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体素描教案

几何体素描教案

具体如下:
1、打轮廓阶段:
任务:确定构图,打准轮廓。
构图:位置要适当,大小要合适
轮廓:内外轮廓一起画,通过定点,把握基本形。再通过“穿透性”画准其结构、形体、透视等关系。
2、形体塑造阶段:
任务:运用明暗造型手段,表达形体在空间中的结构关系和体积关系。
3、深入刻画与调整
四、作品欣赏
【三】、课堂练习
(一)对照摆好的几何体作起形练习
专业课(备课专用)
课题:石膏几何模型写生———柱穿锥的起形训练
授课教师:张兆红
教学对象
综高一(6)班
班级人数
38人
学时
1
教学目标
运用规范的写生方法,表现几何体的形体、结构、空间等相互关系
知识
技能
态度
1、柱穿锥的结构特征
2、柱穿锥的明暗变化规律
1、熟练掌握圆面透视的表现方法
2、能够运用规范的写生步骤完成柱穿锥的起形。
2、引出课题
学生:
1、思考问题
2、回答问题
教师:
1、讲解新课
学生:
1、通过观看课件,理解基本概念
2、接受新知识的讲授
教师:分配任务
学生:写生训练
【四】、课堂小结(学时分配:min)
1、形体结构与明暗变化规律
2、写生的方法步骤
教师:
总结
学生:
回顾
【五】、布置作业(学时分配:min)
完成课堂练习(二)
巩固并强化基本功
一、柱穿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二、明暗变化规律
三、写生步骤
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与主要内容
具体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学时分配:min)
复习内容:
1、上节课的作业情况
欣赏与提问
导入新课:
石膏几何模型写生———柱穿锥的起形训练
【二】、新授(学时分配:min)
一、柱穿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一)形体分解
本节课是为了提高学生对圆面透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规范写生步骤而开设的,这既是对前几周单一几何体写生总结,又能加深学生对几何体的明暗变化及结构的理解。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通过欣赏、讲解、展示、学生实践、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学生对写生几何体的观察、分析,从而起准其形体关系。
板书设计:
石膏几何模型写生———柱穿锥的起形训练
教师:展示作业
学生:记录作业及要求
教学反思
1、圆锥体
2、圆柱体
思考:上述两个形体的结构是什么?
(二)圆面透视
1、表现
2、展示(教师示范)
二、明暗变化规律(体面关系)
(一)符合曲面形体的变化规律
思考:“三面、五调子”分别指的是什么?
图片展示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二)图片展示柱穿锥几何体的明暗变化规律
讲解两条线:交界线、边缘线
三、写生的方法步骤
“整体——局部——整体”
要求:抓住形体的结构及穿插关系,保留辅助线
(二)将起好的形体按照明暗变化规律进行塑造
1.了解自己作品的优缺点。
2、学生通过回顾以前的知识,利于接受新知识
1.理解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熟悉圆面透视的表现及运用
3、掌握明暗变化规律
4、熟练掌握作画的步骤
对理论知识的运用
教师:展示上节课有代表性的学的作品,
1、提出问题:
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教学重点
与难点
重点:明暗变化规律及写生步骤与方法。
难点:圆面透视在柱穿锥几何形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1、讲授法、多媒体展示法
2、以组为单位的实践法
教学资源
画室、多媒体课件、石膏几何体
教学设计
说明
石膏几何体写生作为基础素描造型训练的第一个基础训练课题,其课题的目标就是要为培养和提高素描造型能力打好基础。要学习运用形体结构观念、透视变化规律、明暗变化规律去观察、认识写生对象,并作出正确的判断。在石膏几何体写生的造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习和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规范的写生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