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抗体药物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27T10:05:38.833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4月总第190期供稿作者: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导读]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陆瑶刘春亮刘冰冰刘波
(滁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徽滁州239000)【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

抗体药物中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白介素-1 阻断剂【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2-0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 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慢性关节炎性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理变化为滑膜细胞增生、扩张、充血,血管壁肥厚,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透明、变性等[1]。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通常采用的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是只能暂时缓解病情,不能根治疾病,而且长期使用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随着抗风湿药物和RA病理学研究的进展,近几年也出现了一系列疗效佳、副作用少的药物。

抗体药物起源于上世纪末,伴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抗体分子构成和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 出现了重组抗体药物。

通过深入了解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重组抗体药物可以针对炎性细胞的激活反应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过程,抑制过度的免疫病理学反应。

抗体药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等疗效较好[2]。

本文将对进十年来已上市的几种抗体药物在治疗类风湿方面的应用进行介绍。

1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 TNF)
1.1 Etanercept
Etanercept即重组可溶性TNF 受体融合蛋白( re-combinants TNF-R fusion protein) , 美国惠氏药厂产品,商品名Enbrel 。

Etanercept 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生产,由934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50000。

其作用机制为竞争性和血TNFα结合,阻断TNFα和细胞表面TNF受体结合,降低TNFα 活性[3]。

但是Etanercept 价格昂贵可能导致应用受限制。

1.2 Remicade
Remicade于1999 年11 月在美国FDA 批准与氨甲喋呤联合用于治疗那些氨甲喋呤治疗不彻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

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Remicade 对TNFα高度亲和性,可重构原炎症细胞素和抗炎症细胞素之间的平衡。

Remicade 的疗效,已在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

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腹泻、皮疹、咽炎、咳嗽等,目前认为Remicade 不论单独应用或与氨甲喋呤联用均可控制RA 的活动性,与氨甲喋呤联用不但可抑制Remicade 的免疫原性,同时有一定的协同作用[4]。

2白介素-1 阻断剂
2.1 Kineret
Kineret为Amgen 公司的产品,2001 年11 月14日获得美国FDA上市批准,用于对一种或多种缓解疾病的抗风湿性药物无效的中至重度的成年患者。

在RA 患者中存在过量的白介素-1 ,可引起炎症和关节损伤。

Kineret为首个重组的直接选择性白介素-1 阻断剂,可单用或与TNF 之外的抗风湿性药物联用,抑制RA 引起的炎性疼痛。

Kineret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通常为较轻微的红肿和疼痛。

但在临床试验中存在严重感染的风险[5]。

2.2 托西珠单抗(tocilizumab /RoActemra)
托西珠单抗属人源化单克隆抗体, 具有新型作用模式, 为白介素- 6受体( IL- 6R )阻滞剂。

2009年1月, 欧盟委员会批准了由中外制药和Roche两公司共同开发的托西珠单抗( tocilizumab /RoActemra), 用于治疗成人中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托西珠单抗的安全性也主要与其作用模式有关。

例如, 托西珠单抗会提高感染风险。

潜在的心血管风险有待今后临床的长期观察托西珠单抗对各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有作用。

合用甲氨蝶呤时, 托西珠单抗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 且不论患者既往是否接受过甲氨蝶呤、其它合成肿瘤坏死因子阻滞剂的治疗[6]。

综上所述,近十年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体药物的研究发展非常迅速。

TNF 抑制剂以及白介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出现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带来了希望,新的抗风湿药将改善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改善他们的预后。

在未来的新药研究中,能够缓解关节炎症状又不会引起其他感染、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的药物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理的逐步明确,将会研制出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抗风湿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李瑞宗. 类风湿关节炎之病理表现150 例与免疫组化5 例观察[J]. 中华骨科杂志,1989 ,9 (1) :350 [2]Weinblatt M E, Keystone E C, Furst D E, et al. Long term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dalimumab p lus methotrexat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RMADA 4 year extended study. Ann Rheumatic Dis, 2006, 65 (6) : 753~759 [3] Weinblatt M E ,Kremer J M ,Bankhurst A D ,et al. A trial of Etanercept ,a recombinant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 : Fcfusion protein , in patients with RA receiving MTX [ J ] .New Eng J Med ,1999 ,340 (4) :253 [4]董怡.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生物制剂的认识和看法.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2000,6,4(3):133-134. [5] Moreland L , Gugliotti R , King K, et al. Results of a phase-I/ II randomized , masked , placebo2controlled trial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211 ( rhIL211) in the treatment of subjects with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 [J ] . A rthritis Res ,2001 ,3 (4) : 247 [6]新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托西珠单抗.上海医药[J].2009,30(8):35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