) SO4 /TiO2 − SiO2 (2) 2− 2− SO4 /ZrO2 − Ce2 O3(3)SO4 /MoO3 − TiO2(4)Nafion/SiO2 固体酸。本文主要 2− 讨论固体酸SO4 /TiO2 − SiO2 作为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 2− 3.13 实验步骤:主要试剂为环己醇和固体超强酸SO4 /TiO2 − SiO2 且为自制。 固体酸的制备:取一定体积的四氯化钛溶液[TiO2 +6 mol/L 盐酸,ρ(TiO2 )=10 g/L],加水至 20 mL。以 5%氨水调溶液 pH=2.0。室温下加入陶瓷球,搅拌,陈 化一定时间后,缓慢蒸干水分,得到负载TiO2 等钛氧化物的陶瓷球。以水洗至无 氯离子, 于 120℃烘干。 然后将陶瓷球放入 0. 8~1. 0mol/L MSA 溶液中浸泡 4 h, 取出干燥,在 200~300℃焙烧 3 h,得到负载TiO2 /MSA 的固体酸催化剂。 2− 环己烯的制备:在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环己醇、固体超强酸 SO4 /TiO2 − SiO2 催化剂,装上分馏柱和温度计,用油浴进行加热,开动磁力搅拌器,反应开 始。收集馏出液,分离出水层。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过滤,常压蒸馏, 收集 80~85℃馏分,即得产品。 3.14 实验结果: (1)催化剂用量对脱水反应的影响: 按照制备方法进行操作,环己醇用量为 20g,油浴温度控制在 170℃,反 应时间 1h,考察催化剂用量对脱水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 1.0 1.5 2.0 2.5 3.0 催化剂用量/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