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学实训大纲

商品学实训大纲

《商品学》实训大纲《商品学》实训大纲前言实训教学任务和目的:《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大纲是按《商品学》教学大纲和《商品学》课程教材的基本要求编写的,是作为与《商品学》理论教学相配合使用的实训大纲。

可供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的学生学习使用。

《商品学》实训大纲是根据《商品学》课程的教学时数安排和学院现有基本条件的情况,提供了与课堂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实训内容,各专业可根据开课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其中涉及商品分类、商品质量、食品、纺织品与服装、包装材料与包装容器、商品检验技术和方法、商品养护技术等有关理论的12个具体实训项目。

每个实训项目不仅完整地叙述了实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而且对实训教学的内容,操作程序,场所或者用具的选择等都作了详尽的介绍,以达到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目的。

实训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对商品学实训课程的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商品质量的意识,提高学生识别商品、鉴定商品和管理商品的能力。

实训课是商品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掌握识别商品和鉴定商品的技能。

一、实训设计《商品学》实训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商品分类知识的学习,条形码的搜集与验证,识别常见伪劣商品,讨论商品标准的作用及其在工作中的使用,糖果的感官检验并依感官项目评定等级,熟悉食品、家用电器、服装等类商品标签,商品包装的设计与装潢,食品保鲜方法的选择,白酒的品评与鉴定,啤酒的品评与鉴定,茶叶品质的感官品评,纺织品燃烧法鉴别等12项内容。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调查、讨论和实际操作等寓教于乐的措施,加深他们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实现同时提高他们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实训教学的内容(一)商品分类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熟悉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线分类法与面分类法的优缺点等原理,掌握超市商品陈列过程中对分类标志的选择。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商品分类标志的选择原则与分类。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将学生分为两队(每对若干组)分别去南二环天客隆超市和红旗大街祥龙泰超市进行调查,搜集两个超市商品分类的情况,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每个超市的商品分类优缺点,每一组针对自己所调查的情况对超市商品分类方式提出整改建议。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南二环天客隆超市和红旗大街祥龙泰超市(二)条形码理论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搜集相关商品的条形码,掌握条形码的结构,种类,校验方法和应用等基本原理。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条形码的结构,种类,校验方法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搜集相关商品包装上标志的自代码,运用校验方法来进行计算。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校内或校外超市均可。

(三)商品质量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总结常见商品识别伪劣商品的方法,从而掌握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因素,伪劣商品及其特征的基本原理。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质量的基本要求,影响商品质量因素,伪劣商品及其特征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亲自去各个超市或商场进行访问调查,总结伪劣商品的特征和常见伪劣商品的识别方法,写出调查报告,提出超市或商场杜绝伪劣商品的建议。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校内或校外超市,各大商场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检查学生的调查报告并给出成绩(四)商品标准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通过课堂讨论商品标准的作用及在工作中使用它的意义。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标准的作用,在工作使用商品标准的意义,把握其与商品质量维护和监管之间的关系。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课堂分小组讨论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五)糖果感官检验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对糖果的感官检验,熟悉感官检验的分类和特点,熟记百分记分法的概念。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感官检验法的分类: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和听觉检验;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差别检验、使用标度和类别的检验、分析和描述性检验;商品分级方法百分记分法。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自己进行糖果的感官检验,在针对检验产品运用百分记分法作出商品分级,再与标准的糖果感官检验指标作比较。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进行实训项目教学的用具:各种品牌的糖果若干(六)商品使用说明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记录一些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从而熟悉食品说明性标签的内容和纺织品、服装的使用说明。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销售包装上的商品包装标志及商品的使用说明:食品标签内容和纺织品服装使用说明。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课下观察记录一些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总结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建议标注的内容和纺织品洗涤熨烫标志。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食品如方便面、面包、薯片、咖啡等的商品标签和服装的洗涤标识(七)商品包装的设计与装潢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设计几件商品的包装,掌握商品包装技法和商品包装装潢的技巧。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商品包装技法的选择和商品表面装潢。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学习完商品包装技法的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课上时间设计8个鸡蛋的外包装,一件玻璃容器的外包装,一台家用电器的外包装(要求文字说明包装技法和包装材料的选择)。

课下完成一件食品的外包装设计(要求考虑包装表面装潢,色彩协调,吸引眼球)。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课堂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学生的设计记入平时成绩。

(八)食品保鲜方法的选择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调查,总结不同的食品(面食、奶制品、豆制品、蛋类、蔬菜类、肉类、面包糕点类、水产品)在商场超市陈列中的保鲜要求,熟悉食品商品的防腐与保鲜技法。

食品商品的防腐与保鲜的原理:维持食品最低生命活动;抑制食品生命活动;运用发酵产物抑制腐败微生物的活动。

食品防腐保鲜的技法:低温贮藏;冻藏;干藏;化学防腐保鲜;气调保藏等。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学生通过调查,总结不同的食品(面食、奶制品、豆制品、蛋类、蔬菜类、肉类、面包糕点类、水产品)在商场超市陈列中的保鲜要求,写出调查报告。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各大超市或商场实训项目教学的考核方法:学生调查报告记入平时成绩(九)白酒的品评与鉴定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学习辨别白酒优劣的方法,品评不同香型白酒的风味。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⑴白酒香型的鉴赏:①酱香型②浓香型③清香型④米香型⑤兼香型⑵劣质白酒的鉴别:①色泽异常②气味异常③包装鉴别(3)假冒酒包装手段①真瓶假酒②劣酒真标签③假酒假标签④劣酒假标签(4)假冒酒包装鉴别瓶身瓶盖:真品,瓶身瓶盖有统一的标记;防盗盖完好无损,盖上图案、字迹牢固、清晰,皇冠盖外的胶帽封闭良好;用鼻闻嗅,无外溢酒香;瓶身玻璃质量好,无气泡,无色。

标签:真品,标签背面全印有批号,为蓝或红色;商标一般采用压鼓板印的烫金图案,摸上云有突凸感,字迹清晰,套印准确,色彩鲜明;商标上清洁,无污物,崭新;标签上还印有酒名、酒度、厂名厂址等。

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要求学生按照白酒的品评方法对白酒进行品评。

白酒品评的正确程序是先观色,其次闻香,再次尝滋味,然后综合色、香、味的特点判断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对白酒的嗅闻方法是:将酒杯举起,置酒杯于鼻下二寸处,头略低,轻嗅其气味。

最初不要摇杯,闻酒的香气挥发情况;然后摇杯闻强的香气。

凡是香气协调,有愉快感,主体香突出,无其它邪杂气味,溢香性又好,一倒出就香气四溢,芳香扑鼻的,说明酒中的香气物质较多。

属于喷香性好;一入口,香气就充满口腔,大有冲喷之势的,说明酒中含有低沸点的香气物质较多,属于留香性好;咽下后,口中应该仍留有余香,酒后作嗝时,还有一种令人舒适的特殊香气喷出的,说明酒中的高沸点酯类较多。

所谓的余香悠长,首先应鉴别酒的香型,检查芳香气味的浓郁程度,继而将杯接近鼻孔,进一步闻,分析其芳香气的细腻性,是否纯正,是否有其它邪杂气。

在闻的时候,要先呼气,后再对酒吸气,不能对酒呼气。

一杯酒最多闻三次就应该有准确记录。

最好用右手端杯,左手煽风继续闻。

闻完一杯,稍微休息片刻,再闻另一杯。

为了鉴别酒中的特殊香气,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⑴用一小块过滤纸,吸入适量酒液,放在鼻孔处细闻,然后将过滤纸旋转半个小时左右,继续闻其香,确定放香的时间和大小。

⑵在手心中滴入一定数量的酒,握紧手与鼻接近,从大拇指和食指间形成的空隙处,嗅闻它的香气,以此验证香气是否正确。

⑶将少许酒置于手背上,借用体温,使酒样挥发,嗅闻其香气,判断酒香的真伪、留香长短和好坏。

对酒的口尝方法:将酒杯送到嘴边,将酒含在口中,大约为4至10毫升,每次含入口中的酒数量,必须保持一致性。

先从香味淡的开始尝,由淡而浓,再由浓而淡,反复多次。

将暴香味或异香味的酒留到最后尝,防止味觉器官受干扰。

将酒沾满口腔,然后吐出或咽下。

用舌头抵住前颔,将酒气随呼吸从鼻孔排出,以检查酒性是否刺鼻。

在用舌头品尝酒的滋味时,要分析嘴里酒的各种味道变化情况,最初甜味,次后酸味和咸味,再后是苦味、涩味。

舌面要在口腔中移动,以领略涩味程度。

酒液进口应柔和爽口,带甜、酸,无异味,饮后要有余香味,要注意余味时间有多长。

酒留在口腔中的时间约10秒钟。

用茶水漱口。

在初尝以后则可适当加大入口量,以鉴定酒的回味长短、尾味是否干净,是回甜还是后苦。

并鉴定有无刺激喉咙等不愉快的感觉。

应根据两次尝味后形成的综合印象来判断优劣,写下评语。

对风格的评价:酒的风格,即酒的典型性。

各类型酒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1979年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将白酒划分为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小曲米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主要香型。

典型性是品评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对多种酒进行品评时,常常是将属于不同类型的酒分别编组品评,以便比较。

判断某一种酒是否具有应有典型风格并准确给分,首先必须掌握本类酒的特点和要求,并对所评酒的色、香、味有一个综合的确切的认识,通过思考,对比和判断,才能确定。

为了对各个酒的优劣、名次作出公正的评价,除了写出评语之外,常常采用评分法。

目前我国白酒评分制有100分制。

实训项目教学的场所:实训室实训项目教学的用具:各种香型的白酒适量对指导实训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熟悉所选酒的香型特点,鉴别真假酒的方法,掌控好学生的品评酒的数量。

(十)啤酒的品评与鉴定实训项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学习辨别啤酒优劣的方法,品评不同品种啤酒的风味特点。

实训项目教学内容:啤酒质量的鉴定方法:色泽10分,泡沫20分(起泡性、泡持性、挂杯性),香气20分,滋味50分实训项目教学的实训操作程序:啤酒的品评:首先倒出啤酒使得酒液和泡沫的比例在1 :1或2:1 ,并要使得泡沫顶端与杯口持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