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2017最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治疗进展
最新2017最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治疗进展
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由于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 管内大量血浆小分子蛋白、液体渗漏至组织间隙 ,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休克。
因此,补液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提高 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重要器官供氧极为重要。
18
17.11.2020
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7
17.11.2020
三、临床分期
3、恢复期: 由于细胞膜电位的恢复以及钠泵功能的再建,
液体由间质间隙回到血管间隙,病人表现为循 环趋于稳定,只需少量的输液即可维持血压, 脉压增大,尿量明显增加。有些病人可能出现 短暂的高血压症状或心、肺功能不全。
8
17.11.2020
四、病因
引起CLS的病因,常见有创伤、脓毒症、DIC、 体外循环术后及再灌注损伤、毒蛇咬伤、急性肺 损伤或ARDS、烧伤、重症胰腺炎。
患者原发病未能有效控制,内环境紊乱,或病 程中出现一些并发症而使病情加重是CLS的易 患因素。
13
17.11.2020
1、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治疗CLS的同时,应从根本上祛除诱发病因, 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防止毛细血管渗漏的发 生
同时开放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 压、血气分析等,观察补液情况及病情变化
16
17.11.2020
2、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免疫功能
若发生严重低氧血症,为避免组织器官因缺 氧而诱发器官功能衰竭,可行机械通气。机械通 气策略与ARDS时一致,增加呼气末正压,延长 吸气时间。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急性期CLS有明显 效果,预防性给药可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的 生存率。
17
17.11.2020
若存在肾功能损伤,应监测尿量;有条件者应 检测肌肉间压力,防止并发筋膜间隔综合征。
14
17.11.2020
1、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筋膜间隔综合征 系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隙内的进行性 病变,即由于间隙内容物的增加,压力增高,致间隙 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
症状:疼痛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 体征:肿胀、压痛及肌肉被动牵拉是本病重要体征。肢
11
17.11.2020
七、治疗
1、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器官功能支持 2、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免疫功能 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4、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渗漏程度 5、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12
17.11.2020
1、祛除诱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引起CLS的病因较多,最为常见的有脓毒症、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多发 创伤及急性肺损伤(ALI)等。
10
17.11.2020
六、诊断
目前诊断CLS主要根据存在的诱发因素、临床 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如存在引起SIRS或脓毒症 的因素,出现全身性水肿、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 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补充 小分子晶体物质后水肿更加严重等,可临床诊断 CLS。
此外还可进行:1、组织间隙压力测定 2、间质液成分分析
4
17.11.2020
二、临床表现
CLS最典型的临床症状是全身组织水肿,水肿 首先出现在皮下组织疏松处,以眼球结膜出现最 早,然后面颈部出现水肿,以后躯干和肢体才显 现,并逐渐加重,同时伴有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和心包积液等浆膜腔积液。
严重时出现脏器水肿,水肿的脏器功能下降。 肺水肿弥散功能下降,出现呼吸衰竭;心肌水肿 ,出现心衰;肾脏水肿,出现排尿困难。概念
一般认为它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 渗透性,血浆迅速从血管内渗透到组织间隙, 引起迅速出现的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 症、有效血容量急剧下降、血压及中心静脉压 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严重时可发生 多器官功能衰竭。
3
17.11.2020
二、临床表现
主要为全身性水肿,初期以眼结膜、四肢、 躯干为主;晚期以内脏器官水肿为主;CLS的 严重后果是肺泡水肿,气体交换受限,组织缺 氧,进一步加重毛细血管损伤,最终导致 MODS。
体肿胀是最早体征,皮肤肿胀明显,常起水疱。
15
17.11.2020
2、改善低氧血症,提高免疫功能
CLS在肺部主要引起肺间质渗出、水肿,使肺 顺应性降低,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导致低氧血症。
CLS在肺部表现为与ARDS相似的病理过程, 均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的肺间质水肿、肺 顺应性下降,应采用较高的吸入氧浓度以保证组 织供氧。
临床最常见的是脓毒症,在ICU中,发生CLS 大多数系脓毒症所致,在内毒素及炎症介质的作 用下出现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广泛损伤。
9
17.11.2020
五、发病机制
1、毛细血管静水压增加 (细胞外液容量增多、毛细血管扩张) 2、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创面渗出、血液稀释、渗漏至组织间隙) 4、淋巴回流受阻
5
17.11.2020
三、临床分期
1、渗漏前期: 该阶段主要指创伤或休克救治早期,为了维
持循环稳定而大量输血输液的过程。此期病人 最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有效血容量不足,严重低 血压,不快速或大量补充血容量常难以维持基 本生命体征。
6
17.11.2020
三、临床分期
2、渗漏期:
由于毛细血管膜通透性改变,淋巴回流受阻, 使大量液体存留于组织间隙,从而使血容量缺 乏更加严重,临床表现为持续发展的低血压, 尿量减少,以及由头面部、颈、四肢至躯干迅 速形成的全身性肿胀。严重时常伴肺、脑、等 脏器水肿的症状。也可伴胸腔积液、腹水和心 包积液。
临床常用的扩容液体有胶体液和晶体液两大类。
胶体扩容液包括:天然血浆制品和人工血浆代用 品。前者主要是白蛋白,后者常用的有右旋糖酐 、明胶和羟乙基淀粉; 晶体扩容液有:乳酸林格液等
19
2017最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 征治疗进展
一、概念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又称Clarkson综合征,是指 由于各种致病因子造成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引起大量血浆蛋白及水分渗 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组织间隙水肿、低蛋 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急性肾缺血等一组临 床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