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导言部分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第二节语言是思维的工具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
2.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本节其它一些问题可一般了解: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二、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聋哑人失去语言能力对他的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四、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本章有三大要点:语言是符号、语言的任意性特点、语言的层次性第一节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一、什么是符号1.符号的含义:符号是人们用来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
符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它包括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指称现实现象。
如:2.符号的构成:符号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构成的结合体。
二、语言符号及其特点1.语言符号:从本质上看,语言也是一种符号,也有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
注意语言符号同一般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的特点: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和线条性的特点第二节语言符号的系统性一、语言的层级体系弄清楚语言层级,各个层级的构成及其特点,以及语言二层性的核心。
二、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1.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比如音位和音位、词与词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
2.聚合关系:聚合关系是指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比如音位、词等)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这些单位在语言链条上具有相同作用、互相能够替换。
聚合关系其实就是具有相同功能特点的一群符号之间的关系。
要能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对于人类运用语言的重要意义。
第三节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第三章语音本章三个大要点: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音位理论第一节语音的基础知识一、什么是语音二、语音的四要素:音质、音高、音重和音长。
同自然界的所有声音一样,语音也是由于物体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振动发声的,因此具有一般声音的特点,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重、音长、音质四个方面的要素,一般称为语音的四要素。
三、人类的发音器官人类的发音器官由三大部分构成,即动力部分、发音体、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
四、音素和音标1.音素: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它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2.音标:音标是记录音素的标写符号。
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主要采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不够用时则采用反写、倒写、合用、增添附加符号、用小写尺寸的大写字母等方式解决。
要求掌握常用的国际音标的书写及认读,要求用严式音标注音。
要特别注意汉语拼音方案中的符号同国际音标符号的区别,不能混淆,例如拉丁字母b.d.g.h在国际音标中代表的音素都不是汉语拼音,普通话中没有这些音。
第二节元音和辅音一、元音和辅音及区别二、元音的发音元音的音色是由舌位的前后、舌位的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
重点掌握8个基本元音的发音,这样既可弄清楚不同元音之间的差别,又可以为学习其它元音打下基础。
在此基础上要熟练掌握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的元音音素。
三、辅音辅音的发音特点可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来认识。
要求掌握常用的辅音的发音原理和发音特点。
本学期以汉语普通话中的辅音为主,以后将逐步扩展到英语中的辅音。
第三节音位一、什么是音位1.音位:音位是具体语言中有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说,音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且音位总是属于一定语言的,离开了特定的语言,研究音位就没有了意义。
2.音位和音素的关系:音位和音素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二、音位的对立和互补对立和互补是划分音位的重要的原则。
判断一个音素是不是音位,判断几个音素是属于一个音位还是几个不同的音位,这就需要运用对立和互补的理论说明问题。
三、音位变体音位分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种。
其它内容可一般性掌握,如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第四节音位的聚合一、音位的区别特征要求掌握常见音位之间的区别特征,并能结合具体的音位进行分析比较。
一聚合群:具有同一区别特征的各个音位构成一个聚合群。
可一般性掌握。
第五节音位的组合重点认识音节问题。
其中又要重点认识汉语音节特点。
汉语音节通常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韵母又分四呼。
声母和韵母是由音质音位构成的,声调由非音质音位中的调位构成。
语流音变可一般性掌握。
语流音变是音位和音位组合时发生的语音变化。
第四章语法语法内容似乎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是有三方面:一是掌握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基本内容,而是注意灵活分析各种语言现象,三是注意众多的名词概念。
第一节语法和语法单位一、什么是语法语法就是用词造句的规则,这种规则是客观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是语言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说这种语言的全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
二、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语法的组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一个接一个组合起来的规则。
语法的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归类和变化的规则。
三、语法单位凡是能在组合的某一位置上被替换下来的片段都是语法单位。
语素、词、词组和句子是不同结构层面上的语法结构单位。
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根据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语素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
词根和词缀具有构词功能,是构词语素,二者合称词干;词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是变词语素,这里涉及到好些概念,要注意结合实例弄清楚。
第二节组合规则一、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1.单纯词与合成词:从内部结构成分看,词可分单纯词与合成词两类,合成词根据语素的特点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2.汉语合成词的构造类型:汉语合成词可分复合词和派生词两类。
复合词包括并列式、偏正式、补充式、支配式、陈述式五种构造方式。
要求能分析合成词的构造,指出词中的构造成分,分析汉语词的结构类型。
二、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基本的结构类型只有五种,即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偏正结构、联合结构。
要弄清楚各种结构内部的语法关系,相互区别,并能结合语言实例进行分析。
三、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1.语法意义: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相对而言,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意义,是词进入组合之后由语法结构所赋予的意义。
例如“红太阳”是偏正结构,“红”修饰“太阳”,“太阳红”是主谓结构,“红”陈述“太阳”怎么样,这里的修饰与陈述,就是语法意义。
又如英语“she works”中的“works”,词汇意义是“工作”,除词以外,它还表示单数、第三人称、普通体、现在时的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又是非常宽泛的,如“我是一个兵”,“我”是主语,“兵”是宾语,这些意义的产生都发生在语法单位的组合中,独立地看这个词,是无法看到这些语法意义的。
2.语法形式:语法形式相对于语法意义而言,是表达语法意义的外部形式标志,也就是说,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就是语法形式。
例如汉语“同志们”中的“们”和英语“comrades”中的s,语法意义是复数,它们就是复数这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
3.语法手段:语法手段是对语法形式的进一步概括归类,它是根据表达语法意义的同一性质的语法形式所概括出来的类别。
比如英语动词“seeing(看)”附加上词尾ing,表示进行体,英语名词“vases(花瓶)”附加上词尾s,表示复数,这两种语法形式不同,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同,但它们语法形式的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所以可以把这两种具有相同性质的语法形式概括为同一个语法手段,即词形变化,也即形态变化。
常见的语法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
四、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1.组合的层次性和递归性:2.句子分析的方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分析句法结构层次的方法,它利用图形分析句子或词组的结构,把结构层次和结构类别都标示出来,以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显性意义。
对于一些有歧义的句法结构,这种分析法也可通过层次分析来加以说明。
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
层次分非常重要。
第三节聚合规则一、词类词类是按照词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即句法功能分出来的类。
划分词类,功能第一,凭借语法功能、词与词的组合特点,我们也能把汉语的词类划分出来。
二、形态形态是指同一个词在造句时因其句法位置的差异而发生的不同变化,它也叫词形变化。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附加词尾:2.内部屈折:也叫语音交替,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