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飞天凌空》教案

《飞天凌空》教案

《“飞天”凌空》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特写的有关知识,明确新闻特写的一些特点。

2.认真阅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而生动的语言。

3.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法与学法
教法:1、启发法,以读引领,在读中感知。

对于难懂之处,引导学生朗读或默读加深理解,让他们受到启发,实现顿悟。

2、对话法,对于有难度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加强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发动交流,在对话中实现突破。

引领思考,促进理解.
学法:1、批注法,在阅读中圈点勾画,简要批注自己的探究成果,对语言、人物、情感、思想和主旨进行分析与探究,加深理解。

2、合作法,学会自己发现问题,并在小组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赏析语言、把握情感、理解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发表于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报》,由夏浩然,樊云芳采写。

仅540多字的特写。

记者别具匠心地选用了百余个动词,堪称精当运用动词的新闻经典范文。

今天再来读它,依然觉得比赛像刚发生在昨天一样,现场动态感十足,是那
样的真切感人,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新闻,而且还具有美学价值,因此作品被评为全国好新闻一等奖。

2、字词
优雅(yǎ)掠(lüè)过翘(qiáo)首屏(bǐng)息
一刹(chà)那慷慨(kǎi) 悄(qiǎo)然
翘首:抬起头来。

屏息:暂时抑止呼吸。

酷似:好像。

慷慨:大方,不吝惜。

轻盈:形容女子动作、姿态轻柔优美。

由衷:指衷心的,出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

二、感知课文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
思考:新闻中那些内容表现了标题中的“飞天”一词?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新闻在课本上进行圈画。

(起跳如飞-----轻舒,上举,轻登,飞去,托住,衬着,翔舞
腾空如飞-----旋风般,如流星,从容不迫,前伸,绷直
入水如飞------展开,轻盈,笔直,拥抱,悄然不惊)
2、再读课文。

思考: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记叙的?能不能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来记叙的,“飞天”前,“飞天”,“飞天”后
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吕伟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准备跳水。

第二部分(2-4):细致刻画吕伟起跳、腾空、入水的跳水动作。

第三部分(5-8):写了观众的反应和赞叹以及现场的气氛。


三、探究拓展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注意:新闻六要素)
(16岁的中国女运动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十米跳台跳水比赛中以优美的姿态成功赢得了冠军。


2、本文以《“飞天”凌空》为题对运动员进行了“飞天”特写。

你觉得作者笔下的“飞天”美在哪里?
(主要体现在起跳、腾空、入水三个步骤的美,分别是起跳之轻,腾空之疾,入水之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本新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探究写法,品味语言
1、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集中笔墨描写了运动员的跳水过程,你最欣赏的是哪个地方?用“我最欣赏的是----如-----”这样的句式进行回答。

⑴示例:我最欣赏其中的动词使用,如:“舒”“举”“蹬”“衬”“飞”
一系列动词,准确而形象地表现出了她的起跳。

“翻腾”“转体”“展示”“伸”“绷”,这些动词具体而生动地表现了他的腾空。

“展开”“插进”两个动词,细腻地展现了他的入水。

这些动词的准确使用,把运动员飞天一般的表现写的活灵活现。

⑵示例:我最欣赏其中的比喻,因为这些比喻赋予人物神韵,让他的比赛过程充满了美感,令人赞叹。

起跳时,作者把运动员比喻为“凌空翔舞的飞天”,腾空时,把她的转体比作旋风,形容他动作的迅速则比喻为流星,入水时则比喻为“笔直的剑”。

小结:这些动词的运用和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都是对运动员的动作的描写,也就是正面描写。

2、这篇文章除了正面描写,还运用了侧面描写,请找出来进行分析。

⑴示例:我找到了开头,作者不光写人,还写了景物和场面,写白云“似在她的头顶漂浮”,写飞鸟“掠过她的身旁”,写观众“一起翘首而望,屏息敛声”,这些苗这些景物描写和场面描写衬托人物出场的静,为后面跳水的精彩动作作出了充分的铺垫。

⑵示例:我找到了相关的语言描写,一名外国记者跳起来的赞叹,一个印度观众惊讶不已的赞美,语言简单,赞叹之情却很强烈,因为作者两处都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对这一情感表达加以强调,这两处侧面描写,突出衬托了中国跳水运动员的表现,无比精彩,引人注目。

3、探究爱国主题
思考:作为一名中国运动员,吕伟的成功有什么样的意义?
示例:吕伟的成功就是中国人的成功,祖国的成功,他赢得了金牌,
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为祖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三、拓展延伸
拓展活动,我与明星面对面。

情景设置:吕伟赢得了金牌,夺得了冠军,在他闪光的金牌上凝聚着她的辛苦与汗水。

假如吕伟等国家队金牌得主来到了咱们学校,他们承担着宣传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

问题要求:作为学校的一名小记者,想一想:你要怎样提问?明星们将会怎样回答?请同桌之间分别扮演小记者和明星,为大家表演这次采访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