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

盐类水解方程式书写

一、盐类水解方程式的书写一般要注意一下几点:(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是中和反应的逆反应,由于中和反应趋于完成,所以盐类的水解反应是微弱的,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一般不写“=”,而是写“=”。

由于盐类的水解程度一般都很小,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气体,因此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中一般不标或“V的气标,也不把生成物(如NH・HO H2CO等)写成其分解产物的形式。

(2)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水解是分步进行的,且以第一步水解为主,例如N Q CO的水解:第一步:CG2「+缶0^= HC0 + 0H「、第二步:HCO +缶^= HCG + OH「。

多元弱碱的阳离子水解复杂,可看做一步水解,例如Fe3+的水解:Fe3+ + 3H2^= Fe(OH)3 + 3H +。

(3)多元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既有水解倾向又有电离倾向,以水解为主的,溶液显碱性;以电离为主的溶液显酸性。

例如:HC0、HPOT在溶液中以水解为主,其溶液显碱性;HS0、H2PQ「在溶液中以电离为主,其溶液显酸性。

(4)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组,一般来说水解都比较彻底,由于不形成水解平衡,书写时生成物出现的沉淀、气体物质要标明状态,即标上”符号,中间用“==”连接,女口NaHC昭液与A12(SQ4)3溶液混合:Al + 3HCO 一AI(OH) 3( + 3C04,和此类似的还有:AI3+与CO2「、HC0、S2_、HS、SiO32「、AIO2「; Fe3+与CO2「、HC0、SiO32「、AIO2 ; NH+与SiO32「、AIO2一等。

注意一定要利用电荷守恒将其配平,看反应物中是否需要加水。

二、盐类水解的应用(1)分析盐溶液的酸碱性,并比较酸碱性的强弱,如相同浓度的NaCO、NaHCO溶液均显碱性,且碱性Na2CO> NaHCO(2)配制某些能水解的盐溶液时要防止水解,如配制FeCb溶液时,要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3)将活泼的金属放在强酸弱碱盐的溶液里,会有气体产生,如将镁条放入NHCI溶液中会有放出。

(4)热的纯碱溶液有较好的去污能力,是因为升高温度促进盐类的水解,使纯碱溶液的碱性增强,加速了油污的水解,故热额纯碱溶液去油污的效果更好。

(5 )明矶净水,将明矶溶于水能生成胶状的氢氧化铝,能吸附水里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

(6)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就是利用强酸弱碱盐与强碱弱酸盐的强烈的应用,如饱和的硫酸铝溶液与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后的离子方程式为:AI3+ + 3HCO3 一==AI(OH) 3 J + 3CO2 f,现象为白色沉淀和大量的气泡产生,由于CO的存在故可起到灭火作用。

(7)铵态氮肥使用时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因为草木灰中主要含有KCO,其水解显碱性,与铵盐中的NH+反应。

(8)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时需要考虑盐类的水解,能发生双水解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9)分析某些盐溶液不能用蒸发结晶法获得的原因,如AICI 3溶液蒸干灼烧得到的是Al 2O3 而不是AICI 3固体。

酸性强弱排序HCIO>HI>HBr~ H2SO>HCI>HCIO B>HNO (以上为强酸) >HGO(草酸)>HSO>HPO4>CH3COCOOH(丙酮酸)>HNO以上为中强酸)>HF>HCOOH>H6Q(孚L酸)>GHCOOH苯甲酸)>CHkCH-COOH丙烯酸)>CH3COOH>S b COOH(丙酸)>C17H33COOH(油酸PC17H5COOH (硬脂酸)>HCO>H2S>HCIO>HBQ>HSiO3>C6H5OH (苯酚)>HCO练习例1浓度为O.1mol/L 的8种溶液:①HNO②HSQ③HCOOH④Ba(0H)2 ⑤NaOH⑥CHCOONa⑦KCl⑧NHCI溶液pH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写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相同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各种电解溶液的pH值大小比较有以下一般规律:(1)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酸及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其pH值的关系一般是:二元强酸v—元强酸v弱酸v水解显酸性的盐溶液(2)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碱及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其pH值的关系一般是:二元强碱>一元强碱〉弱碱〉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

(3) 强酸弱碱盐,碱越丝状,水溶液酸性越强;弱酸强碱盐,酸越弱,溶液碱性越强。

(4) 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多元弱酸及其盐水溶液的pH关系是:以HPQ为例:v H3PQ v NaHPQ v NaHPQ k Ne b PQ.答案:②①③⑧⑦⑥⑤④。

例2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A. 生成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C •弱酸与弱碱溶液反应D •一元强酸溶液与一元强碱溶液反应[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思维的敏捷性与严密性。

若酸、碱均是强酸、强碱,则由pH知酸溶液的c(H +)=碱溶液的c(QH-),故等体积混合时恰好中和生成强酸强碱盐,该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与题意不符,故D选项错误;若酸是弱酸,碱是强碱,则等体积混合后,酸明显剩余,其物质的量远大于所生成的弱酸强碱盐,因此,盐水解导致的碱性远小于酸电离产生的酸性,所以B项正确。

A项具有极强的干扰性,很多同学错选了A原因是只注意到了A项中明显的“强酸弱碱盐”水解产生的酸性,而忽视了该条件时弱碱大过量对溶液性质的决定性影响。

答案:B例4 •明矶溶于水所得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SO42—]=[K +]=[AI 3+] > [H+] > Qi]B. [SO42—] > 2[K+] > [Al 3+] > [Ol] > [H +]12—+ 3+ —+C. 一[SO4 ] > 2[K ] > [Al ] > [OH ] > [H ]2D. [SO42—]+[OH —]=[K+]+[AI 3+]+[H +]解析:明矶为KAl(SO4)2 • 12H2Q溶于水店,K, SQ2—均不水解,但Al3+要水解,故[K+] >[Al 3+],溶液呈酸性,结合该盐的组成,可知C正确,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守恒的方程式为:2[SO42—]+[OH —]=[K +]+3[Al 3+]+[H +]故D错误。

例5•普通泡沫灭火器的换铜里装着一只小玻璃筒,玻璃筒内盛装硫酸铝溶液,铁铜里盛装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使用时,倒置灭火器,两种药液相混合就会喷出含二氧化碳的白色泡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离子方程式是.(2)不能把硫酸铝溶液装在铁铜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般不用碳酸钠代替碳酸氢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1) Al 3+与HCQ—发生双水解反应。

3 ——Al +3HCO ===AI(OH) 3 J +3CO f(2)Al2(SO4)3溶液因水解呈酸性,含腐蚀铁铜,Al 3++3HO AI(OH) 3+3H+ +FeJ +Fe2++Hd(3)与酸反应返率NaHC9 N32CO;产生等量CQ时,消耗Al3+量:Ns t CO> NaHCO等质量的NaC(3> Ns t HCO分别与足量AI3+反应,生成CO量NaHCO Ns t CO例6 •①碳酸钾与水溶液蒸干得到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al(SO4)2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③碳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

④亚硫酸钠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⑤氯化铝溶液蒸干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盐酸与硫酸各1mol/L的混合酸10mL,加热浓缩至ImL,最后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 。

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范围较广,除了盐的水解外,还应考虑到盐的热稳定性,还原性等。

①&CO,原因是尽管加热过程促进水解,但生成的KHCO和KOH反应后又生成K a CO。

②KAl(SO4)2 • 2H2O,原因是尽管Al 3+水解,但由于H2SQ为难挥发酸,最后仍然为结晶水合物。

注意湿度过度,会脱去结晶水。

③BaCO Ba 2(HCO) 2 BaCO 3 J +CO f +HO④NazSQ, 2Na2SO+Q===2NaSC4⑤Al(OH) 3,加热,使HCI挥发,促进水解进行到底⑥HaSQ溶液,HCI挥发.实战演练一、选择题1. 常温下,将甲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所得溶液pH=7,则此溶液中A. c(HCOO) > c(Na +)B. c(HCOO) v c(Na +)C. c(HCOO)= c(Na+)D. 无法确定c ( HCOO)与c ( Na+)的关系2. 在常温下10 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入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 (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c(A _)=c(K +)B.c(H+)=c(OH「)v c(K +) v c(A「)C.V 后》20 mLD. V 后w 20 mL一 13.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0.1 mol • L )的弱酸HX与Na X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错误的是A. c ( Na+)+ c ( H+)= c (X「)+ c (OH )B. 若混合液呈酸性,则c (X「)> c (Na+)> c ( H X)> c (H+)> c (OH)C. c (H X) + c (X「)= 2c ( Na+)D. 若混合液呈碱性,则c ( Na+)> c (H X)> c (X「)> c (OH )> c ( H+)4. 将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某弱酸HX溶液与Na X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后溶液中 c ( Na+ )> c (X「),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c (OH)< c ( H+)B.c (HX) V c (X「)C.c (X「)+ c ( H X)= 2c ( Na+)D. c ( H X) + c ( H+)= c ( Na+)+ c ( OH5. 某酸的酸式盐NaHY在水溶液中,H Y「的电离程度小于H Y「的水解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