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式的英雄主义

西方式的英雄主义

西方式的英雄主义
对于我来说《勇敢的心》是一部烂片,内容与历史事实相去甚远,几乎充满了好莱坞英雄主义影片的所有糟粕。

叙事起伏,故事的完整度,甚至是主人公的表演都远远达不到一部奥斯卡获奖影片该有的水准。

但他又有电影最重要的一点——动人!它成功地触发了观众某种思考,以及让人在感动中汲取到摄人心魄的力量。

电影《勇敢的心》最无法忽视的必须提及的两个要素就是“性”和“暴力”。

正是因为这两点被英雄大片滥用的二要素让不少牙尖嘴利的影片人把这部片戏作“一滴精液撑起的世界”。

但“性”与“暴力”恰恰是美国文化甚至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人们经常诟病的好莱坞电影的色情和暴力。

即使严厉冷酷的基督教也未能完全驯服骨子里狂暴热烈的西方人,他们总是在试图挣脱这条精神上的锁链,恢复作为一个蛮族人那种酷烈粗放的个性,那种对于荣誉与胜利的崇拜,那种试图与天公试比高的狂妄,那种不可抑制的对于肉体的欲望。

《勇敢的心》就是这样一部典型的美国式或者该说是西方式的英雄主义电影。

电影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战争,无论是单枪匹马还是集团作战。

这些血腥暴力的画面都让人热血沸腾。

电影中男人的神经和肌肉都是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无论是罗马雕塑中张力十足的筋肉,还是典型的西方艺术作品中那种几乎崩断神经的对于灵魂与头脑的拷打,这种文化总是在追求一种极致的目标,无论肉体,精神,他们都要诉求最彻底的答案,甚至不惜毁灭。

这是一种像斗兽场一样的精神,竟然我们相遇在此,不打架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杀了他,获得胜利自由,你就是英雄!这种恢弘与荣誉,血腥与杀戮,自由与奴役的结合,还有那种戏剧性的狂欢就是西方人的个性所在。

人生当作一个悲剧,这是东西方都具有的观念,但是正如哈姆雷特所说的,究竟是挺身反抗还是默然忍受,两种文明选择了不同的道路,这是两种文化的分水岭。

西方人自由的天性和思辩逻辑不允许他们逃避到一种冥想与半死亡的生存状态中去,而是力图以一种西西弗斯的精神去不断的抗争,去责问天意,他们个性中具有黑格尔说的坚硬的理智,不许逃避,不许自欺,要勇敢的直面惨淡的人生。

用生命换取自由手段在西方人看来,生命就是注定的悲剧,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何必要畏惧死亡呢,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挺身反抗,反正都是死,所以要光荣的死去。

这是一个战斗的民族具有的价值观。

他们蔑视那种明哲保身和龟缩式的老人的智慧,因为他们是战士,是强盗,不是隐逸山林的智者和守着老婆孩子三十亩地的农夫。

就像电影里华莱士的那一段台词“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

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的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这部影片体现了西方文化中性与暴力,人性的复杂与阴暗,乱伦的暗示这是他们欲望几乎不可抑制的集中体现。

而作为英雄式电影的典型,这部电影正是反映了西方人心中对英雄的要求。

在他们心中英雄追求的正是生命的悲剧意识所显示的美和酷烈,胜利固然值得称颂,但是失败的战士永远是他们永恒的英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