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8)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脓毒症时与毛细血管渗漏 密切相关。
发病过程
正常生理条件下:水和电解质可通过毛细血管屏障,白 蛋白等分子量稍大物质不能通过。 病理情况下:如严重的感染、创伤、休克等因素 1.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过 度激活,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介导免疫反应的参与,引 起SIRS。 2.在炎性介质作用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细胞 皱缩,细胞连接分离、细胞之间距离增加、吞饮泡活动 增强,数量增多,体积变大,以及基底膜断裂,出现裂 隙,毛细血管运输通道的孔径增大、而且在内皮细胞出 现跨胞浆孔道、血管通透性增高,
中常出现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同时也是影响抢救成功的因素之一,为提高对本病的认 识现就CLS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进行概述。


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高渗透性 病变,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引起
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肺水肿、血
液浓缩、血压及中心静脉压降低、体重增加,
• 衡量氧弥散的指标:有氧的弥散系数、弥散距离、 毛细血管密度、血流和组织氧耗。可直接测定微 血管中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SaO2),
毛细血管的功能-滤过
• 滤过(filtration) 水经毛细血管壁移动的方向和 多少,取决于穿膜的静水压和胶体渗透压,按 starling理论:


Qf=K[(Pc+πi)-(Pi+πp)]
病理生理
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病理改变和临床基本一致。在众多症
介质中,有的能使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在水肿的发生和发
展中起重要作用。血管内压增加常和渗透性增加同时存在, 使水肿程度加重。
炎症介质来源于二大类:即组织源性和血浆性。组织源性
介质有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白三烯,血小板活化因子, 溶酶体成分(酶性的有酸性白细胞激肽,弹性蛋白酶,糜蛋
15~20μm,无平滑肌细胞,由内皮细胞和周边细胞 构成; • ② 集合微静脉(collecting venules),口径 35~45μm,偶有或无平滑肌细胞出现;
• ③ 引流微静脉(draining
微静脉系统(venular 完整的平滑肌细胞。
venules),或称弓形
system),有
arcade
间距离(交换距离)变大时(组织水肿、毛细血管密度
减少)才有弥散限制。随着分子增大弥散更加受限,分 子量>60000道尔顿时弥散作用最小。
毛细血管的功能-弥散
• 水和小分子物质在血浆和间质液之的交换也靠弥 散。弥散靠浓度差调节。弥散为双向活动,水只 是溶媒作为载体而运动。对于营养物质、氧、废
物和二氧化碳纯粹是靠弥散交换。
发生CLS的患者,其体内均缺失一种C4A的
基因。95.5%的人群都拥有该基因,一旦
“缺位”,人体免疫力会下降。易发生CLS。
此项研究引起国内外的关注。
微循环结构
微循环包括: 微动脉 毛细血管 微静脉
微循环结构-微动脉
微动脉不断分支,越来越细,分为:1、2、3、4级微 动脉(即A1、A2、A3、A4)。按解剖名称分为: • 喂养微动脉(feeding • 弓形微动脉(arcade arteriole)、 arteriole)、
(engraft复过程中,以发热、皮 疹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又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见于自体或异基因造
血干细胞移植。多种效应细胞和细胞因子的相
互作用是形成植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皮质激素 治疗有良好疗效.


5.体外循环术后:(尤其是婴幼儿术后,发生率
病理生理
• 病理生理:
• 基本病理生理基础是毛细血管渗漏,血浆蛋白及胶 体液漏到血管外间隙,造成组织水肿。 • 引起水肿的血浆白蛋白临界值约2.0g%。组织液中 的蛋白浓度通常为0.1~3.5g%,约为0.67kPa的
胶体渗透压。CLS时,水肿液中蛋白质浓度可达到
3~6g%,远超过血浆蛋白质浓度。
总蛋白<6mmol/L、白蛋白<4mmol/L
临床表现(3)
• ARDS的发病机理复杂,各种病因可直接或通
过炎症反应,损伤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Ⅱ型上 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损伤后,通透性增加,水分及大分子 蛋白质转移到血管外,引起间质性和肺泡性肺 水肿。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损伤使表面活性物质 生成障碍,肺泡的表面张力增加,使肺泡萎陷
出现全身水肿、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
增加、血液浓缩、低蛋白血症、补充小分子晶体
物质后水肿加重等表现进行临床判断。

断(2)
• 据文献报道CLS诊断的金标准为输入白蛋白后, 测定细胞外液菊芬分布容量和生物电阻抗分析, 观察胶体渗透压的不同反应,此方法安全、无 创、,但需昂贵的设备而难以普及。 • 总渗透压:T37°c常人约为300Osm,近7 个大气压。 • 分为:晶体渗透压(葡萄糖、尿素、电解质等) 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蘅;胶体渗透压(血浆蛋白 等大分子物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前者远 大于后者。
(3)中心静脉压在原基础上降低3~5mmHg;
(4)血压极不稳定,下降明显,需增加较大剂量儿 茶酚胺类药物及增加胶体入量来维持循环; (5)尿量减少(<2ml.kg-1.h-1),甚至无尿而行 腹膜透析;
临床表现(2)
(6)室上性心动过速(>180次/min); (7)低血氧,氧合指数≤200,>250; (8)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9)中至大量胸、腹腔积液。 (10)实验室检查:血浆蛋白检测均降低,
血管总面积约6000m2
4.其交换转移方式有三种,即弥散、滤过和泡饮。
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


毛细血管的功能-弥散
• 弥散(Diffusion)是物质经毛细血管交换的主要方式
• 物质弥散是否受限,与其脂溶性、分子量、内皮微孔形
态、分子上电荷与内皮电荷之间关系等有关。 • 脂溶性分子如氧和二氧化碳与内皮脂膜有高度亲和力, 弥散不受限; • 非脂溶性小分子很少受限,只有当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
•阳离子蛋白和阴离子蛋白,通过刺激组胺释放,增加血
管通透性。
临床表现(1)
临床常见许多危重患者全身严重水肿,但同时 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经常规补液治疗只能 使血压短时间上升,但很快又出现循环血容量 不足,且全身水肿进行性加重并形成恶性循环。 该现象是由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引起。
临床表现(2)
婴幼儿心脏术后并发CLS: (1)皮肤、粘膜水肿进行性加重; (2)眼泪溢出增多并呈血浆样;
并加重肺水肿。
总之, CLS主要表现全身性进行性水肿、低蛋 白血症、肺水肿、多腔积液、血液浓缩、血压及 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若不及时处理或 处理不当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CLS进行诊断。
断 (1)
• 目前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对 • 只能依据临床存在引起SIRS或脓毒血症的因素、
发病过程
3.同时后毛细血管小静脉收缩增高毛细血管内的压力,毛细 血管壁渗漏进一步加大,使本来不能通过毛细血管的白蛋白 等胶体物质漏出毛细血管,进到组织间隙,
4.血管内白蛋白渗漏到组织间隙,引起组织间隙胶体渗透压
升高,血管内水分迅速进入组织间隙,造成间质水肿,全身 性浮肿、胸、腹腔渗液、有效循环血量下降。间质水肿, 5.使氧分子自毛细血管向组织细胞弥散的距离增加,进一步 加重了组织缺氧,导致器官功能紊乱。
其中Qf为液体滤过系数,K为毛细血管滤过常数、 Pc为毛细血管静水压、Pi为间质液体静水压、πi为血 浆肿胀压、πp为间质液体肿胀压。当总值为正时,则 发生滤过;总值为负时,则发生吸收。像滤过是靠压 差作为驱动力。
毛细血管的功能-泡饮
• 泡饮: 毛细血管内皮上存在一些微小的泡饮小泡,可 从管壁一边纳取物质,通过“热动能”穿过内皮细胞, 把小泡内含物转移并存放于管壁另一边。这种泡饮作 用可能是非脂溶性大分子物质经毛细血管交换的主要 方式。 • 泡饮随组织不同而有差异(肌肉>肺>脑),且从毛 细血管动脉端到静脉端逐渐增加。 • 因此,微循环不仅是整体循环系统的末梢部分,也 是许多器官中独立的功能单位。它在保持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作用机制中均 占有突出地位。
发病机制
参与CLS的炎性介质有: (1)脂多糖(LPS) (2)TNF: (3)IL:IL-1、IL-6、IL-8、IL-10、IL-12、IL-13。 (4)氧自由基 (5)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 (6)血小板活化因子
(7)肽类炎性介质:如弹性蛋白酶、胶原酶、组织蛋白酶 等。能破坏血管基底膜及内皮细胞而引起血管渗漏。
• 横贯微动脉(transverse arteriole)
• 终末微动脉(terminal arteriole)和同等水平的 后微动脉(Metarteriole)及其延续的毛细血管前 括约肌(precapillary sphincter)。
微循环结构-微静脉
• 微静脉分为:
• ① 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 venule),口径
白酶,非酶性的有阳离子蛋白和阴离子蛋白),淋巴因子及
细胞因子(包括IL-,皮肤反应因子又称炎症因子,淋巴结 通性因子等)。血浆源性介质有缓激肽,纤维蛋白肽,FDP 以及活化的补体成分等。
引起水肿的机理
• 上述介质引起水肿的机理有: • 使内皮细胞收缩,扩张微动脉,升高毛细血管和静脉 内压力,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部扩大,导致血浆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研究进展
概 述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症(Capillary Leak Syndrome, CLS)是指由于毛细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而 引起毛细血管水肿,大量血浆蛋白渗透到组织间隙,从
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低血容量休克、肾缺血、肺水肿、
全身水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随着心血管手术的普及 以及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提高,在许多危重患者
相关主题