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结构分析案例24页

商品结构分析案例24页

这家公司老总特纳闷:“我的熟食都是按照家庭 主妇的口味制作的啊,而且促销时段也选择在下午 4:00—6:00 的晚市,商品出炉时间控制在 4 : 00 左 右,以让商品新鲜,怎么还是不行?”所以他特别想 了解如何来诊断解决这个问题。
当我们在发现某些部门或品类的销售下滑 时,我们首先要想到的是:是否该类商品的构 成出了问题——顾客想要的没有,不想要的一 大堆?!
在本例中,以价格线作为横坐标,以销量作为纵坐标,通过采
用双峰分析法诊断 A 超市面包类商品构成,发现面包类商品在二 维图中基本成了一条直线,表明该超市面包类商品属于商品构成 中缺乏 A 类重点商品,整个面包系列走进了“好像什么都能卖一 点、但又好像什么都不好卖”的误区。
我们超市靠什么去吸引顾客、靠什么去激 发顾客购买,是靠商品又多又全吗?不是!因 为我们超市不能走进大而全的误区;是靠我们 的商品新奇特吗?不是!因为超市经营的是顾 客基本生活用品……我们超市吸引顾客的核心 点是让顾客省钱,以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 因而必须突出特价效应和氛围。
从该店商圈分析来看,其熟食的主流目标 顾客应是那些到广东寻梦的大学生们,他们住 在出租屋里,可能连锅都没有,刚毕业不久工 作非常卖力,每天下班时间基本在 6 : 00 以 后……在找准该类商品的目标客层——外地大 学生群体后,该店的熟食类商品构成与营销可 作如下调整:
1 )商品构成以满足广东家庭主妇为核心 的“广式口味”,转变成以满足外地大学生群 为核心的“全国风味”——湖南风味、四川风 味、潮州卤水、东北炖菜……具体操作方式可 采取联营抽成等方式,以弥补自身厨师的不足 (这一点学学运营好的大学风味食堂就行);
• 商品结构图分析法:价格线 VS 销售额
【案例5】
A 连锁超市门店中的面包销售非 常不理想,四五十个品种中,每个单品 都能卖一点,哪个都卖不好,整个销售 稀稀拉拉,该店的店长非常着急,如何 来诊断是不是商品构成出了问题?
在诊断和分析卖场的商品结构问题时,欧 美等国超市用得最多的是采取一种商品结构图 分析法。我们的一位同事在美国研修时,美国 零售业研究同行以沃尔玛( WAL-MART )、 塞夫威( SAFEWAY )等为例,说明这些美 国大企业如何利用商品结构图双峰分析法诊断 超市商品构成问题。一般我们以价格线为横座 标,以销售额 / 销售量为纵坐标进行分析,健 康的超市商品构成要求曲线必须是双峰状的, 而且必须前面低价位一个波峰高于后面高价位 的波峰。
超市销售不理想, 80% 的原因都是由于商品本身有问 题造成的!
超市销售发生问题,我们第一个应该考虑的就是:商 品构成是不是有问题?毕竟顾客是来买东西的,东 西本身不好的话,你怎样布局、怎样促销都是空的!
如何分析商品构成问题?
• 客层分析(外在分析) --- 商圈潜在客层构成 VS 卖 场客层构成
2 )商品构成以满足家庭主妇为核心的大 包装、大克数,转变成以满足年青人为核心的 小包装、即食性包装为主;
3 )商品出炉时由以满足家庭主妇为核 心的下午 4 : 00 左右,转变成以满足这些年 轻人为核心的晚 6 : 00 左右,以使得这些目 标顾客一到卖场就能买到新鲜出炉的商品;
4 )时段促销商品调整,由半成品配菜、 大包装促销品转化为以即食性小包装促销品主, 免费提供一次性手套服务……
经过系列商品与营销构成的调整,
该店的熟食部由原的滞销部门成为整个 店的领头羊,同时有效带动了其他相关 联商品的销售。因此当我们在抱怨某某 品类商品不好卖时,我们有没有设身处 地考虑过:是否该品类的目标客层定位 是否本身就错位了呢?目标客层与商品 构成定位本就是双胞胎,一错百错,多 米诺骨牌效应由此而来。
在现场诊断中,当我们问超市的目标顾客 是谁时,该门店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很清楚: 是家庭主妇。而当我们问到熟食类商品的核心 目标客层是谁时,开始出现五花八门的答案。
其实只要我们的门店管理人员愿意花些时 间在收银台或熟食柜前,观察观察顾客购物篮 ( BASKET )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多数超市 里的熟食主流客层并不是家庭主妇,而是以单 身人士、学生、双职工等年轻人为主。
如何按部门 / 品类分析商品构成问题? • 顾客 ABC 构成 vs. 商品品类构成
【案例4】
A 连锁超市最近新开了一家大卖场,该店商圈包 括一个大型居民区和广东一个典型的城中村——外地 大学毕业生到广东找工作时的出租屋集中地。
这家门店在生鲜商品经营上遇到了一个麻烦事— —生鲜品中初级产品的销售还不错,但是不管他们怎 么调整价格、怎么促销、怎么活性化卖相(生动化), 生鲜品中的加工制品,特别是熟食和面包一直销售很 不理想。
【案例1】 A 超市集团总店( 6000M2 )位于高校区附近,
其 5-10 公里内的潜在商圈客层构成如下:居民占 70% 、高校学生占 30% ;然而根据顾客调查和店长 现场观察,在该卖场消费购物的顾客中学生占 60% 以上,居民不足 40% !
这数据表明什么?其实目前该店遇到了一个典型 的商品构成问题:商品结构到底应如何倾斜的问题? 应该选择哪类客层为主流目标顾客?
【案例 2 】
A 连锁超市有各类门店数十家, 以总店为例,有效流转商品数达 10000 种,日均营业额 80 万左右。在 分析商品构成问题时,发现平均 5000 个单品实现了 40 万左右的销售额,这 表明该超市商品构成有问题吗?
【案例 3 】
该地另一家超市公司却出现了一个 相反的现象:前几天,该超市总经理打 电话过来说道:“我们超市在分析商品 构成时,发现了我们 10% 左右的商品 实现了 90% 以上的销售,这样 A 类商 品很突出了,没问题吧?”
上述 A 超市公司的商品构成由商品总部负 责,在现场调查分析中,当问到商品构成有问 题怎么办的时候?几乎所有采购业务人员及门 店人员的答复竟都是:“引进新品,淘汰滞 品。”
事实上,一个卖场的商品不好卖,首先要 考虑的是商品的构成哪里有问题,而不是哪个 商品有问题!试想,如果一栋楼不好卖,肯定 是整栋楼的设计出了问题(对于我们超市来说, 就是商品构成设计出了问题),仅仅抱怨砖不 好是没有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